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倉庫管理工作中,庫存準確是最基本的要求。
當然,最好是長時間,如一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實際庫存與賬面庫存無差異。
但實際上這根本做不到,特別是手工管理的倉庫。
賬實不符,無非就是兩種結果:庫存短缺了、庫存盈余了。
短缺了大家一般都比較了解,貨丟了,或給客戶發多了。對于庫存的短缺,一般的管理者都會嚴肅處理,認真查找原因,畢竟這是公司的損失。
作為管理倉庫的負責人,要對上有所交待,如果庫存虧損額太大,一般都會位置不保,甚至還需要自己想辦法賠償。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庫存多了。有人說你別扯了,庫存怎么可能多了呢,那不是無中生有嘛。
實際上,這種情況也會經常出現,起碼王二最近的困擾就是庫存盈余了,金額還挺大,有8萬多。
王二出身農村,具有比較強烈的小農意識。以前庫存短缺了會很緊張,但這次盈余了就沒大當回事。覺得自己為公司做了“貢獻”,沒怎么往心里去。
庫存多了就需要在ERP中做盤盈處理,然后財務部門會根據相關報表做賬務操作。一趟流程下來,老大哥肯定會知道。一個電話把王二叫到總裁辦公室,和公司副總裁、采購部經理,狠狠地把王二批了一頓。
老大哥告訴王二:庫存盈余無責任的觀念是極其錯誤滴,甚至比庫存短缺還要嚴重。庫存盈余原因,無非是該入庫的沒入、該發貨的沒發。但最關鍵的是,其他供應鏈上的環節也沒發現,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入庫環節
正常商品入庫,除了倉庫內部的操作外,采購部門要錄入采購單,財務部門會與供應商核對賬目。
但如果長時間大家都沒發現問題,只能說這些環節沒起到作用,那說明公司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
對帳環節
如果供應商和我方對賬對不起來,肯定會認為我們不誠信,收了貨不承認,會影響雙方良好的合作關系。
發貨環節
倉庫的貨是否發走,門店竟然不知道,那么說明門店對到貨的清點不仔細,自己少了貨根本就不知道。
門店管理,包括收貨、盤點、財務核算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足,所有環節都沒工作到位,后果很嚴重。
另外,如果庫存多了沒有及時盤點出來,萬一有倉管“見財起意”、不守規則,偷偷拿去賣了,既帶壞了風氣,嚴重地說會毀了一個人(屬于盜竊)。
王二如醍醐灌頂,老大哥說的確實有道理。庫存短缺很大可能是倉庫自身的原因,庫存多了則是供應鏈上各個環節都有問題,確實更為嚴重。
王二回去趕緊安排人核查各種單據,最后發現確實有一批商品未入庫。
這是一家叫地博(化名)的供應商,發給水西汽配了一些理賠品,該公司對這類產品按零價出庫,發貨清單上也沒寫明白。
該區域的庫管因為近期忙于籌備婚禮,倉庫盤點不仔細,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為此,王二也調整了員工考核方案中庫存差錯率的核算公式,把盈虧正負相抵,改成按盤盈和盤虧的絕對值進行核算,并重新確定了控制指標。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