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依托新筑鐵路物流基地而建成的綜合鐵路物流信息平臺,主要以滿足基地內的運營管理及物流業務管理需求,通過大數據技術,圖像AI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結合模塊化、SaaS開發思想等構建整體框架。為鐵路貨運物流業務的標準化、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建立動態互聯的標準化信息系統,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簡化交易流程環節,進一步通過傳統鐵路貨運物流供應鏈的革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單位簡介
陜西鐵易達有限責任公司是西安鐵路局下屬的國有企業,成立于1999年,公司長期從事鐵路物流經營,是國家AAAA級物流公司,并躋身于陜西骨干龍頭物流企業行列。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固定資產近億元,擁有18家分子公司,公司在陜西省境內鐵路沿線投資建有大中型物流基地11個,設經營服務點58處,具有完善的倉儲設施和物流接取送達能力,由公司運營管理的新筑鐵路物流基地是由陜西省、中國鐵路總公司確定的全國性一級物流中心,是實現“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戰略性物流樞紐工程,也是鐵路和省市共建的鐵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占地約2492.5畝,地址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內,港務區紡渭路以西,港務北路以南,與現有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連成一體,鐵路線路貫通園區。30公里范圍內涵蓋整個西安市區和咸陽機場,東接臨潼,西連咸陽,北跨渭河,周邊環繞有西安經開區和4大重點工業園區。5分鐘車程即可進入西安高速公路網。
公司主要經營:鐵路貨物運輸延伸服務,運輸代理,運輸信息咨詢和技術服務,貨物包裝、計量、倉儲、裝卸、接取送達、代理報關、保險、報價等服務;高鐵快遞物流,鐵路專用線委托管理服務,物流園區物業管理與服務;停車場服務;貨運信息咨詢及代理;國內外多式聯運;貨運代理服務;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信息平臺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物聯網智能設備銷售;供應鏈管理咨詢服務;供應鏈解決方案設計;物流方案設計;物流信息咨詢;信息技術咨詢;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設備租賃。
二、案例實踐
1、需求與痛點
隨著近幾年國家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鐵路物流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的關注,鐵路貨運具有公路貨運無與倫比的優勢:鐵路運輸具有適應性強、運輸能力大、可持續運營、不受氣候影響,巨大的運送能力;廉價的大宗運輸;全天候(較少受天氣、季節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能保證運行的經常性和持續性;計劃性強,安全,準時等優點。但在鐵路實際貨運過程中也存在如下問題:
(1)鐵路運輸需要從本公司轉運火車站,需要另行請車,增加了工作量和風險系數。
(2)鐵路運輸涉及到的合作公司多,中間手續較為繁瑣。中間涉及到的公司有鐵路部門、集裝箱公司和物流服務公司,鐵路部門出具的發票是以貨票形式,包括費用有鐵路運費、搬運工小費、治安費、貨物保價費、集裝箱公司代理費等。
(3)鐵路運輸由于受路線、貨站的限制、機動靈活性較差,待運時間比較長。
(4)鐵路運輸貨物只能抵當地的火車站,需要經銷商自提貨物,不能做到“門到門”直達運輸。
(5)鐵路運輸在中、短途運輸費用比較高,運輸費用在貨物發出后就要結算,不能托欠。
(6)始建投資大,建設時間長;始發與終到作業時間長,不利于運距較短的運輸業務;受軌道限制,靈活性較差;路基、站場等建筑工程投資大。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鐵路物流的發展,成為鐵路運輸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陜西鐵易達有限責任公司經過數年的實地調研,結合鐵路貨運的現狀及辦理流程,設計并開發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平臺涵蓋了基地運營管理、基地物業服務、物流呼叫中心客服、鐵路調度、貨運司機、物流企業、收貨方、工廠及經銷商等物流主體,為物流運輸供應鏈環節中全過程參與主體提供標準化服務。滿足企業運營管理和服務需求、物流信息匹配需求、公鐵聯運服務需求、倉庫管理與調度需求、物流車輛定位與監控需求、物流增值服務需求、智能車—貨匹配需求、大數據分析預判需求、風險管控需求。
2、實踐內容
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以將新筑鐵路物流基地打造成西部地區最大的智慧型物流交易中心為目標,將物流信息平臺劃分出物流信息交易系統、基地綜合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物流增值服務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數據資源整合系統七大系統,共設計85個子模塊324個功能模塊。
(1)平臺總體框架。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項目主要功能包括:物業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商戶管理系統、綜合安防管理、基地擺渡車輛定位管理、大屏顯示管理、員工管理系統、客服系統、在線支付接口開發;實現了基地組織結構及部門管理、員工及權限管理、資產管理、信息管理、基地擺渡車輛管理、基地物業管理、基地企業管理、人員出入管理、車輛出入管理、大屏顯示管理、統一繳費及接口管理等26個管理模塊,滿足新筑鐵路物流基地日常運營管理需求。
▲ 平臺總體框架圖
(2)總體業務結構規劃。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主體參與者包括上游制造企業、經銷商、園區內物流企業、物業管理、平臺管理、貨運司機、園區內調度、鐵路調度、倉庫管理、呼叫中心客服、安防、平臺發貨人、平臺收貨人等各類主體。
這13類參與主體的在線活動構成了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主要業務,合理的優化主體在平臺中的參與流程是平臺建設的主要目標,平臺通過園區管理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物流信息匹配交易系統、物流增值服務、電子商務信息系統這六大系統對用戶提供物流信息的基本服務,這六大系統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通過業務流程合理串聯起來的物流園區供應鏈系統,平臺通過數據資源整合模塊一方面收集用戶信息,整理用戶行為,完善用戶畫像,一方面通過數據采集、清洗、挖掘建立物流知識庫,為企業用戶、司機提供完善的物流知識。
平臺管理模塊、基礎應用模塊為平臺提供了運營服務與園區硬件設備支持,通過對硬件的管控,實現了新筑物流園區的智能化、無人化運營,整個平臺通過數據接口與外部網絡交換數據,實現了平臺對外輸出的統一性,滿足了平臺的安全需求。平臺總體業務結構見下圖所示:
▲新筑鐵路物流基地平臺總體業務結構
(3)業務流程設計。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物聯網為基礎,通過信息化集成能力與平臺服務形成資源及效益的再優化,為生產企業、制造企業、全區物流企業、貨運司機、個人消費者等打造包括內外部數據交互、業務服務、訂單、倉儲、運輸、配送、計費、結算等在內的倉儲與公鐵聯運協同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化平臺。
根據平臺資源整合規劃及業務服務定位,其整體業務邏輯為從前端進行數據與業務的整合,實現整體資源的無縫對接與服務,中間層進行相應的數據與業務處理,利用物流信息平臺核心服務以模塊化業務對外提供服務,依托企業現有優勢,以公鐵聯運周轉作為核心業務,向外拓展倉儲加工、公路物流、商務服務、冷鏈運輸、國際貨物等模塊,具體業務流程如下圖所示:
▲新筑鐵路物流基地業務流程圖
(4)功能設計
新筑物流園信息平臺主要由七大應用層功能組成,包括:物流信息交易系統、倉儲管理系統、園區綜合管理系統、物流配送管理系統、物流增值服務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數據資源整合系統等。這七大系統不是相互獨立的系統,是建立在一定業務、邏輯關系基礎之上的多主體參與的協作型生態鏈。
三、創新應用
(1)經濟效益。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依托新筑鐵路物流基地而建成的綜合鐵路物流信息平臺,項目建成后,每年營業收入為 20900 萬元。從項目的財務評價來看,稅前利潤6435萬元,投資回收期為8-12年,以上可以看出,項目的盈利能力較強,而且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項目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2)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新筑鐵路物流基地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國際港務區,距離繞城高速新筑收費站出口5公里,連接包茂、京昆、連霍、福銀、西禹、機場等,交通十分便利,而交通的發達直接促進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資源互換、人員交流、信息互通,從而進一步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3)提高企業競爭力,滿足企業發展需要。新筑鐵路物流基地項目是陜西省和鐵總的重點實施和發展項目,是由陜西省、中國鐵路總公司確定的全國性一級物流中心,實現“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戰略性樞紐工程。
結束語
西安鐵路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是基于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互聯網技術,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綜合智能物流管理調度系統,是一個集標準+平臺+生態的綜合類多式聯運平臺,能為新筑鐵路物流基地帶來商流、物流、資金流、人員流的業務樞紐,通過平臺的標準管控、流程優化、能效管理最終實現基地的降本提效,成為以鐵路為特色的個性化綜合物流管控平臺。
未來將以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新豐鎮列車編組站為依托,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龍頭,建設集散型的綜合物流園區。本項目的成功開發,有利于公司積累更多的經驗,也可以加強自己的品牌形象,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