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物流左右著物流業的發展方向,是物流業的領頭羊。這就顯得在社會物流蓬勃發展的今天,企業物流已成為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企業物流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企業物流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物品從原材料供應,經過生產加工到產成品的銷售,以及伴隨生產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的回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環活動,包括物料在倉庫與車間之間每個環節的流轉、移動和儲存(含停滯、等待)及有關的咨詢管理活動,它由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等組成,是一個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人才流為一體的供應鏈。
一、企業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按服務對象分類,物流可以分為社會物流和企業物流,用研究人數、企業參與數量、受重視程度等綜合因素相比較,不難發現,我國社會物流左右著物流業的發展方向,是物流業的領頭羊。這就顯得在社會物流蓬勃發展的今天,企業物流已成為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瓶頸。
1.企業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原動力
在供應鏈管理所涉及到的主要物流活動(即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中,供應物流源于企業的生產,銷售物流則源于企業的銷售,因而企業是供應鏈的重心,是物流活動的主要需求者。受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我國現在大多數企業形成“大而全”的組織結構,物流基本上采取自營形式,小部分物流企業的介入也僅限于單一物流功能的外包,企業仍然是物流需求的最大供應者。企業這種供、需雙重角色的壓力,促使企業物流成為物流業發展的原動力。
2.企業物流投資少,見效快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物流服務的最終消費者會觸及到網絡存在的任意一個角落,建立一個大型的社會物流網絡需要驚人的資金投入。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我國已耗巨資興建物流基礎設施,如交通網、互聯網、配送中心等,但物流仍然沒有得到預期的發展效果,而企業物流的主體相對比較集中、穩定,利潤分布在供應鏈的幾個節點企業上,由于它們共享供應鏈的增值利潤,所以比較容易結成物流聯盟,形成相互信任、共擔風險的集約化物流合作伙伴。而且經過系統整合,企業可以利用大量已有資源,減少了基建投入。比如海爾集團自己擁有的運輸車輛僅有200多臺,而經過整合,在全國可調派的車輛達1萬輛以上。
3.傳統的物流服務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生產運作模式
傳統企業多數是按計劃進行生產、制造等活動,不重視訂單管理的作用,導致了物料不能立即進入生產線,產成品也無法即時流通,增加了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體盈利能力。據資料顯示,在英國,各種物流開支平均占貨價總額的14.8%;在美國,各種商品的物流費用百分比最低占10%,最高可達32%;在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一般商品物流成本占商品總成本多在50%-60%以上,而水果、食品等商品則高達70%。現代企業的生產制造要求從MTO(Madetoorder,按訂單生產)出發,選用JIT(準時化生產)或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生產資源計劃)或LP(Lean Production,精益生產)等生產方式,實施準時化采購和配送,將購買、生產、銷售三者協調起來,達成與供應商和下游企業橫向的雙贏物流戰略聯盟,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
二、我國企業物流的現狀
我國企業物流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社會物流的發展,而且整體水平不高。
1.企業對物流服務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
隨著經濟的發展,顧客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可是我國的許多企業只把物流看作是企業對顧客的單向貢獻,一味地削減物流成本,沒有充分發揮供應鏈的增值功能,未能將企業物流上升到戰略層高度。甚至有很多企業目前還存在著“物流腐敗”現象,比如有些采購人員鉆體制改革的空子,犧牲企業的整體利益來謀取個人私利,使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另外,大部分的企業還沒有意識到20/80的重要性,將有限的物流資源平均分配給所有的顧客和所有的產品,這種“一刀切”的服務形式勢必要挫傷“20”關鍵消費者的利益,從而失去“80”的利潤。
2.企業的基礎設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
從運輸方面看,我國許多企業僅擁有一些單一的運輸手段,運輸網絡也不完善,重復、對流運輸比率較高,有數字顯示目前我國貨運汽車空駛率高達37%,返空現象嚴重。另外,倉庫空間浪費大、保管不合理;大多數企業物料出、入庫仍然由一些簡易的機械設備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