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管理和物資采購,業務涉及面廣、資金流量大、權力運作環節多、風險幾率高,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部位。幾年來,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和政府采購中心借鑒家樂福分權制衡模式,積極探求管理制衡機制,提升監督防控效能,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權力配置上,以縱橫雙向分權制衡,破解集權拍板失效監督。權力制衡學說的核心在于,權力行使者必然受到另一權力的制約,同時又約束其他權力的雙重效果。根據這一原則,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和政府采購中心從權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出發,明晰上下左右權力關系。政府采購中心認真剖析,進行縱橫雙向制衡,邊界明確,權力運作規范,提高了政府采購的公眾滿意度。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實行了AB崗制和“四三三”內部制衡機制,有效地防范化解貸款風險。
在權力行使上,以辦事網絡化形成“排他制衡”和“陽光制衡”,破解人為隨意無從監督。中國是個“熟人社會”、“人情難卻”。而辦事網絡化,不認生人熟人,“排他制衡”是一大特征。同時,網上公示、陽光操作,接受公眾監督,把“隨意妄為”逼進了死胡同,是第二大優勢。但從制衡視角考量,這兩大特征構成的“排他制衡”和“陽光制衡”,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支撐,貫穿權力制衡理念,在近幾年發展的一種全新的帶強制性的監督制衡力。推行公開辦事條件和辦事承諾,形成“陽光制衡”。所有業務必須上網操作,實現“排他制衡”。
在權力運行過程上,以“全程信息制衡”,破解首尾難顧滯后監督。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探索全程信息化舉措,從業務科室分離出信息科,實行財務記錄、業務記錄、信息記錄三賬獨立,要求賬賬相符、日結日清,互相印證、互相監督。通過引入ISO9000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各部門業務流程每個環節都設定質量標準,必須按樣板規范操作;實行業務信息全記錄;加強過程管理和痕跡管理,有效防止疏漏擴大化和信息制衡失靈,達到發現總結問題,推動持續改進,確保監督效果。
在權力監管上,以內外部多元制衡,破解顧此失彼疏漏監督。執行權具有天然的擴張性和隨意性,它往往會扭曲決策目標方向。因此,運用多種檢測手段動態普查機構“健康狀況”,達到內外部多元制衡是控制偏向的必要措施。一是實施“內窺鏡”檢查。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設立業務復核崗和獨立審計監督崗,強化業務流程監督,一線窗口實現“2+1”制度,即兩位業務員后必跟一位業務復核員,后臺實行分段分工操作。政府采購中心專設監控設備對招投標現場全過程監控、存儲、查詢、答疑。二是引入“網絡醫生”診斷檢查。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與各大銀行聯網,實行數據實時傳輸和結算,并由銀行承接貸款抵押。從而一方面加快了貸款審批速度,一方面共同化解公積金風險,起到監督制衡的作用。政府采購中心每次重要招標項目標書公示期間都要接受供應商網上質疑,還要召開供應商公開答疑會,接受監督。招標過程由公證處現場司法監督。三是展開“CT”式全面深度檢查。省政府采購中心每周實施采購項目,須事先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采購方式和采購經辦人等,還要同時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檢查。省直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資金進出、財務狀況,必須隨時接受省財政、審計部門的抽查和審計。
這兩個事業單位在增強監督制衡力方面的探索,盡管還不成熟,但已初見成效。在縱橫雙向分權制衡、排他制衡、陽光制衡、全程信息制衡和內外部多元制衡的交互作用中,已連續五年達到資金安全“零風險”和招投標“零投訴”。國家審計署先后兩次年度審計給予了較高評價,他們走出了一條增強制衡力、提升監督實效的新路子。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