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待機”的618,終于快要結束了。
對于快遞企業而言,以前的618只是一場小范圍的博弈,雙11才是年終大考,但到了今年這一屆的618,看似很平靜,卻充滿挑戰——
一是難以預估。大家都知道,「預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快遞業務高峰的派送壓力。而今年618,各大主流電商平臺取消預售,意味著快遞業務量和流向變得更難預測,都擔心被打個措手不及。
二是不僅618。今年618期間,除了電商大促,還疊加了畢業季、父親節和端午節“三重buff”,此外生鮮農產品也進入了采摘期和銷售旺季,給快遞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從事實結果來看,今年的618,對于以電商件為主的“通達兔”,還僅僅是一次電商大促。盡管業務在618期間有一定的增長,但通過多年來的產能積累、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等舉措,也能應付自如。
不過,對于牢牢把持商務件和中高端電商件市場的順豐而言,今年的618,可不僅僅是618。肩上的擔子更重,除了電商大促,無論是畢業季、父親節和端午節,還是各類生鮮水果的寄遞需求,都是其主要的目標市場,寄遞需求都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壓力不小。
那么問題來了:不僅僅是618的618,順豐又該如何應對?
01
電商“不確定”,整出確定性
以往,電商平臺的“預售模式”下,給快遞企業預留了充分的準備時間,紛紛推出的“預售極速達”,商家可根據預售情況提前備貨,將商品提前放置到距離消費者近的快遞前置倉內,使得大促期間的包裹能夠輕松實現半日達。
現如今,隨著各大平臺全面取消預售,“直接開賣”“現貨現發”的傳統模式開始回歸,消費者是喜聞樂見了,可拔出蘿卜帶出泥,預售取消后,消費者的習慣早已養成,習慣了預售模式下快遞服務所帶來的“快感”。
如此一來,就遺留了一個現實問題:取消預售之后,消費習慣不變,如何滿足這種期待?
市場在變,需求在變,順豐也在順勢而變,給出的“藥方”是——
其一,“新速度”。天下快遞,唯快不破。“快”是保證和提升用戶體驗的基礎和前提,為此,順豐今年3月以來放出一個大招——升級大同城城市生活圈的服務標準和范圍,先后推出“深港半日達”、“江浙滬跨城半日達”、“粵港澳跨城半日達”等經濟圈半日達服務產品,主要經濟圈“半日達”服務可在多個主要城市實現跨城半日送達,滿足個人和商家跨城高時效的寄遞需求。
其二,“更靈活”。在兼顧時效的基礎上,順豐還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服務套餐,滿足商家不同的倉配需求。比如,針對直播帶貨和電商平臺的賣家,“城市樞紐倉+當天達/半日達”套餐保證了即便是分布在不同城市的消費者,也能在下單當天甚至半日內收到商品。
此外,順豐與商家的合作模式也開放靈活。商家可選擇順豐托管、順豐自提、商家自運營和自送中轉樞紐等多種模式;倉儲場地上,提供常溫、冷藏、冷凍等多溫區資源;時效上,可以更晚截單,更早到達,時效可選。對于商家來說,不僅能大大提升日常銷售活動中的訂單交付時效,在業務高峰、預售等場景下也能快速履約。
站在這個角度,不確定性確實帶來了諸多困難和挑戰,但同時也意味著更多機會與選擇。更快的速度,更靈活的服務,順豐本質上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即通過放大自身的供應鏈能力,為客戶提供分層服務,滿足商家多元化的需求。
02
生鮮寄遞“扛把子”,“卷”出新高度
618,不僅是電商大促,也是水果季,山東的櫻桃、廣東的荔枝、浙江的楊梅、江蘇的枇杷……各種水果爭相上市。
在“生鮮寄遞”市場,順豐是這個領域的最早掘金者,同時也是目前實力最強的快遞玩家,早已構筑了一條護城河。
但作為“生鮮寄遞”市場的絕對“扛把子”,并不意味著順豐就可以“躺平”。前些天,菜鳥速遞推出的生鮮平價寄服務,已覆蓋杭州塘棲枇杷市場,主打江浙滬皖次日達、按需上門。甚至面向產區喊話,價格減半,不額外收費,將覆蓋更多產區。
菜鳥速遞還只是一個縮影,面對市場上不斷涌進來的搶食者,順豐當然能夠感覺到同行緊追的步伐。怎么辦?
最好的防御就是進攻。
一方面,強化優勢。與其他同行相比,順豐手里的牌、可用的資源太多了,順豐航空,順豐冷運,順豐同城……如果將資源進行整合、升級,在生鮮寄遞的成長空間還是非常大的,也是同行卷都卷不動的。
今年618期間,除了自有專機,順豐還結合了冷運、倉儲及其他外部合作資源,匹配不同價值層次與時效需求的農產品,采用差異化的營運模式與精細化的分層分流向助力農產品寄遞。
以正在開打始的“荔枝大戰”為例,僅在海南一個省,順豐便開通了海口至鄂州、杭州及深圳的三條荔枝全貨機航線,升級更大容量的全貨機,結合無人機、散航等模式,助力荔枝出島。
另一個方面,補足短板。在生鮮農產品的下沉市場,很多人在談起順豐時的一個普遍共識是,在下沉市場的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還不足,有點“不夠接地氣”。
但近幾年,順豐已經有意識地向農村下沉市場延伸,補足自身的短板,圍繞產業集群建設更大規模的跨區域農產品集散中心,減少中轉節點提高運輸效益,以更優的成本模式服務農產品下沉市場。在茂名,順豐設立了2個大型中轉場、10個小集散,以及超1000個荔枝攬收點,實現全域覆蓋,開創了新的局面。
更難得的是,順豐并不滿足于只做“跑腿小二”,而是在生鮮寄遞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比如,通過助力產地直播,進行產銷撮合,憑借多年沉淀的豐富農產品資源及經驗,為直播平臺選品,帶動農產品電商銷售,促進快遞業務增收。
站在上述角度來看,在競爭對手還沒有形成氣候,順豐依托原有的口碑積累,適時發力,反擊對手的同時,進一步鞏固自己在生鮮寄遞市場的主導權。
03
搶占“畢業寄”,玩出新花樣!
前文所提到的,今年618疊加了畢業季、父親節和端午節“三重buff”,無論是畢業生的行李寄遞還是節日期間的禮物寄遞,都是順豐重點目標市場。
在這方面,順豐是做了一些準備的,提前一個月便開始儲備,通過前端直發分流、產能提升、模式調優、區域協同等,提升靈活保障與資源動態調整能力,以超長待機模式更好地應對業務高峰。
一方面,順豐根據往年數據進行業務動態預測,提前配置相應的人力、物力和運力,保證生產環節高效運轉;另一方面,順豐提高發運頻次,利用閑時班次作業處理,提升生產效率。針對生鮮和節日時令等產品,順豐通過充分利用航空資源,提升散航利用率,從而保障快件盡快到達。
在老鬼看來,直發分流、模式調優、區域協同等都不是什么創新性舉動,是順豐長時間的積累和實戰練就的本領。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客戶需求在變,市場環境也在變。只有在新的服務與產品方面主動出擊,才能滿足客戶當下更高的要求,不斷強化“順豐式服務”在消費者和客戶心中的印象與地位。
以“畢業寄”為例,今年順豐就玩出了新花樣,攜手山東大學聯合打造首例校園聯名紙箱,免費向山東大學2024屆畢業生贈送。不得不說,通過這一動作,契合了畢業生的需求,巧妙地將“畢業”主題和“快遞”服務相結合,與畢業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結,進而實現共贏。
總結來看,順豐的618,不僅僅是618,還“長”出了新的物流服務能力,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也跟對手不一樣。
這樣的順豐,你怎么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