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倉儲管理系統方案
方案建設介紹
現代化的倉庫儲備不僅僅是完成對貨物進出的簡單批次處理,還要對庫內貨品的種類、數量、生產屬性、垛位等信息做出清晰的數據庫記錄。以便在物流環節的各個階段得到準確的貨品數據和供應鏈信息。
目前一維條碼/二維條碼標識技術在物品分類貼標管理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其條碼技術依賴于可見光掃描反射、識別率低、容易折損、玷污、對水和油污等介質敏感、而且存儲信息量很有限,從而影響了其在大規模物流管理中的應用。
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典型代表。其識別準確度高、性能可靠、存儲信息量大、耐油污水洗等,特別適用于工業環境下的自動識別需求。采用RFID標簽替換條碼等標識貨品,可有效的完成對倉儲的自動化管理實現貨品信息的自動采集、自動處理和信息報告。
方案建設目標
為滿足現代化制造業對倉儲管理系統的要求,RFID技術應用于倉儲管理系統主要實現以下幾大目標:
1、提高產成品入庫效率
在產成品出入庫口處設立RFID通道式讀寫器,可實現一批或多批產成品入庫信息的同時、自動讀取,相對于條碼掃描入庫方式,可以極大的提高信息采集的速度以及降低人工掃描條碼產生的錯誤概率。
2、實現倉庫內部產成品、貨位的實時管理
預先將貨位通過RFID電子標簽進行標記并將標記信息存儲在信息系統中,在產成品出入庫或移庫過程中,通過倉儲管理系統自動分配貨位,并通過叉車車載電腦和RFID識別設備自動識、匹配別貨位信息指引叉車駕駛員進行出入庫操作,操作完成后系統自動生成產成品和貨位信息自動關聯從而庫存信息的自動、實時更新。
3、降低出庫環節工人工作強度,降低出錯概率
通過RFID自動識別技術實現了大部分工作環節的自動化處理,徹底改變目前工人拿著紙質出庫單尋找貨位的現狀,最大程度滿足出庫環節的快速、準確的要求。RFID系統可以快速識別出庫貨物,比對系統出貨要求,可以快速識別該批貨物是否目標出庫貨物,可以實現錯誤出庫報警和正確出庫數據備案。
4、系統無縫對接
能與原料系統、WMS、ERP、TMS、OMS等系統進行對接,獲取入庫、出庫任務清單,車輛配載信息,結合倉儲管理系統設定的出入庫策略、揀貨策略、配載策略,將RFID系統自動采集的數據與對應的任務與策略進行匹配,實現自動入庫、上架、揀貨、出庫、裝車等功能。
系統記錄所有操作信息,能將結果輸出為報表導出PDF或xls,能將出庫記錄導入到其他系統,為原料下一步流轉奠定基礎。
方案業務需求分析
根據當前應用實際需求,系統設計基本業務流程包括原料接收、直接入庫、暫存入庫、出貨幾大環節,在倉庫和暫存庫包含有拆跺、移庫等操作。基本業務流程見圖1所示。
原料接收:根據上一級子系統的原料基本信息接口獲取原料信息,同時根據庫存策略,對每一托盤的原料進行標簽綁定,系統預分配庫存庫位。
入庫掃描:掃描貨物信息,向系統發送入待檢倉申請,系統分配待檢倉的庫位信息,將貨物送入到指定庫位。在待檢倉內的貨物因檢測不合格或其他原因需要重新包裝時,需要進行拆垛操作;貨物根據實際需要整托盤轉移位置時需要進行移庫操作。
入成品倉:待檢倉貨物檢測合格后,掃描貨物信息,向系統發送入成品倉申請,系統分配成品倉的庫位信息,將貨物送入到指定庫位。在成品倉內的貨物因意外破損或其他原因需要重新包裝時,需要進行拆垛操作;貨物根據實際需要整托盤轉移位置時需要進行移庫操作。
出貨:系統發送出貨任務單,操作員根據需要貨物信息快速找到相應庫位將貨物運送出庫,出庫裝車前進行掃描確認,確認后完成出貨。
RFID的無線即時遠距離讀取方式、大容量和高速數據處理能力以及高度的自動化,使它具備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
貨物,貨車等數據可實時于因特網上查對、管理;
虛擬庫存跟蹤;
系統易于安裝維護;
數據獲取高效,準確;
系統實時跟蹤人,貨物,托盤,叉車,貨車等所有物流環節;
物流的所有環節和流程都被實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