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是物流業的細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這個細分行業市場開始做大大,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門公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計劃到2015年將全國冷庫總容量在現有880萬噸的基礎上增加1000萬噸,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
農產品物流進入“冷鏈時代”
今年以來,位于臨沂市蒼山縣的榮慶物流蔬菜運輸變得更加繁忙,因為他們承擔了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將蒼山縣的蔬菜直供上海世博會。“跟北京奧運會一樣,上海世博會再一次給榮慶帶來了發展機遇,每天近百萬人次的消費需求,給冷鏈物流帶來了無限商機。”榮慶集團董事長張玉榮說。記者了解到,除了數量不菲的蔬菜直供任務,榮慶物流還承擔了上海世博會大量食品、一部分藥品和危險品的運輸。既然不是指定的承運商,作為臨沂一家運輸企業怎樣在競爭激烈的世博運輸中分得了一杯羹呢?
“我們是借著眾多世博品牌供應商的信賴進入世博會運輸戰場的。”張玉榮說,“世博會召開期間正好經歷盛夏,許多食品、藥品都對溫度都有特別嚴格的要求,榮慶物流的冷鏈優勢正好迎合了這種要求。”張玉榮解釋。世博會開幕之前,榮慶物流已承運了世博會專用電池、油漆、涂料等危險品的運輸。雖然當初危險品運輸審批的手續非常嚴格,但是榮慶物流還是以其優勢占領了這塊市場。
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使肉、禽、水產、蔬菜、水果、蛋等生鮮農產品從產地采收(或屠宰、捕撈)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我國農產品流通目前已呈現出大規模、長距離、反季節的特點,以及城鄉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多樣化、新鮮度、營養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要求的提高,都對農產品物流服務規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信息也表明,我國僅食品行業冷鏈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億噸左右,年增長率在8%以上。可以說,我國的冷鏈物流時代已經到來。
市場難覓冷鏈物流商
冷鏈物流時代的到來,相關的行業做好準備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榮慶物流集團董事長助理鄭全軍給記者講了一件事,當初,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相關部門在北京尋找冷鏈物流供應商,卻發現北京沒有一家符合要求的企業,最后他們只好把目光投向了位于沂蒙山區的榮慶物流。鄭全軍說,不僅北京如此,全國的冷鏈物流也是處于起步階段。目前,我國還尚未形成完善獨立的冷鏈體系,相當一部分的肉類、水產品、牛奶和豆制品大多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用棉被車、空調車等運輸。
在中國當前的物流市場,冷鏈市場存在著眾多缺口。大部分在國內流通的需要溫控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多數都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整個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產品的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
其次,硬件設施方面欠缺也很大。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保溫車輛約有4-5萬輛,且大部分為改裝的海運廂,且冷凍機的質量也達不到要求;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現在國內大部分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鐵路冷藏方面全國總運行車輛33.8萬輛中,冷藏車只有7000輛左右,占2%,而且大多是陳舊的機械式速凍車皮,冷藏運量僅占易腐貨物運量的25%,不到鐵路貨運總量的1%。冷庫容量方面,中國目前的冷庫總容量為不足900萬立方米,很多冷庫只限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且功能不足,設備陳舊、規模較小,局限性很大。可以說,我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和冷鏈裝備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還無法為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
與當前冷鏈裝備不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每年的流通腐損達到上千億元。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
數據還顯示,在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中,易腐食品消費已占51%,但目前大約90%的肉類、80%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是在沒有冷鏈的保證下運銷。而在美國,70%的蔬菜都要經過冷處理才上市,中國不到5%。由于運輸過程中損耗高,整個物流費用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70%,遠遠高于50%的國際標準。
這些,都預示著我國的冷鏈物流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迎來難得發展機遇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發布讓冷鏈物流迎來了發展機遇,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同時還提出,建立主要品種和重點地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企業在產地、銷地建設低溫保鮮設施,從源頭實現低溫控制,建立以生產企業為核心的冷鏈物流體系,實現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冷鏈物流的高效對接。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展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提供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介紹,國家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鼓勵的重點投資領域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冷庫建設工程,到2015年,推動全社會通過改造、擴建和新建,增加冷庫庫容1000萬噸;二是低溫配送處理中心建設工程;三是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工程;四是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五是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工程;六是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工程;七是果蔬冷鏈物流工程;八是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工程。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