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江西省安遠縣欣山鎮霞莊村村民正在簽收快遞。安遠縣通過建立以“物流企業為龍頭、倉儲中心為載體、鄉村物流服務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三位一體的農村物流網絡和物流配送機制,確保服務網絡覆蓋到所有村。唐麗琴攝(中經視覺)
6月9日,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竹市鎮三元村村民在當地郵政公司設置的自提站點簽收快件。滕治中攝(中經視覺)
眼下,各大電商正在開展年中大促銷,農村快遞到達問題再次受到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也明確,加快構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絡,鼓勵商貿、郵政、快遞、供銷、運輸等企業加大在農村地區的設施網絡布局。
電商、快遞進農村,對于拓展農村消費、促進鄉村振興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當前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各地發展水平不一。如何打通電商、快遞進農村“最后一公里”,讀者紛紛來信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補齊短板仍是關鍵
發展農村電商,推進農產品進城,讓城里的產品下鄉入村,搞活城鄉商品流通,是大勢所趨。
但是,農村電商發展目前還存在短板,一些問題需要盡快解決。比如,城鄉電商網絡不通暢、不健全,水平不對等,運營不對稱,影響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電商條件艱苦,運營成本高,利潤空間小、收益較低,影響了電商企業和從業者向農村延伸和輻射的積極性;農村電商專業人才缺乏,一些大學畢業生不愿到鄉村從事電商業,農村電商人才支撐明顯不足;等等。
發展農村電商,需要從多方面補齊這些短板。首先,要對城鄉電商和物流產業發展統籌考慮,推進電子商務城鄉一體化,解決城市重、農村輕,城鄉電商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讓農村電商與城市電商形成同步發展,并駕齊驅的新格局。
其次,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硬件投入,優化農村電商運營條件和環境,挖掘農村電商潛力,拓展農村電商發展空間,完善和暢通農村電商網絡,使農村電商成本降下來,收益提上去,讓電商企業看好農村市場,愿意在農村落戶和發展。
第三,注重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培養,創造留心、留人的環境,讓有技術、懂電商、會經營的電商人才尤其是大學畢業生投身到農村電商發展中,為農村電商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同時,還要注重對農村電商的監管,促其誠信經營、規范化發展,使其贏得更多消費者,讓廣大農村消費者與電商形成良性互動,讓電商在鄉村做長遠。
“郵快”合作現實可行
在一些地方,村民網購了商品,往往需要跑上幾公里十幾公里到鄉鎮快遞點自取;村民在家開網店,要把訂單商品送到鄉鎮上的快遞點或物流點……解決快遞在農村基層環節的缺位問題,已成為農村地區快遞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對此,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積極當“紅娘”,郵政部門應當主動唱主角。這是因為,農村郵政系統具有網點建立早、投遞人員齊、群眾信任度高的優點。如果讓快遞公司與郵政部門聯合,推進啟動“郵快”合作下鄉進村,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如今,隨著報刊、信件業務萎縮,一些地方郵政系統出現業務“吃不飽”、投遞人員留不住的現象。通過“郵快”合作,快遞公司以鄉鎮郵政網點為依托,延伸和滿足農村快遞進村入戶需求,讓農村客戶對快遞公司的服務不再抱怨,有助于提升快遞公司的信譽和影響力;與快遞公司合作后,已形成的郵政網點增加了服務和收入,也可以減少投遞人員因業務量不足空跑、空轉的現象。可以說,“郵快”合作便民利民,是郵政、快遞公司、農村客戶實現多贏的可行路徑。
如今的農產品銷售,越來越有工業產品流通的特性,快遞、電商進村已不新鮮。這無論是對快遞公司、對郵政部門,還是對廣大農戶來說都是一個機遇。在許多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村快遞、物流通道已經疏通完成。對一些貧困地區,快遞、郵政企業應認清形勢,從長遠考慮,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束縛住思維,不妨多一些合作思維,積極搶抓新的商機。
因地制宜創新服務
快遞進村是聯系城市和農村、連接生產和消費的紐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這為快遞進村跑出“加速度”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對于城市城鎮,農村點多、面廣、線長,快遞業務量較少,運營成本較高,大部分快遞公司不愿在農村設置網點。為了節約成本,一些偏遠鄉鎮的快遞網點有時幾天才收發一次貨,有的快遞網點收到寄件后也不能保證第一時間通知收件人取貨,有的村民收發快遞只能讓別人代收(發)或加付運費,使本應普惠、快捷、高效、便民的快遞服務質量大打折扣。
在這種情況下,快遞企業“組團下鄉”、末端配送資源整合成為大趨勢,目前各地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借鑒推廣。比如“快快合作”模式,這是近幾年推出的下鄉進村模式,主要是快遞企業一改過去各自設點、分而治之的對立競爭局面,由一個網點共同代理多個品牌,通過統一租賃店面、統一裝修、參股運營、統籌結算方式,實現末端共建、成本共擔、網絡共享。
在推動電商、快遞進村過程中,各地情況千差萬別,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方案。比如,快遞公司可與農村小商超、小賣部等合作,把鄉鎮代收點當作快遞中轉站,由各村超市將快遞代取回村,地方政府部門和快遞企業協商給予農村超市一定補助。再如,快遞公司可以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根據農村人口、交通、業務量等綜合考量,劃成若干網格,找到最優服務半徑。
推進“快遞進村”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引導。郵政、財政、商務、農業農村等部門應堅持統籌規劃,強化服務保障,通過減免稅費、場地租金優惠等措施,鼓勵快遞、電商企業在農村設點,讓地處偏遠的農村地區也能享受到現代物流服務。
強化監管有序發展
如今,許多農村地區有了快遞代辦點,方便了群眾收、寄包裹。與此同時,群眾對寄遞安全、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有的快遞員在投遞環節以超過派送范圍或經營困難為由,強行向收件人加收快件投遞費;有的快遞公司分配給農村網點的利潤空間不足,導致違規收費、服務不規范等現象時有發生。要加強鄉鎮村末端網點監管,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提升快遞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大快遞從業人員業務培訓,特別是要開展郵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倡鼓勵從業人員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提高快遞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應完善“雙隨機”監督檢查工作辦法,確保收寄驗視及實名收寄監督到位;聯合開展寄遞渠道清理整頓、打擊侵權假冒、寄遞渠道涉煙違法犯罪整治;對暴力投寄、粗暴派送等行為嚴管重罰;實行承諾時限送達制度,強化鄉村配送點及代辦點的安全管理,防止泄露個人信息、隱私,保證包裹安全到戶。
指導建立快遞協會,推動行業自律。政府部門要發揮好主導作用,指導協會發揮監督作用。行業協會自身要加強管理,構建快遞收寄、在途、派送等環節規范化流程。此外,暢通投訴和舉報渠道,切實維護農村用戶的合法權益。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