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出生率的持續走低,致使進入生產體系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勞動力缺口加大,持續走高的勞動成本,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實。在這一背景下,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給機器人產業帶來了補充勞動力和滿足兒童/老年人生活服務兩大強勁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展,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的成熟應用,為智能機器人演進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加之,我國注重提升機器人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政策。國家不僅從宏觀、戰略角度構建機器人產業頂層設計,還從技術研發和落地應用角度給予方向引導,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撐。
01. 我國機器人行業穩步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空間廣闊
在市場需求牽引、技術突破帶動和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機器人行業穩步發展,市場規模日益擴大。根據IFR數據,2021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39億元,比2017年增長一倍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20.2%。從市場結構來看,工業機器人占比53%,服務機器人占比47%。
圖示:我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變化(單位:人民幣/億元)
圖示:2021年我國機器人行業市場結構
02. 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已分別在多領域落地應用
后疫情時代,受益于下游制造業快速復蘇以及各生產企業的自動化升級需求,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強勁增長。當前工業機器人已在裝配、搬運、碼垛、焊接、點焊、涂膠、噴涂等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其中,汽車和電子是市場份額最大的兩大應用行業。
我國服務機器人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技術和產業化水平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小,部分產品市場化應用已經領先于全球,具備先發優勢。掃地機器人、陪伴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倉儲物流機器人、導覽機器人、送餐機器人、酒店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已在多領域落地應用。
03. 未來工業機器人將向輕型化、柔性化方向發展,服務機器人的認知智能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未來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嚴苛的應用環境和高質量的生產標準將對機器人的體積、重量、靈活度提出更高要求,工業機器人將向小型化、輕型化、柔性化方向發展。
隨著深度學習、抗干擾感知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步,服務機器人的認知智能水平將大幅提升,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將進一步拓展。
圖示:機器人產品技術趨勢展望
本報告重點研究問題如下:
機器人主要有哪些類型?機器人行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機器人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如何,資本對哪些企業更為青睞?
機器人行業的核心技術是什么?未來競爭點在哪里?
機器人在不同場景的落地應用情況如何?制約條件有哪些?還有哪些尚未挖掘的應用價值?
機器人各細分賽道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高成長潛力玩家?
機器人行業未來將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