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歐美和日本AGV產業的發展,國內對AGV的研究和應用工作開展比較遲緩。1975年,國內第一臺電磁導引式AGV由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研制出。1989年,北京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完成我國第一臺雙向無線通信的自動導引小車。之后國家開始扶持后來的國產AGV行業三大佬:沈陽新松、云南昆船、北京機科。有國家的資金支持,這些企業在AGV的基礎應用上做了一些研究,也算是對國產AGV產業的貢獻,但當時國產AGV的技術水平在高端AGV上競爭不過歐美,在AGC上與日本的差距也不小。因而,AGV在國內的幾十年發展緩慢,直到21世紀的到來。
國內最開始做AGV時基本上是通過引進國外技術或者產品代理來做的,直到近幾年,人工成本不斷上升,AGV市場逐漸被企業發現,而出現了AGV熱潮,這也激發了AGV的研究熱潮。因此國產AGV行業真正的技術積累時間普遍很短,個別的企業具備長遠眼光,一開始便堅持自主研發的少之又少。堅持自主研發的投入也是現在AGV企業之間的分水嶺,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積累企業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