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鮮食品的需求量增加,也更加關注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需求量的增加推動了冷鏈物流業的發展,對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促進了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RFID技術作為一種自動識別和數據獲取技術,當它和溫度傳感器集成后,可以跟蹤冷鏈過程和監控溫度變化。數據的自動獲取,簡化了冷鏈的運輸、儲存等物流作業過程,縮短了物流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監控溫度變化,管理物流環境,能夠保證食品品質,降低食品腐壞的可能,提高食品安全性。RFID技術能跟蹤和記錄物流全過程,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方便追本溯源,分清責任,從而減少經濟糾紛。
1 RFID技術簡介
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通過射頻信號對某個目標的ID進行自動識別得到對象信息,并獲取相關數據的技術。RFID技術可以實現運動目標和多目標識別,能夠穿透非金屬材質、數據存儲量大、抗干擾能力強,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能夠廣泛應用于各類場合。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和應用軟件系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具有唯一的身份識別碼(即ID),內部集成了芯片和溫度傳感器,存儲有產品信息和收集的溫度數據,能夠把存儲信息主動發射出去。電子標簽進入讀寫器的磁場后,讀寫器讀取標簽信息,送至應用軟件系統進行數據處理。
電子標簽形式多樣,可以很方便地放置在需要的位置,能夠在液體、金屬環境下應用,可以水洗和承受極端溫度,可以和檢測包括溫度、濕度、生物、化學等參數的傳感器結合在一起,各種新型的標簽擴展了RFID應用的范圍。
2 RFID對冷鏈物流各環節的影響
2.1 生產加工環節方便事后追溯
生鮮食品一般來源于種植、養殖基地,生產加工廠需要對食品的每一供應商或每一個品種設定一個標簽,進行初始信息的錄入,在RFID標簽內存儲基本信息。生產加工廠進貨之前,預先將標簽交給供應商,在發貨時將標簽放置在包裝內。當貨物到達時,工廠通過RFID閱讀器進行信息采集,獲取芯片內產品信息和溫度數據,傳遞給后端系統,系統自動生成整個物流過程中溫度變化的圖表,如溫度超出預設溫度范圍,工廠可以直接拒收。RFID系統加快了進貨驗貨工作,降低出錯率,并且為生產加工廠的計算機系統提供基礎信息,為產品追溯提供源頭數據。此外,進貨過程一結束,工廠就可以知道供應商的精確送貨數量,方便結算貨款。
加工企業在車間安裝有溫濕度監測系統,監控食品加工過程的環境條件。包裝過程結束后,在每個包裝上都粘貼一個RFID標簽,工廠向RFID標簽內添加加工信息,包括加工工藝、加工日期、使用的添加劑、食品重量和等級、保質期等信息。此時,標簽內已經包含了供應商信息和加工信息,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方便事后追溯;并且,工廠能夠知道可以供應給零售商的數量,方便安排裝運和調度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
2.2 儲存環節提高效率
冷鏈物流的倉庫內安裝有閱讀器,貼有標簽的食品包裝進入感應區域時,閱讀器可以遠距離動態地一次性識別多個標簽,將標簽內的產品信息傳遞到倉儲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把貨物數量、種類等信息與入庫計劃進行比對,確認是否一致;分析標簽內的溫度信息,判斷食品的物流過程是否安全;把收貨時間及數量輸入后端數據庫。倉儲系統根據倉位信息安排貨架位置,計算貨物入庫搬移距離,并跟蹤貨物,確保貨物放入正確位置。貨物上架后,標簽按照預定的時間間隔周期性地記錄測量到的溫度,并將溫度數據傳遞給倉庫中的閱讀器,最終匯總至后端數據庫,進行集中管理分析。出庫時,同樣由閱讀器讀取食品包裝上的標簽,由倉儲系統與出口計劃比對,記錄出庫時間和數量。
在整個倉儲管理環節,應用RFID系統能夠提高各環節作業效率。出入庫的數據錄入由手工變為電子數據導入,減少了人工錄入環節,當大批量貨物出入庫時,RFID能夠批量識別,能夠顯著地提高效率,節省人力。貨物的基本信息包括產地、種類、溫度等等也可以由標簽獲得,可以直接在庫門處檢查,減少核對和開箱檢驗的環節,節省作業時間。庫存過程中隨時收集貨物溫度信息,出現異常時系統能夠發出報警,降低貨損率。如果RFID技術和EDI技術聯合應用,可以提高越庫作業量,大大縮短食品物流時間,降低庫存水平,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2.3 運輸環節實時跟蹤
冷鏈運輸過程中,運輸車輛安裝固定的標簽,冷鮮食品包裝上也配備有標簽,按照既定時間間隔檢測記錄實際溫度。讀取標簽數據方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運輸線路的一些關鍵點上,如倉庫、車站、碼頭、橋梁、門柱等,安裝固定RFID接收轉發裝置,當車輛經過時,由固定裝置讀取;另一種是在車輛上安裝讀寫器,按照既定時間間隔讀取標簽數據,都需要借助于GPS技術,將標簽信息和位置信息自動上傳至后端信息平臺。在運輸過程中,一旦出現溫度異常,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司機在第一時間就能采取措施,從而避免了因人為疏忽導致的斷鏈風險。聯合應用RFID、GPS技術,可以實現地理位置追蹤,實時溫度監控及貨物信息查詢,能夠準確預測車輛到達時間,優化貨物運輸過程,減少運輸時間和裝車空閑時間,充分保證食品的質量。
2.4 銷售環節降低管理成本
應用RFID技術,銷售方可以獲得準確的送貨信息,及時做好進貨準備。貨物到達后,用讀寫器收集標簽信息,與進貨計劃比對,判斷是否一致;分析貨物溫度變化信息,判斷食品質量狀況,決定是否收貨,使得檢驗工作高效化。在零售商店或超市內安裝配套設施實時監控食品的標簽,保證其溫度在一定的幅度范圍內,以保持食品的新鮮度。RFID標簽能夠對某些具有時效性的商品的有效期進行監控,如對某食品進行跟蹤,一旦超過了有效期,標簽就會發出報警,降低貨損率。
2.5 消費者提升滿意度
冷鮮食品的外包裝上貼有RFID標簽,當顧客推著購物車通過裝有RFID閱讀器的過道時,閱讀器可以一次性辨認出購物車中的商品種類、數量、金額等信息,電腦會顯示該顧客消費總金額,收銀員不必逐個掃描商品,減少消費者排隊結賬時間,購物過程更加便利。零售場所安裝查詢設施,允許消費者自助查詢食品信息,了解食品從產地到銷售每個過程,做到供應鏈信息透明詳實,提高消費者對零售企業的滿意度。
零售商應用RFID系統,可以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放心消費的環境,樹立企業良好形象,有利于穩定和擴大消費群,提升市場競爭力。
3 結束語
應用RFID技術,生鮮食品從生產開始,它的整個流動過程都會被及時、準確地跟蹤,使得企業作業流程簡化,縮短作業時間,與冷鮮食品的要求相符合。同時,縮短了進貨和發貨的時間,提高了裝卸搬運效率,提高了物流各環節準確率,使得供應周期縮短、庫存優化,降低了冷鏈物流成本。溫度感應器與電子標簽集成后,企業可以對溫度進行全程監控,促使冷鏈物流過程連貫,防止斷鏈,保證食品質量的可追溯性,提升食品安全度。RFID技術和GPS、GIS、EDI、WMS等物流技術聯合應用,能夠全面提高食品冷鏈物流的管理水平,使冷鮮食品行業發生根本性變革。
RFID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但是缺少國家標準,僅有一些行業標準,企業使用的頻率、編碼及數據內容等存在差異,讀寫器和標簽難以完全通用,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協調受到限制。此外,冷鮮食品的價值較低,RFID標簽的價格就相對較高。隨著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這些問題都會解決,RFID技術會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