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前夕,中國汽車行業成為了最讓外界擔心的行業,面對著國外已經高度成熟的汽車市場和技術,中國的本土汽車產業響起了狼來了的呼喊。中國承諾在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五年緩沖期,并在2006年中前將汽車進口關稅由80%~100%削減至25%。中國與歐盟的協議則要求中國在兩年內取消對中歐合資企業汽車生產的所有品種、類型和式樣的限制。當時判斷國內汽車業可能成為受創最重的行業之一,據當時的判斷入世后甚至合資汽車企業也難免受到價格較低的進口汽車沖擊。
時至今日,從產量200多萬輛到1800萬輛,從世界排名第八到世界第一產銷大國,中國用了不到十年時間。而這十年正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十年。伴隨著汽車產業迅速發展,中國汽車供應鏈行業體系也快速成長,形成一大批中國汽車物流企業、供應鏈技術應用與咨詢公司、專業汽車供應鏈信息化軟件公司等等。
盤點入世十年對中國汽車供應鏈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整車與零部件關稅總水平降低,汽車供應鏈管理便捷化。過去10年間,汽車關稅從3位數降至13.4%,中國汽車市場卻并沒有被進口汽車所淹沒。隨著五年關稅保護期到期,關稅總水平減讓。中國企業和民眾享受到進口產品帶來的貿易比較優勢同時,也促進過去曾經的壟斷企業或行業進行改革,進一步提高制造品質和降低成本。本田、豐田、日產、現代等汽車企業,以及世界前十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了降低成本,紛紛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帶來TPS、NPW、GMS等一系列先進的管理方式,通過新技術和管理方法,降低物流運作成本,提高了供應鏈響應水平和活力,促進“精益物流”在中國深耕發展。
第二,物流設備標準與國際接軌,包裝標準化和綠色物流日益深入。中國汽車制造企業,特別是合資汽車企業多按照其外方公司物流設備標準進行規劃與應用。各汽車廠家設定包裝規格式樣均不同,塑料箱、鐵箱、托盤、平板車等主要包裝器材均根據自身外方公司標準分別采用歐系、美系、日系企業包裝標準設定。自主品牌企業也紛紛仿效相關標準,使零部件包裝標準規范化。
汽車物流運輸車輛也向國際接軌,逐漸出現專業零部件拖掛運輸車頭、零部件運輸飛翼車、乘用車運輸的轎運車、國產的專業汽車滾裝船、鐵路汽車專用集裝箱等等專用設備。
提倡綠色汽車供應鏈,實現循環包裝成為汽車供應鏈行業共識。
第三,汽車供應鏈的專業分工深化,涌現一大批專業汽車物流企業。國內傳統汽車供應鏈管理業務均為自營,運輸、包裝、倉儲、搬運均為汽車公司自行管理。入世十年來,汽車供應鏈管理與海外接軌,汽車制造企業逐漸向物流操作業務外包給專業化物流公司運營。
與海外汽車企業同時進入中國的知名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公司,例如TNT、NYK、日通、捷富凱等對后來陸續成立安吉物流、寶供物流、長久物流、風神物流、民生物流等一批中國專業汽車物流帶來管理和技術上的深刻影響。
為了構建中國汽車供應鏈安全體系,鐵道部整合中鐵特貨物流公司鐵運資源,保障汽車行業鐵路運輸;長航與安吉物流先后建立汽車滾裝運輸船隊;上海、天津、大連等地港務局成立專業汽車滾裝船碼頭。這一系列舉措也為今后中國汽車供應鏈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