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是不但可以促進企業發展,同時提高市場競爭需求,并滿足客戶需要,這種管理技術可稱之為新時代下擁有更高潛力的發展技術。在新時代發展下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還需要不斷創新,有效推廣應用提高發展速度,為新時代供應鏈模式下的管理技術水平再次提升。
一、物流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區別
就范圍來講,供應鏈管理包含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不僅要考慮物流管理,還要考慮資金、能源、信息等諸多方面。另外,供應鏈管理比較注重結果,物流管理注重過程。物流管理對物流的各個環節都要實時跟蹤、監控,而供應鏈管理更注重個節點企業自身情況,對節點企業之間如何運作不太關心
基于以上兩點,供應鏈管理更偏向管理,而物流管理更偏向于技術。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來看,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有融合的趨勢,兩者的區別已逐漸縮小,甚至有的學者已經提出物流管理就是供應鏈管理。最初,供應鏈管理被認為是一種關于加快物品和信息在供應通道中流動的運作管理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優化業務環節,并能使企業和供應鏈中的伙伴的活動保持同步,以在供應鏈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然而這只是供應鏈管理概念所涵蓋的一部分。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是立足于管理思想和方法集成的角度,認為供應鏈管理是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根據我國《國家物流標準術語》的定義,供應鏈管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二、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的特點
1、快捷性。通過快捷的交通運輸以及科學的物流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來實現快捷的物流。在供應鏈管理中,快捷的物流是供應鏈的基本要求,是保證高效的供應鏈的基礎。
2、信息共享。和傳統的縱向一體化物流模型相比,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饋信息傳遞不是逐級傳遞,而是網絡式的,企業通過因特網可以很快掌握供應鏈上不同環節的供求信息和市場信息,達到信息共享和協調一致。共享信息的增加和先進技術的應用,使供應鏈上任何節點的企業都能及時地掌握到市場的需求信息和整個供應鏈上的運行情況,每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與其他環節進行交流與共享,從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現象。同時,通過消除不增加價值的過程和時間,使供應鏈的物流系統進一步降低成本,為實現供應鏈的敏捷性、精細化運作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3、多樣性。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的多樣性體現在物流形式的多樣性和物流物品的多樣性。物流形式的多樣性主要是指物流運輸方式、托盤等的多樣性。
4、人性化。物流是根據用戶的要求,以多樣化產品、可靠的質量來實現對客戶的親和式服務。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既需要科學的方法進行管理,同時又要實時適應客戶需求變化,體現人性化需求的特點。
三、物流供應鏈管理創新發展之路
1、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供應鏈管理的模式很多,那么就要求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時從企業自身的狀況出發,精確的分析企業的承載能力以確定企業的實施目標。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就要求企業領導轉變舊的觀念,將經濟目標、環境目標、社會目標緊緊地與供應鏈聯系在一起,改變和重新制定在舊的環境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機制。在供應鏈管理環境的條件下節約企業生產資源,減少企業庫存,加強企業員工素質,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
2、加強供應商的環境管理。供應商作為供應鏈上的一部分,在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要求供應商根據制造商的資源能力和戰略目標在不改變制造商的戰略意圖的條件下來調整企業的評價指標。為了使供應鏈上的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地循環,供應鏈成員必須具有可持續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便于在更多的供應商中選擇最好的一個。
3、供應鏈管理的戰略
(1)供應鏈管理中的競爭戰略。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在資源獲取和社會利益等方面的壓力不斷的增加,企業面臨的競爭是以全球企業為平臺的市場競爭環境??蛻粼谏唐返膫€性化、及時化、平民化和便利化等方面的消費需求不斷的提高,這就要求供應鏈管理具有快速的反應能力。供應鏈管理中的競爭戰略主要表現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充分利用企業外部資源。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如果企業想獲得長久的利益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企業就應該從設定目標、集中資源、提高和儲備知識技能等方面做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因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贏得競爭的關鍵因素。只有把企業的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的核心業務上,充分發揮企業的自身優勢,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使企業與全球范圍內更多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的發揮,通過合作關系借助其他企業的資源,用其他企業的優勢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將自身的劣勢虛化,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供應鏈管理中的協作戰略。
由于企業在需求預測、價格的波動、訂貨批量、環境變異、短缺博奕、缺少協作等方面存在問題,不能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將需求放大,產生了“牛鞭效應”,降低了企業的利潤。為了妥善的解決這些問題,使供應鏈高效率的循環,這就要求企業提高信息的共享、提高預測精度使信息在供應鏈上準確的傳遞,加強供應鏈上各節點間的合作,提高企業的利益。
4、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物流的創新
(1)物流組織由職能化轉變為一體化。所謂一體化的物流組織就是將采購、運輸、搬運等物流功能放到一個組織中去,在一個物流經理的領導下管理物流過程而不是采購、運輸、搬運等這些物流功能,進而提高企業間的合作關系,使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得到提高。
?。?)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水平組織結構。由于傳統企業的效率損失較大,企業要想有效地跨越職能部門和有效地與不同的企業組織物流活動。那么,企業必須建立以顧客為中心的流程導向型物流組織。企業要想在物流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方面有所提高,就必須縮小企業組織的管理層,將信息共享和溝通的渠道縮小。
?。?)建立物流戰略聯盟參與市場競爭。中國的制造企業和商業企業“大而多”但還未達到“大而全”的經營領域。因此,中國物流企業就應該從這一經營誤區中走出來,抓住時機與更多的制造商、供應商等結成戰略聯盟。通過戰略聯盟與核心企業結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市場競爭,進而提高企業在國內、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在市場上的份額。
5、企業物流管理技術創新
(1)充分利用物流設施、設備,創新企業管理技術。目前,許多軟件公司致力于企業供應鏈管理軟件和物流管理軟件的開發。我國企業要想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效率,就應該抓住時機,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諸如自動化立體倉庫、優化配送調度、綜合物流中心、智能交通、專用車輛、先進的裝卸、倉儲優化配置等物流設備和物流管理技術。從而縮小我國物流企業與世界物流企業的差距。
(2)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優化企業物流管理。我國企業物流管理創新應以網絡和電子商務為支撐,利用計算機、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條形碼、電子數據交換、電子自動訂貨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為我國企業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來彌補我國物流企業的不足。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物流是一門具有傳統與新興雙重特性的行業。而物流企業又是推進物流發展的主要力量,我國企業物流管理創新主要以網絡和電子商務為支撐,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引起了物流管理環境的變化,也為物流的發展和不斷的創新帶來了契機。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