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聯網標準化基礎研究獲國外專家高度評價
來源:網易科技
| 2012-03-26 10:13
由國際標準組織主辦的國際傳感網(
物聯網)標準工作組全會暨國際傳感網標準化論壇18—20日在無錫舉行,來自中國、美國、德國、韓國、芬蘭等國家的100余位專家和代表參加了大會。中國國家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劉海濤提出的“物聯網之感知社會論”得到國內外專家認可與高度評價。
物聯網是通過現代信息科技實現對事物的感知與認識。物聯網技術與產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技術不斷進步、市場日益擴大,展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但當前物聯網產品呈現“小、雜、散”的特點,而這正是實現產業化必須克服的瓶頸。在此情況下,劉海濤提出的感知社會論賦予物聯網以社會屬性,是目前唯一提出的物聯網完備理論體系。
劉海濤指出,“正像紛雜的電腦軟件需要操作系統集成才能使用一樣,五花八門的物聯網產品也要凝練共性、形成類似于軟件操作系統的共性平臺。”劉海濤向記者介紹,相較于互聯網技術,物聯網的應用對象多樣化、非智能的現實場景,要集成它們必須構建具有社會屬性的感知體系架構,這是形成物聯網共性平臺的理論依據和基礎。
與會國內外專家認為,感知社會論提出了物聯網的基礎發展理論,解決了物聯網多樣化的共性問題,為產業規模化奠定了基礎。
參與會議的現任國際標準組織(ISO)傳感網標準工作組(WG7)主席金永京(Yongjin Kim)等專家表示,中國專家在國際傳感網標準制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構建的理論體系為傳感網體系構架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傳感網的國際標準體系制定起到推動作用。
國際標準化組織傳感網工作組是專門從事物聯網領域標準制定的權威機構,由中國、美國、德國、韓國發起成立。據了解,該組織制定的標準中傳感網3層體系架構與我國物聯網3層體系架構相一致,換言之,國際標準組織所說的傳感網即為我國物聯網。在目前制定的3項國際標準中,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牽頭,標志著中國在物聯網國際標準制訂中擁有了重要話語權和主導權。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