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倉儲體系的打造,離不開高效先進的軟硬件有機融合。立體庫、自動化分揀系統、智能設備等硬件部分非常重要,但它們也只能算是智能化倉儲的肢體,必須要有數字化系統和大數據總控系統當“智慧大腦”,整個倉庫才能互聯互通,高效運轉。
以日日順物流為例,智能倉在數控系統的支持下,全國的資源分配情況以及訂單執行情況一目了然,如庫內智能設備的任務狀態,出庫區的出庫客戶單數、出庫訂單進度、入庫單量趨勢、出庫單量趨勢等都可時時監控優化,大大提高了倉儲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與傳統的倉庫相比,智能倉的作業效率可有效提升約一倍,人工成本降低50%。
此外,數控中心也可實時顯示用戶評價,并根據用戶評價進行優化迭代。智能倉不僅僅是一個智能倉庫,也是連接用戶與產業的端到端的供應鏈一體化智能倉平臺,滿足了供應商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智能倉前端對接產業,原材料即需即供,滿足了智能工廠柔性生產,后端服務用戶,商品流轉時間小于24小時,實現了產品的按需聚散。
像蘇寧云倉融合了倉庫控制系統、物流監測系統等全流程的智能科技技術,形成了中樞神經系統,精準把控倉庫的每一次運轉。應用全球先進的高密度存儲系統和SCS貨到人揀選系統,高速分揀輸送線總里程達到27公里。配備多種先進的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能有效根據不同訂單作業需求場景高效完成作業。大促期間,一個訂單僅需要花費7分鐘就能完成出庫。
還有,京東“亞洲一號”,集商品暫存、訂單處理、分揀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由WMS、青龍系統與WCS系統共同組成。在技術應用上,在國內物流行業開創性地使用了(AS/RS)自動存取系統、高速自動分揀系統及輸送系統、射頻識別(RFID)、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高科技的物聯網技術。智能控制系統能在0.2秒內計算出300多個機器人運行的680億條可行路徑,并做出最佳選擇。從倉儲到揀貨、打包,再到分揀出倉,所有環節的無人化操作都由這一“智能大腦”自主決策。據了解,亞洲一號每日包裹量可達20萬個,實現無人化后,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