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模式選擇對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的重要意義
在B2C電子商務市場中,為數不少的商家正在為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而奮力拼殺。其中天貓、京東、蘇寧是為首的三大B2C電商巨頭,京東憑借其良好的商品質量保證和低廉的價格正在迅速強大起來,逐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
面對強大的對手,京東和蘇寧都在積極采取策略面對挑戰。各大電商企業紛紛在自己的產品結構、價格定位、活動形式、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全角度地展開競爭。
在競爭過程中,物流逐漸成為了各大電子商務企業贏得市場爭奪戰中的一張重要的牌。物流模式的選擇對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服務品質、物流系統運營效率和物流成本管理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首先,物流模式決定物流服務品質。優質的物流服務可以為企業贏得更好的市場反應,更多的顧客。隨著業務量的飆升,消費者的目光漸漸從產品質量衍生到服務質量。在眾多影響服務質量因子中,物流服務質量受到廣泛且深度的重視。
這主要是因為隨著訂單數量的直線上升,廣泛采取物流業務外包(即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形式的電子商務企業一方面在數量上難以完成海量的配送工作,尤其在促銷期間,短期內的大量訂單的和有限的配送能力之間的矛盾引發訂單積壓、發貨不及時、收貨時間長等物流問題。
另一方面這些數量問題直接觸發管理問題,造成丟貨,換貨,產品毀損等問題,給客戶造成損失,讓客戶對企業失去信心。
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網絡購物當成一種生活習慣和購物方式,而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的產品在質量方面幾乎沒有差異時,物流服務的質量成為他們選擇在哪個電子商務網站購物的唯一標尺。
其次,物流模式影響物流配送和資金運轉的速率。及時迅速的物流配送能提高商流和物流的一致性,節約時間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越來越多的電商企業開始關注這一點,及時的送貨不僅可以大大的拉近客戶和電商企業心理上的距離,增大客戶對該電子商務網站的購物粘性,培養和保持忠誠的客戶群體,而且可以增進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之間契合度,加快資金回籠,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
再次,物流模式決定企業物流成本的高低。增強對物流成本的管理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幾大電子商務企業間經久不衰的價格戰進一步縮小了其盈利空間,這就要求電商企業一方面要拓寬自己的對外融資渠道。
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使投出的每一分錢都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而在著名的“黑大陸理論”“冰川”理論中,物流成本被描述成企業繼物質成本和勞務成本后的“第三利潤源”,進一步的降低物流成本將成為電子商務企業永遠的追求。這就要求電子商務企業能,夠對物流系統成本實施更科學更有力的管理。
可見,物流一方面影響著企業對客戶的品牌形象建設,另一方面影響著企業自身的運營效率和經營成本,對提高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而對于物流模式的正確選擇,直接關系著物流服務的質量優劣、成本的高低和效率的快慢,這就使得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對物流模式的選擇問題顯得尤為關鍵。
二、現有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模式研究
電子商務物流
1921年美國的阿奇蕭在《市場流通中的若干問題》一書中首次提出“distribution”一詞,有人將它譯成“實體分銷”,也有人譯成“物流”。阿奇在書中說:“物流是與創造需要不同的一個問題”,并提出物資在流動過程中會產生增值的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戰時供應中后勤管理的方法,后來被引入商業部門,后勤“logistics”一詞在企業中廣泛應用,并逐漸包含了生產和流通過程的物流。我國與1979年開始使用“物流"一詞。
1986年,美國物流協會對物流做出如下定義:為了符合顧客的需求所發生的從生產地到銷售地的物質、服務、信息的流動過程,以及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的進行而從事的計劃、實施和控制活動。這一定義既強調了物流的過程,又強調了對物流的管理。
物流的發展經過傳統物流階段,現在進入現代物流的發展階段。所以傳統物流,指的是商品在空間和實間上的位移。而從六十年代開始,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極大的推動了企業內物流和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
九十年代以后,傳統物流開始逐漸向現,代物流轉變?,F代物流的內涵比起傳統物流,更強調運輸合理化、倉儲自動化、包裝標準化、裝卸機械化、加工配送一體化等等,正注重物流系統中各子系統的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以謀求總體效應最優,凝結了更多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
現代物流體現出極強的電子化趨勢,這使得現代物流表現出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特點。
電子商務物流是電子商務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為實現商流轉移而進行的接收、包裝、存儲、搬運、運輸、配送等事務處理與流動過程。
它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由商品、裝卸搬運機械、包裝設備、倉儲設備、運輸工具、信息網絡和人員等要素組合而成的系統體系。狹義的電子商務物流只包括傳統的儲存、搬運、配送等物流作業。
而廣義的電子商務物流包括電子商務活動整個流程中的物流運作,如訂單的接受、揀貨、包裝等,向上游的商品采購也包含在內。
電子商務物流為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商務要求物流服務具有更多的現代物流的特征,信息化、自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成為了電子商務物流的性格標簽。
具體來說,更高的信息化水平,更多的自動化運用、更科學有效地網絡化組織結構、更靈活強大的智能化處理技術和更“以顧客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能力。這些正恰恰體現了我國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對物流服務提出的“優質服務”、“降低成本”“迅速靈活”的要求。
電子商務物流模式分析
電子商務企業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中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物流模式,目前主流的物流模式有自建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物流聯盟三種。
自建物流是指電子商務企業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目標,選擇自己進行物流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包括自購運輸工具、建設儲存倉庫等基礎硬件,并自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整個企業內的物流運作的一種模式。
目前國內綜合企業都廣泛采用自建物流這一物流模式。這些企業一類是資金實力雄厚且業務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如京東、當當等,這類型企業由于業務發展迅速,短期內無法找到能與其業務發展相互匹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加上融資能力較強,為了爭奪市場,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所以不惜重金打造自建物流體系。
另一類是由傳統的大型制造企業或大型批發企業經營的電子商務網站,這一類企業在傳統經營中已經具備范圍廣泛的門店和與之配備的配送體系,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將銷售觸角延伸至網絡,可以在已有的物流配送體系之上,考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特點,對其進行完善和升級,以滿足經營電子商務業務的物流需求,如蘇寧等。
理論上講,自建物流模式有自己的優勢也有劣勢,其優勢為可控性強、規范物流服務、提高及時性和準確性。其劣勢為建設投資周期大、風險大、覆蓋區域受限。
結語
物流模式選擇對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企業運行中不可缺失的一環,其優勢與劣勢,是企業發展參考與規避的著眼點。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