隨著技術進步、產業發展,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從產業端到消費者,都有著最直接的觸達和感知。8月5日,《財經天下》周刊&AI財經社數字化轉型系列沙龍第二期直播,邀請張翔、韓瑞兩位嘉賓,以自動駕駛行業痛點和消費者認知的角度,從安全性、車企間自動駕駛技術的對比、5G技術的應用等不同維度展開對自動駕駛的討論。
本期直播嘉賓:
汽車行業知名分析師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 張翔
汽車知識類up主 韓瑞
如果你錯過本場直播,以下是對直播精華的整理,建議你閱讀收藏。
自動駕駛事故頻發的原因是什么?
張翔: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已有1000多萬輛,在這樣的體量下,難免會出現事故問題。而自動駕駛作為新興事物,軟件技術尚未成熟。一般智能汽車的軟件代碼超過了1億行,這么多復雜的軟件代碼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有Bug產生。
智能汽車的控制系統分為三部分,一是感知層,二是決策層,三是執行層。傳統汽車的速度、轉向,是根據駕駛員的意志來改變的。但對于智能汽車而言,除了駕駛員的指令外,還會根據感知層的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結合駕駛員的操作指令做統一計算后,給出一個最優算法,發送給執行層。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軟件的Bug。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車主反應,在有些情況下明明已經踩了剎車,但仍撞上墻或者追尾。
韓瑞:我們從許多廠商把“自動駕駛”更正為“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他們在這件事情上是缺乏自信的。現階段,出現事故最終的斷定責任人依然是駕駛員,“自動駕駛”仍然只作為一個輔助工具出現。我們要做的是提供最終的解決方案,然后不斷去優化。
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如何實現?
張翔:針對自動駕駛安全性的技術層面研究,現在可能主要集中在一些科學家的探索。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還都只是發生在一些簡單的場景下,一些極端情況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安全技術尚未成熟。比如前方有兩個選擇,一種選擇可能會傷害到三名行人,另一個選擇可能會傷害到兒童。那么自動駕駛汽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這可能是自動駕駛安全性未來的研究方向。
如何解讀特斯拉銷量火爆的原因?
韓瑞:特斯拉的銷量火爆,主要是因為它的價格優勢。在沒有產生品牌觀念的時候,消費者會看的還是價格。在這個價格區間范圍內,然后再考慮買什么。相比于同價位的其他產品,特斯拉的性價比非常高,這也是其銷量火爆的一個主要原因。
特斯拉與其他品牌相比,主要做的是視覺的差異化。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單純用攝像頭去解決自動駕駛的方案,落地難度較大。而選擇使用激光雷達,配合米波等其他傳感器,在遠中近各個層級上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才是一個好的方法。
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在
未來發展的側重點上會有什么不同?
張翔:每家車企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技術路線。特斯拉的與眾不同,在于選擇了純視覺的路線作為發展方向。
特斯拉是車企里最早量產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由此積累的數據和信息很多,這是它的優勢。另外,汽車芯片的算力也在不斷增加。算力越高,就越能保證攝像頭采集的數據可以做實時的處理。而反觀其他車企,發展自動駕駛的技術較晚,算法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數據積累過程。
5G技術對于自動駕駛的意義是什么?
張翔:表面上看,5G技術是自動駕駛實現商業化的推手,但實際操作起來,阻力也很大。因為要把所有公路都鋪設5G信號技術,其背后的成本及投資將會非常高昂。
現如今,國內已經有城市開展了車聯網先導區示范運營路段。但仍存在里程數少、項目進展緩慢、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但5G技術一旦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車主就可以通過5G信號通訊感知汽車周圍的情況來實現自動駕駛。不需要安裝攝像頭或者激光雷達,甚至方向盤都不需要了。那么,自動駕駛汽車的成本也會大大減少。
自動駕駛能否成為
消費者可以信賴的選擇?
韓瑞:主要還是要依據法例法規方面。除了法規以外,普及率也要提升。當行駛道路上有超過50%或60%以上的車,可以使用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實現了車聯網,車與車之間能夠對自己的位置進行一個相互的傳輸和判斷,實現了信息流的交互,那么大家就可以放心地去使用自動駕駛功能了。
張翔:據觀察,自動駕駛汽車在近兩年內遇到了瓶頸。車企大量生產的是二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而二三級別成為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
另外,現實生活中的交通場景千變萬化。如果可以把車、人、自行車完全分離,那么自動駕駛技術將會得到很大提升,算法硬件都會變得更簡單。但我們正處于人車混合的傳統交通系統中,向未來智能交通系統過渡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所以,我們仍需各方供應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