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再聯系做一次確認”、“客服的安排都到位了嗎?”、“價格和庫存再check一遍”......雖然10月31日是星期天,但嘈雜的聲音仍然讓這家電商公司的辦公室顯得分外熱鬧。
這天下午4點,距離交班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蔣云(化名)卻早早地來到了公司,因為當天晚上,她將和另外三個同事一起擔負起公司網店“雙十一”大促的客服工作。
晚上7點,往常晚飯后都會出門散步的劉先生一家也沒有出門的打算,大家都在沙發上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等待著雙十一的開始。
雙十一的第十三年,京東將“發令槍”提前4小時。
往年,所有平臺在11月1日0點進入尾款時間,11月11日0點開始最后狂歡。但今年,京東帶頭用三個“晚8點“做出改變:10月20日晚8點預售開始、10月31日晚8點尾款通道開啟、11月10日晚8點開啟高潮。
時間改變的背后,是京東給雙十一做的“雙減”。這一減,是消費者不再熬夜算優惠搶下單,減的是消費者的負擔;這二減,是往年品牌商家0點的運營壓力大大緩解,減的是商家的負擔。
所以,雙十一不再熬夜,除了尾款人普大喜奔,品牌商家也拍手叫好,運營、客服、物流的小伙伴們終于不用熬夜到頭禿。
去掉復雜的優惠算法、8點黃金時間開搶,做減法的雙十一,正在回歸零售的本質。
幾分鐘的決策,讓雙十一提前4小時
今年雙十一預熱一啟動,京東就宣布“晚8點”計劃。
配合京東的節奏,許多品牌都做了提前的布局和準備。例如新兒童零食品牌哆貓貓,就幾乎將所有的資源和費用做了前置,包括前期的種草預熱都提前了時間。
除此之外,哆貓貓從客服、倉儲到物流也都盡量做了萬全的準備,客服人員也都像蔣云的公司一樣,在31日這天全員待命,提前等待著8點的到來。
當天,為了迎接雙十一的到來,哆貓貓還特地在北京、杭州、山西三個主要辦公室舉行了全員誓師大會。
“因為有預售和付尾款,我們CEO和各個職能的合伙人都敲鼓給團隊打氣,團隊喊口號,我們一起唱哆貓貓的歌,整個的團隊特別有干勁、有士氣,我們都非常有信心把兒童零食跟哆貓貓畫上等號。”回憶起誓師大會,哆貓貓聯合創始人許慶飛認為這是她今年雙十一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哆貓貓聯合創始人許慶飛)
“京東今年提前預熱的舉措非常好,消費者不用熬夜等到0點下單,也把許多訂單、流量提前吸引過來。付款、物流的體驗上升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的購物體驗,我覺得可以長期來做。”
從事互聯網工作的劉先生,很早就知道今年雙十一提前到8點開始。在與商業數據派的交流中,他笑道:“在家一起網購也算是提前的安排,因為以前開始的比較晚,買啥基本上我們自己就定了,今年有時間讓他們(老人和孩子)自己挑。”
“晚8點”的創意對用戶體驗帶來不小的改變,但京東內部提出這個設想時,經歷過激烈的討論。
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一些同事擔心零點開始是雙十一多年以來的習慣,許多人也將其當做一種儀式,今年一改多年的節奏,市場會不會認可?消費者會不會買單?最終會不會事與愿違,效果不好?
雖然有許多顧慮,但“晚8點”提交決策時,京東集團總裁徐雷和京東零售CEO辛利軍一拍即合。徐雷說,“只要尊重消費者,能為行業帶來好處,就值得改變,大不了我們4個小時白忙活了。”最后的拍板定音,實際只用了幾分鐘。
事實證明,這次決策是成功的。隨著消費者和品牌方提前進入雙十一,今年京東雙十一也迎來了開門紅。
據京東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提前開始4小時中,京東累積售出商品1.9億件。開場20分鐘,京東直播帶貨即超過去年11月1日全天。
在細分品類上,京東超市母嬰品類預售成交額超去年全天2倍;京東家電整體1小時成交額超去年全天;美妝成交額超過去年全天;海外消費者在京東全球售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98%。除此之外,京東自有品牌總成交額同比增長266%,京東京造總成交額同比增長279%。
同樣,“晚8點”也讓線下賣場有了更多機會一展身手。數據顯示,在10月31日雙十一提前開始的4個小時中,京東電器線下門店,包括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重慶店、合肥店,以及西安京東MALL在內的三大門店,開售10分鐘即實現成交額破1000萬,其中,重慶店成交額同比增長710%。
這些數據似乎都在說明,提前開始的雙十一,更受到人們的歡迎。
不熬夜成了最大的驚喜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南方都市報11月1日一項針對今年雙十一的調查報告中,有60.5%的消費者認為今年雙十一最大的變化是晚上八點付定金、尾款,不用熬夜。
雙十一提前到晚上8點,不僅沒有因為破壞所謂的儀式感讓消費者不愿意買單,反而因為有更多人參與進來,釋放出了更多的消費潛力。
許慶飛在與商業數據派的溝通中也提到相似的觀點,在她看來,當雙十一提前到晚上8點之后,就相當于多了一個訂單增長的爆發點。
“從哆貓貓后臺數據來看,訂單從8點付尾款開始爆發,整個銷售就呈指數型的增長,一直到11點左右才開始變得平緩。這個不難理解,因為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這個時候。或許是因為還有一些人不知道晚8點付尾款這件事,所以在零點的時候我們又迎來了一波小高峰。然后一直到兩點左右,增長曲線才開始變得平緩。”
當然,雙十一提前對于品牌方來說,更直接的影響還在于緩解高峰時期的壓力。
蔣云告訴商業數據派,往年雙十一,由于客服信息都在零點的時候集中涌入,大家都急著付款,一旦處理不及時就很容易得差評。如今提前到8點開始,客服的壓力也會分攤很多。
除了客服之外,倉儲、物流其實也是如此。隨著雙十一提前四個小時開始,曾經蜂擁的訂單被分散,整個后端的服務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做緩沖。
許慶飛對此也有相同的感受:“目前從客訴的角度,我們的量是非常低的,就跟平時差不多。這其實也證明說,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例如最早的用戶在1號早上就收到了貨,至少在(收貨)時效上還沒有出現過很不好的體驗。”
事實上,隨著物流越來越發達,消費者對于網購送達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南方都市報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雙十一中,期待一小時及以內收到貨的消費者占比達到63.21%。
及時的物流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今年哆貓貓的快遞能如此迅速的送到消費者手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在于哆貓貓采用了京東物流的倉配一體化解決方案。
“如果所有的訂單都是從零點開始爆發,京東的倉也是非常忙的,但如果從8點開始,物流的壓力就會被分擔,所以我才說京東這個舉措很聰明,對用戶體驗也好,對平臺也好。”許慶飛提到。
據了解,今年京東物流在全國已運營超過1200多個倉庫,再加上預售模式下,京東物流前置模式擴展至幾乎所有中小件全品類,城市覆蓋范圍超過300城。在此基礎上,京東通過系統算法、供應鏈計劃等方式,把商品部署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
據京東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22點,也就是在今年雙十一剛剛開始的兩小時內,全國就已經有超百萬消費者收到了來自京東雙十一的包裹。
雙十一做減法,回歸零售的本質
雙十一第十三年,越來越回歸零售本質。
電商做到今天,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單純追求GMV的增長目標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劉強東曾在《第四次零售革命》文章中指出,對零售業來說,變革常在、創新常在,但零售業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成本、效率、體驗。
2019年1月,當時還是京東商城CEO的徐雷在2018年度京東商城表彰大會上提到,在未來殘酷的競爭中需要完成的轉變,就有“從單純追求數字,到追求有質量增長的變化;從單純以貨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變化。”
“晚8點”是一個縮影,它提醒所有參與者,雙十一經歷十幾年狂飆后,必須改變。消滅不尊重用戶和行業的規則,讓各方都獲得更好的體驗,讓經濟運行更健康高效,這才是“回歸零售的本質”。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