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采購的管理
在采購層面,AI可以考慮的參數要比人類多得多,不僅僅是現有庫存的多少,它會提供諸如材料產地的情況,供貨周期測算,采購時機建議,價格比較,運輸方式,儲存方式等一些列優化結果。在AI的管理下,未來實現“零庫存”應不是奢望。
? 對庫存的管理
基于AI的庫存管理,要比我們現有的所有技術都會更加優化。自動化和無人化將是常態,且占比將大幅度提升。包括基于無人化的裝卸貨作業、庫位建議、自動揀選、自動分揀、自動包裝等。可以設想,未來的收貨將直接為發貨服務,揀選會變得相對簡單。可以完全實現FIFO先進先出或定制化作業。“安全庫存”的概念將仍然適用,但內涵會有很大變化。死庫存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人們更多的精力不是在操作,而是在管理和維護。由于采用AI進行倉庫設計,倉庫的形態將會發生根本改變。包括倉庫的高度,月臺等傳統設計理念將會發生大的改變。
? 對訂單的執行
AI在訂單履行過程中的作用,包括多倉系統的訂單調度,多倉之間的調撥,訂單的分配,訂單執行時間管理,訂單執行過程跟蹤,與運輸系統間的互動(如車輛調度),與倉庫之間的互動(如站臺管理)等。一方面,如何根據優化目標(多目標優化,時間,費用,滿足度等,對不同訂單,優化目標并不一致)確定訂單履行的路線;另一方面,訂單履行過程中的監控和可視化。這是訂單履行過程的重點內容。
? 運輸過程的管理
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研究生畢業后于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院工作多年,歷任計算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物流工程部副主任,市場二處處長,副總工程師等職務。1999年獲教授級高工職稱,2002年受聘北京交通大學客座教授,2013年兼任北京物資學院人生導師。現任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擔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理事,中國物流標準化委員會管理與技術分會副主任,中國重機協會物流與倉儲裝備分會副理事長等社會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 起重運輸機械、物流機械產品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有限元分析;2 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總體規劃;3 物流中心關鍵設備計算機優化;4 物流中心庫存管理系統(WMS)和控制系統(WCS)研究開發;5 物流中心動態仿真系統研究。
主要榮譽和著作論文: 獲原機械工業部優秀青年論文特等獎一次;2 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3 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4 發表各類科技論文60多篇,參與編寫科技圖書3本(部)。5 在1991年提出“二次懲罰法”優化設計理論,并成功應用于離散型優化系統6 在2005年 提出建設“合適的”物流系統理論。7 在2008年提出評價物流系統先進性的12項指標。8 獲2013年度中國物流技術年度人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