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考察調研時來到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把握機遇,化危為機。特別是去創立發展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新的技術、新的產品。”
當前,國有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和發展“四新”,在復工復產進程中起到生力軍、主力軍作用?人民網特別推出“制造業四新發展怎么看”系列解讀,聚焦國企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國企是中國制造業的中堅力量。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國企應如何作答?
“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把握機遇,化危為機。特別是去創立發展新的模式、新的業態、新的技術、新的產品。”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時的重要講話,是殷殷囑托,也是對國企發展方向的要求與指引。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化融合帶來的新業態,正深刻改變制造業的生產經營方式與產業協同模式,這也成為當前國企發揮龍頭帶動、輻射作用,中國制造業跨越疫情考驗、尋找機遇的重要路徑。
生產“觸網”
新業態提升制造業新高度
不單是陜汽,廣西汽車集團的發動機業務也實現了生產和銷售加速跑,一季度逆勢增長:產量4.6萬臺,同比增長14.7%;銷量4.7萬臺,同比增長10.0%。
制造業的產業鏈長、集群度高,勞動力、產業鏈、供應鏈、銷售鏈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為何這些制造企業能逆勢而上?
答案可以從一些場景中窺得一二。
廣西汽車集團結合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物流作業系統、門崗系統,讓信息替代了人工作業,實現了供應商供貨-工廠生產-客戶配送全程數字化。物流管理效率明顯提高,速度完成大數據采集、流通和實時反應。初步統計,該集團物流作業效率平均提高了35%,單據錯誤率降低85%,數據及時性提高50%。
得益于近些年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升級,廣西汽車集團通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了產供端協同化,“云平臺”就能完成各項生產準備,這些技術也活用在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生產經營中,助力“0接觸”生產制造。
這只是該集團制造業生產智能化、生產流程再造的一個縮影。據悉,截至目前,集團柳州各工廠的數字化率已經最初20%左右提升到70%。同時還為近兩百個上下游供應商企業提供“上云上平臺”服務和技術支持。
在疫情的影響下,國企們越來越認識到智能制造不可替代的優勢。
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新技術,工業互聯網進程大大提速,阻擊疫情擴散,提升生產效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自動售貨機售票機、電子元件、集成電路、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5.3%、16.2%、16.0%、13.1%和3.4%。3月份,高技術制造業產量同比增長8.9%,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9%,工業機器人和發電機組產量分別增長12.9%和20.0%。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產業或涉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或涉及新能源,均與高端制造業領域相關。
“國有企業要不斷地進行創新,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解決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各種矛盾和沖突。”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認為,這將有效促使國有企業、國有經濟不斷增強自身發展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經營“觸網”
新業態發掘制造業新機遇
這個春天,“直播帶貨”早已成為人們非常熟悉的銷售方式。而在疫情的影響下,遠程會議、遠程辦公、疫情管理等通信技術手段已成為現在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有序開展生產經營的必要手段。
經營“觸網”,讓各個生產企業的服務具有了更遠的延展。從生產鏈到服務鏈,制造業正打開新機遇空間。
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化集團等企業紛紛線上發力,利用線上優勢,開展線上“云”春耕,助力精準春耕。農民用手機打開APP,屏幕上立刻顯示出農情監測、精準農業氣象、農業遙感、在線課堂教學等板塊。農戶只需將自己的地塊劃出來,每3天就能得到自己地塊農作物的生長圖。央企充分利用線上優勢,在疫情期間為農戶提供線上技術服務。
在黑龍江地區,中糧集團通過訂單農業,給農民提供化肥、種子、農機服務,幫助農民把糧食賣給生產企業。眼下受到疫情影響,中糧集團采取對農民訂單農業的方式,通過空中課堂、微信等,把市場上相關的信息及時反饋給農民。同時,及時組織上下游相關企業,特別是化肥、種子等生產資料供應單位,及時把生產資料信息反饋給農民。這樣,農民在正式春耕前,及時地了解市場、分析市場,及時對將種植的產品進行調整。
中國石油昆侖潤滑大慶潤滑油分公司制定詳盡春耕計劃,配合地方政府建立春耕農戶“定點加油” “專油專送”機制,并利用微信群分時段為農戶進行潤滑油培訓及問題答疑;濟南銷售分公司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形式提前做好企業終端用戶走訪排查工作。
……
新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工具在疫情中被最大化利用,而憑著直播、VR、5G等平臺和技術,各種新業態正加速滲透千行百業,依托“互聯網+”的乘數效應,制造業在內的行業產業正開拓出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移動支付系統,零售業多達35.3%的業務都在網上完成,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大幅提升了數字經濟生態系統的范圍和效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斯賓塞認為,中國經濟之所以經受住疫情考驗,主要支撐力就來源于數字新興產業。
激活產業鏈
新業態釋放制造業新活力
這次陜西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帶動上下游產業和中小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在疫情大考下,各國企也充分發揮平臺帶動作用,創新機制,在產業鏈協同發展上,做好文章。
在陜汽,陜汽商用車及時向湖北地區供應商發出慰問信,承諾市場份額,并提前付款;銷售公司延長還款周期、降低考核標準,與經銷商共渡難關;進出口公司積極協調陸上物流發運,并密切關注報關業務,保證出口業務正常運行。
在廣汽,廣汽傳祺通過供應商應急溝通機制,協助供應商提前做好安全庫存等準備,并為供應商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資和人員支持;提供庫存融資貼息支持,額外為經銷商增加30天免息期,減輕資金流負擔;準備1100萬元開業啟動安全基金,用于門店防疫用品采購。
在中國電子,中國電子旗下冠捷科技在供應鏈各廠商復工產能爬坡之時,提供了招工、生產、運輸、貨物接收等各個環節的便利協助;第一時間支付貨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指派專人每日提報廠商復工人力及防疫物資使用狀況,對防疫物資統籌調配,確保供應商安全順利生產;對日本的客戶、波蘭的工廠同樣盡心維護,協同復工保障國內外供應鏈不斷鏈。
……
許保利認為,國有企業復工不僅提供產出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而且可以促使國民經濟的整體復工。
“一是通過國有企業的帶頭復工進而帶動其他企業復工;二是為其他企業復工創造必要條件,一些國有企業處于基礎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電力、通信、運輸等基礎服務,它們復工產出則為其他企業復工創造基礎條件。”許保利說。
怎么讓新業態行穩致遠?一張保障巨網正在逐次拉開。
中國正在為各類新業態發展做足基礎準備:今年以來,“新基建”的建設進入提速階段,5G產業生態逐步成熟,預計年底全國5G基站數超60萬個,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與此同時,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也在穩步推進。
各地也在積極搶抓機遇:上海推出《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計劃將自身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高地;山東青島出臺《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 (2020-2022 年)》,計劃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江蘇無錫近日召開“三大經濟”推進會,明確指出要培育數字經濟龍頭骨干企業,努力把無錫建設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一流的數字經濟示范城市、總部經濟基地城市、樞紐經濟中心城市……
在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制造業轉型升級大潮中,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的“壓艙石、穩定器”作用也正在被強調。
日前,國資委宣傳工作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夏慶豐也表示,中央企業將努力發揮產業龍頭牽引作用,圍繞打通產業鏈、打通供應鏈、協同上下游,穩住產業鏈的目標,在深化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加快產業鏈升級補短板、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深化國際合作三方面繼續努力。
激發新動能,實現新發展。國企正發揮各自優勢和能力,有力帶動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而在他們的帶動下,中國制造業的新業態也正在孕育著整個國民經濟實現一次新的躍升。 (文中圖源于網絡)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