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國物流業界和理論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提供貨主的全部環節的物流服務,包括倉庫存貨代理、運輸代理、通關代理等業務。第三方物流業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并增加靈活性。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譽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器”和21世紀的“黃金產業”。有跡象表明,公司對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利用頻率越來越高,范圍也將越來越廣。
一、 第三方物流概述
(一) 第三方物流的內涵
第三方物流(簡稱3PL或TPL)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企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轉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服務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種物流動作與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第三方”是相對“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而言的。
(二)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1、第三方物流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使企業不再保有倉庫、車輛等物流設施,對物流信息系統的投資也可轉嫁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從而減少了運營物流的成本;還可以減少直接從事物流的人員,從而削減工資支出;可以降低存貨水平,削減存儲成本;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渠道,可大大提高運輸效率,減少運輸費用等。因此,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2、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企業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服務水平和質量是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信息網絡能加快對顧客訂貨的反應能力,加快定單處理,縮短從訂貨到交貨的時間,提高顧客的滿意度;產品的售后服務,送貨上門,退貨處理,廢品回收等也可以由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保證企業為顧客提供穩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務。
3、第三方物流可以幫助企業降低風險
如果企業自營物流,要面臨投資的風險和存貨的風險。如果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那么企業就將投資風險轉嫁給了物流公司,從而可以規避投資風險。另一方面,為了及時對顧客訂貨做出反應,防止缺貨和快速交貨,企業必須提高庫存量。存貨不僅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還有貶值的風險。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化配送加快了存貨的流動速度,減少了企業的庫存量,從而減少企業的庫存風險。
4、第三方物流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隨著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已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不僅要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活動中,還要處理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如果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就可以避免直接與眾多顧客打交道,簡化了關系網,企業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自身的生產經營中。
二、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市場需求不足
第五次中國物流市場供求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商業企業物流執行主體11%為供貨方,62%由企業自己執行,第三方物流比例為27%;生產企業原材料和成品銷售物流中,全部為第三方物流的所占比例僅分別為19%和18%,而且,由于對現有物流狀況不滿意,有60%左右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正在尋求新的物流代理商,可見,我國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
(二)物流企業規模小
第五次中國物流市場的調查,我國物流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僅占 11%左右,大部分企業規模在500人以下,從事公路運輸的企業擁有的車輛不多。企業規模過小,運輸能力、倉儲配送能力、服務范圍都有限,造成服務成本相對較高,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三)現代物流知識和專業物流管理人才匱乏
由于物流教育的落后,雖然中國物流從業人員也已初具規模,但大多數是從管理專業、工程專業、交通運輸專業等轉行過來,真正懂得物流科學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少之又少。在中國高等院校中,開設物流專業和課程的僅有40多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3%左右,職業教育更加貧乏,通過委托培訓方式培訓員工的企業也不多見。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缺乏物流人才,企業也就缺少了創新的能力和發展的動力,只能依靠傳統的方式管理現代物流,導致物流企業低效運行,缺乏活力和競爭力。
(四)設備陳舊落后
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基礎設施大都簡易、落后、機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自動化倉庫比較少,信息化建設滯后,由此造成倉儲運輸系統的整合效能比較低,信息流通不暢,不能保證時時的對物流服務過程及時的了解,很難對物流市場需求的達到全面的掌握。陳舊落后的設備已經成為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瓶頸之一。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對策
要想使得我國第三方物流健康持續發展,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宏觀指導和政策調控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為現代物流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制訂促進、推動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從資金、政策方面給予支持,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再造現有物流企業,轉變它們的觀念,完善它們的服務功能。通過宣傳和指導使我國工商企業改變萬事不求人的觀念,真正根據經濟效益與規模化原則,建立適應本企業實力與發展需要的物流系統,支持、促進與監督專業化物流企業的成長。
(二)采取措施提高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的規模
通過制定現代物流行業規范和制訂市場準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規模經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與注冊;通過鼓勵合資、合作、兼并、整合等措施擴大現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才剛剛起步,要想參與全球化的物流市場競爭,就必須按照科學的、規模經濟的道路發展。
(三)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實施人才戰略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一方面,政府應該在有關這一行業的相應國民教育體系中加大投入和指導,同時積極籌備和開展這方面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設和實施工作;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對現有的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現代物流業務知識和業務水平。
(四)發揮政府與企業的積極作用,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物流基礎設施是第三方物流企業保證客戶服務水平的硬件基礎,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還處于開始階段, 需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因此必須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共同努力,盡快提高各種基礎設施的水平。從政府方面來看,一方面應擔負起交通系統、信息系統、信息交換標準、其他基礎物流服務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實施工作。從企業來說,在促進規模經濟和網絡化經營的基礎上,必須進行較大的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作業所需基本設施和設備、信息系統、增值服務設施,積極推廣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立體倉庫、自動分揀設備、專用運輸設施和現代化裝卸設備等在企業中的使用。同時,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政府應制訂有關第三方物流服務行業準入標準,以規范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基礎設施投入方面的行為。
四、結束語
我國第三方物流剛剛起步,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大力宣傳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和功能,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扶持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隨著國政府和企業的不斷努力,我國第三方物流將會更加完善,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