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行業,對庫存周轉率的“標準”要求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庫存周轉率如果太低,就會嚴重地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及投資回報率,單品利潤率再高也沒用。
其實,倉庫管理對于周轉率管控而言僅占很小一部分比例,其在整體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集中于數據傳遞和策略的處理,而策略的設定則是由上游和下游部分決定的。
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周轉率的合理處理方式,以幫助大家處理好庫存周轉率的問題。
將庫存量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每個采購部門根據每月的銷售計劃,在保障正常銷售的前提下(安全庫存天數的貨量)制定一個按照銷額不同變化需求,進行采購商品的采購金額計劃。
提高每個部門合理的代銷或聯營專柜供應商的數量。代銷/聯營商品可以實行不計庫存或入庫處理,自然降低了公司整體庫存金額。聯營商品不入庫可以很好操作,但代銷商品操作需信息部的配合;另外代銷所屬的類別商品只限于茶葉、家用百貨、或其它二三線品牌商品,而且必須有一個數量的控制,過多都不利于管理。
根據一定時期的銷售量,制定一個合理的商品類別庫存量,將商品的周轉快慢分成A、B、C三類。A類商品的合理庫存量在3—7天的銷售量;B類商品的合理庫存量在7—10天的銷售量;C類商品的合理庫存量在10—15天的銷售量。注:商品錄入時就定好此種商品的周轉快慢級別。
加快每個單品SKU的周轉次數策略
采購員所負責的采購商品,哪些是采購員用來提高銷售額的,哪些是用來提高部門毛利的;
采購員應制定一個完成銷售額所屬商品一個月的銷售量指標;完成毛利率的商品一個月利潤額度指標;商品用來充量完成銷售額的實行的是薄利多銷(有的商品甚至是零毛利或負毛利);用來實現銷售毛利的商品是二三線品牌商品,是更換淘汰最快的商品。
滯銷商品的優勝劣汰的原則
根據每月銷售報表,采購員將所負責的類別商品,在銷售排名中(每個類別)的最后10位或20位實行淘汰或要求供應商協作與我公司銷售不暢商品提出的解決方案。例如要求供應商降價促銷、搞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支持費用進行新的陳列位調整(堆頭或N架)或者直接進行清倉銷售(能銷售的商品盡量進行銷售而不進行清倉退貨處理,因銷售中的損失只是供應商,我們同樣有利潤可得,如退貨則什么都沒有)。
提高商品的銷售額策略
主動引導周邊市場進行價格競爭
加價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嚴格按照會員制商場的承諾兌現折扣比例)
建立一支獨立、專業、高效企事業單位的團購或政府采購項目的銷售隊伍(拿出利潤的一半甚至更多的銷售獎勵計劃給一線員工)
制定會員積分返利計劃落實在實處
豐富多彩的優惠促銷活動
通道內的(堆頭N架)商品的陳列周期以不超過15天為原則
其它有利于銷售的方案。
嚴格控制商品SKU總數的原則和方法
商品的SKU數量,在一般銷售時段或季節需嚴格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即將到季或過季商品或商品有效期即將到期又不能退貨的商品,應提前進行清倉或降價處理
商品SKU數量確實需增減的,也只能在10%以內的范圍內作相應調整
制定一個詳細周到的降價處理商品的原則和程序
新商品的引進或有銷售潛力商品的開發,其前提是這一個類別內的商品就應有相應的清場處理
訂貨頻率提高,實行少量多次操作策略
達到供應商的最低送貨標準,是少量訂貨的前提
某些達到一定量才享受的訂單折扣,可以實行訂量總額不變,分單送貨的原則
銷售較快的商品可以實行隨時庫存不足、隨時訂貨、隨時送貨的原則(需采購員與供應商充分協商,達成以上送貨的共識)
充分考慮供應商與公司達成的所供應商品SKU數量與送貨成本之間的關系(供貨商品SKU數量太少,暢銷的商品補貨品種就少,供應商送貨次數相應減少;且記供應商所供應的商品數量如太多,又會造成供應商操控公司商品的價格或促銷、費用方面的支持。)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