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1.1企業簡介
企業名稱:山東山大俱進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齊義良;
單位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地址:濟南市工業南路42-1號;
郵政編碼:250101。
1.2人員情況
公司現有人員39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30人,工程技術人員25人,計算機及自動控制等專業及相關專業20人。
1.3企業資產信用情況及經營情況
公司具有健全的財務核算和管理體系,資產及經營狀況良好,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屢創 新高。公司2007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76萬元、利潤45萬元,資產總額達到1779萬元;2008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7萬元、利潤63萬元,資產總額達到1815萬元;200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71萬元、利潤107萬元,資產總額達到1918萬元。
1.4企業主要產品及在國內外的市場地位
山東山大俱進物流有限公司是由濟南市煙草專賣局、山東大學、蘭劍物流科技共同出資組建的現代物流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元。 公司整合了山東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俱進物流的優勢資源,實現產學研相互結合,人才、技術、資金優勢互補,開拓創新,成就現
代物流事業。
公司成立以后,濟南煙草為貫徹落實國家局對網建工作提出的要求以及有關會議精神,提出了“五化標準”的要求即,“倉儲管理數字化、卷煙庫存合理化、卷煙分揀電子化、配送線路最優化、車輛配載經濟化”,以“優質、高效、低成本”為指導思想,按照“最佳行駛里程、最佳工作時間、最佳車輛配置”的標準。根據濟南煙草的要求,公司在深入的研究了中國卷煙商業企業和卷煙配送物流以及多元化倉儲配送的特點,提出了“小倉儲、快分揀、大配送”的物流理念,為物流中心提供了配送中心選點布局、規劃設計、配送線路優化、卷煙分揀線設備、物流信息系統軟件,在物流信息系統軟件方面,將倉儲管理系統、分揀管理系統、配送管理系統集成在一個物流協同信息平臺上,實現了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同時,采用國內首創的蘭劍自動卷煙分揀設備與自動化倉儲、智能化配送等系統,構建了按訂單配送的“敏捷化物流”,實現了車輛實時監控與管理、配送路徑的優化,提高了倉庫周轉率、分揀工作效率和車輛管理水平,降低了物流運營成本。
二、項目基本情況
2.1國內外同類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根據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范圍與廣度,目前的物流行業IT應用系統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單點應用 第二層次:流程優化 第三層次:綜合管理 第四層次:公共平臺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僅有少數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已經達到第二層次,占中國物流企業總數的18%左右。達到第三層次的物流企業則更少,僅占物流企業總數的5%左右。未來,隨著物流國際化、物流高級化的發展以及現代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物流系統各個環節的作業將會出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為主的發展趨勢。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海海煙物流,大連煙草物流、杭州大學、杭州商學院、深圳煙草等,有的重點研究物流信息系統,有的側重物流分揀設備,各有所長,有的涉及到第三層次,但整體水平應該在第二層次。涉及到卷煙物流倉儲、分揀、配送、營銷等各環節,集成物流技術設備,開發統一物流信息協同平臺的運用,完全具備綜合管理的第三層次,同時開發第四層次的通用公共平臺,才是真正解決卷煙物流全行業的信息化問題的最佳方案。
物流協同信息平臺是指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所構建的具有虛擬開放性的物流網絡平臺。物流協同信息平臺能夠整合現有企業物流信息資源,優化行業物流運作,從而實現社會物流系統整體效益的最大化。物流協同信息平臺系統的基本特點為:通過結合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與各節點企業原有信息系統實現銜接,安全快捷地對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信息集中處理:利用平臺化操作,加強各物流節點企業之間的合作,優化社會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具有數據分析反饋功能,能夠為企業制定經營策略以及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提供相關數據和資料。
2.1.1物流協同信息平臺系統現狀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傳統運輸企業需要改變從單一運輸環節出發的原有經營模式,重新設計業務處理流程,并進一步建立與合作企業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其中,信息化技術是實現企業流程再造的重要手段,能夠使企業及時掌握市場動態,為客戶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從而有助于實現整個物流系統的效率最優化與利潤最大化。但是,在目前國內運輸行業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流程再造的實施過程中,很多企業僅關心內部信息系統的建設,缺乏與其他合作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交換的考慮,從而導致各個結點企業之間形成信息孤島,阻礙了企業經營效益的提高。針對上述問題,物流信息協同平臺技術已成為當前物流企業信息化改造研究中的重要發展方向。
物流信息平臺是通過對共用數據的采集,為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提供基礎支撐信息,滿足企業信息系統對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撐企業信息系統各種功能的實現;同時,通過共享信息支撐政府部門間行業管理與市場規范化管理方面協同工作機制。我國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雖然一些城市的建立和地區正在著手進行物流信息。平臺的規劃建設,如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等,但我國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普及范圍比較小,整體水平還比較落后,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因此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
2.1.2物流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問題
(1)物流信息化認識不足。現代物流幾乎涉及企業供應鏈運作的全過程。目前國內企業的物流需要大部分還局限于配送、倉儲,對物流信息化管理認識不足,以致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難以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企業出現。
(2)物流信息系統和標準化建設急需加強。“小”(經營規模小)、“少”(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高素質人才少)、“弱”(競爭能力弱、融資能力弱)、“散”(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是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物流設施、物流管理和信息是現代物流的支柱。由于管理體制上的原因,我國至今未形成統一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缺少物流配送中心系統結構模式的統一標準。因此,需加強系統結構模式統一標準建設,保證系統接口的統一和轉換。
(1)物流信息化認識不足。現代物流幾乎涉及企業供應鏈運作的全過程。目前國內企業的物流需要大部分還局限于配送、倉儲,對物流信息化管理認識不足,以致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難以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物流企業出現。
(2)物流信息系統和標準化建設急需加強。“小”(經營規模小)、“少”(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高素質人才少)、“弱”(競爭能力弱、融資能力弱)、“散”(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是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物流設施、物流管理和信息是現代物流的支柱。由于管理體制上的原因,我國至今未形成統一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缺少物流配送中心系統結構模式的統一標準。因此,需加強系統結構模式統一標準建設,保證系統接口的統一和轉換。
(4)信息化能從根本上解決物流企業的這些問題。信息系統是構建現代物流的中樞神
經,通過信息在物流系統中快速、準確和實時地流動,可以使企業能動地對市場作出積極地反應,并指導企業調整生產經營活動。 但是,作為一個傳統的物流企業,自行建立一個物流信息系統所耗費的資源是巨大的、昂貴的,中國物流企業迫切需要一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整合行業舊有資源,利用公共平臺對行業資源實現共享,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將會從根本上改善物流行業的現狀。物流企業可以考慮在此基礎上采用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形式達到目標。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物流信息技術運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臺已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與其他物流系統相比,真正實現了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2.1.3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的意義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物流管理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管理作為傳統物流管理技術與ERP技術結合的典范,被認為是企業在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重要利潤源泉。
在供應鏈的“四流”,即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中,信息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獲取和處理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是物流管理成敗的關鍵。信息化的外延和支撐是信息平臺,其應具備數據交換功能、信息發布服務功能、會員服務功能、在線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內涵包括信息技術、信息流、信息傳輸、信息集成庫等,建設信息平臺,不僅對完善現代物流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發展跨行業、跨區域、跨國度的現代物流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物流信息化的特點主要在于,在物流過程中進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調度,并根據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它與傳統物流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信息化管理利用自動化設備收集和處理商流、物流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對物流信息進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對物流活動進行指導和管理。
(2)基于互聯網的開放性,整個物流系統具有無限的開放性和拓展能力。
(3)信息流貫穿于商務活動的始終,引導著商務活動的發展,起到了事前測算流通路
徑、即時監控輸送過程、事后反饋分析的作用。
(4)大規模聯合作業降低了系統的整體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統對單個節點的依賴性,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2.2 主要研究內容
開發LIP系統應可運行于多種主流操作系統平臺(UNIX、Windows NT等)、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客戶機/應用服務系統/數據庫服務器三層管理模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統。
2.2.1開放性B/S結構設計
LIP物流協同信息平臺系統以三層結構為主體:系統后臺運行數據庫服務器,存儲信息平臺所涉及的所有數據;系統中間層運行Web服務器,完成相關業務操作的數據交換功能,同時與數據庫服務器建立數據傳遞關聯;系統前臺以網頁瀏覽方式為系統用戶提供操作界面。在系統維護方面,B/S的結構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并便于系統實施安裝。在系統安全方面,B/S的結構采用網絡防火墻技術,并結合操作系統、網絡信息服務、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安全機制以及物流信息平臺的安全模塊等安全方案的綜合運用,同時還對數據庫的修改和新增記錄加強了控制,從而能夠有效地保證系統數據的安全性。
2.2.2可擴展性模塊化功能結構
LIP物流協同信息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各項業務操作界面相對獨立,通過訪問數據庫進行流程的銜接。信息平臺的不同用戶根據用戶管理模塊的權限規則,進行相關業務處理模塊的訪問操作。既可以根據結點企業的現有業務定制相應的功能模塊,也能夠增加新的功能模塊以滿足結點企業業務擴展需求。在系統性能方面,物流協同信息平臺合理地劃分功能模塊,均衡分配數據庫服務器、Web服務器和客戶端上的負載,減少網絡傳輸量,增強聯機事務處理能力,大大縮短系統的響應時間,提高了系統的性能。 系統應運用開放式的分層設計以及模塊化的功能結構,從而使得系統的擴張、升級得到很好的保障,這樣最大限度保證企業投資的快速回報以及系統未來的發展和升級。
2.2.3兼容性異構數據處理
LIP物流協同信息平臺支持不同類型和結構數據的處理。一方面,通過基于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的數據格式,提供標準的程序接口和通信服務機制;另一方面,通過異構數據的表結構遷移操作,對異構數據進行規范化。上述設計能夠較好地實現平臺系統與各結點企業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功能:結點企業的子系統按一定規則將共用數據發送到物流信息平臺,由信息平臺進行規范化處理后加以存儲,然后根據相應的物流業務過程對于數據進行處理操作,并按照用戶需求以及相關權限進行信息發布。 在軟件的設計和開發上,系統應采用統一建模語言(如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 UML)為設計工具。以Rational Rose 2000為軟件設計平臺,運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技術(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 OOP),確保具有高度的可維護性和合理性,達到系統性能設計目標。
2.2.4重點突出高度的可實用性和柔性
確切反映物流業務過程中發生的存儲和物料流動,實現對物流過程中的數據信息的動態管理,如采購、收貨、檢驗、入庫、分揀、出庫、盤庫、輸送、配送、監控等。從而真正實現對面向業務流程的物流、信息流的動態控制和管理,使系統具有高度的可適用性和柔性。
2.2.5建立真正的友好性和易用性界面
系統的功能操作和用戶界面以簡潔、直觀和易用為設計目標,具有很強的友好性、易懂性和易操作性。系統具有全面而詳盡的用戶操作手冊和系統維護手冊。所有的系統功能具備多層次注釋和聯機幫助。
三、技術關鍵
3.1 信息標準化技術
物流協同信息平臺構建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單一單位或系統的信息孤島問題,在物流上下游單位間建立起快速、及時和透明的信息傳遞及共享機制,實現不同環節、產品和單位的信息互聯互通,其基礎就是物流信息標準化。即必須制定出不同物流系統間信息交流與處理的標準協議或規則,作為跨系統、跨行業、跨地區的物流運作橋梁,以順利實現不同單位、地區、供應鏈系統、物流軟件系統間信息的交流和傳遞。物流信息標準主要由基礎標準、工作標準、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及單項標準等組成,只有通過對這些種類繁雜、數量繁多的物流信息制定標準,并建立物流信息標準化數據庫,才能從底層上夯實虛擬物流信息平臺的基礎。
3.2 決策支持系統技術
決策支持系統技術從DSS(決策支持系統)發展到GDSS(群決策支持系統)、DDSS(分布決策支持系統)、IDSS(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等,并向VO-M21DS(面向虛擬組織的人機智能化決策系統)發展,實現人機關系的準確把握,為新環境下的物流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LIP系統對數據庫中大量的銷量、倉儲、分揀等數據進行數挖掘(Date Mine,DM),生成庫存報表、銷量報表、客戶報表、配送統計、系統診斷報表五大類報表。通過對數據庫數據進行數據挖掘,開發決策支持系統(DSS)。
(1)庫存合理化決策
通過DM系統生成的庫存統計、貨物周轉統計、貨物銷量統計、資金占用統計等報表,合理的制訂了安全庫存和經濟訂貨批量,降低了庫存,實現庫存合理化。
(2)分揀自動化決策
通過DM系統生成的分揀效率、分揀準確率、分揀故障率統計報表,及時準確分析了設備狀況,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差錯率。
(3)運輸智能化決策
通過DM系統對運輸管理系統GPS與線路優化系統進行分析,生成了配送量、配送時間、車輛裝載率、配送里程統計報表,提高了配送效率和車輛裝率,降低了配送成本。
3.3線路優化輔助設計系統
根據需求任意劃定優化域,根據現有車輛的車型、配載量、客戶數量、進行車輛選型和配載量、客戶數設置,實現車輛配載人性化,每條配送線路有送貨客戶的順序表,實現訪銷系統規范化,實際送貨線路詳細具體顯示于電子地圖之上,方便形象指導送貨,保證送貨路線可視化,與GPS監控系統結合,強化配送車輛的監管與考核, 給考核提供依據,保證管理制度健全化。
四、項目技術經濟分析
該項目由山東山大俱進物流有限公司投資186萬元建設完成,該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
行后,能夠在以下技術經濟指標上有較大提高。
1. 倉儲面積減少200%;
2. 自動化字體倉庫貨位準確率達到100%;
3. 庫存降低46%。
4. 分揀準確率達到100%
5. 配送線路行駛里程減少25%
6. 配送車輛減少30%
系統 實施項目 實施前情況 實施后效果
倉儲系統 倉儲形式 平面堆放 立體存放,四層高架存儲
倉儲面積 3000平方米 1200平方米,面積減少 200%
倉儲數字化 無數字化管理 數字化管理,貨位準確率 100%
庫存合理化 無庫存控制 庫存控制,庫存降低46%
分揀系統 分揀形式 電子標簽輔助人工揀選 臥式自動揀選
分揀人員 每條線14人 每條線10人
分揀效率 每小時7000條 每小時7500條
補煙方式 人工填入補煙 人工倒入補煙(符合人體工學)
分揀準確性 準確率97% (訂單) 準確率100%
配送系統 配送方式 門到門 門到門
配送線路 無優化 電腦優化,減少25%(行駛里程)
配送車輛 38輛 29輛,減少30%
配送過程 無監控 全程監控(GPS衛星定位監控系統)
車輛裝載 無優化 電腦優化
隨著物流環境的變化,該項目可進一步進行升級,倉儲面積更為減少,庫存周轉率繼續降低,配送線路更加合理,進一步降低物流費用,該項目升級預計需要投入資金96萬元。
五、項目實施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鍵技術
工商協同營銷平臺結合J2EE技術、WebServices技術和國家局關于訂單供貨的方針政策,提出了工商協同營銷平臺,提高了工商交流效率。系統核心技術及創新點如下:
1、高效的資源調配體系,加快資源的利用率。
信息的交流速度反映了一個企業的反應能力。針對煙草行業的特點,提供了工商協同平臺,加快工商企業的信息交流,使工商企業都能更好地了解整個供應鏈的信息狀況,減少因為信息不暢造成的”牛鞭效應”,使企業科學地、準確地制定生產和經營技術。
2、采用J2EE技術,應用WebServices的多層架構
系統在Java的J2EE架構下,采用java全面開發。應用WebServices技術。同時使用B/S的多層架構來組織程序。這些技術的應用,使整個系統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集成性和平臺適應性。
3、多樣的訪問方式,便于工商企業的系統集成。
提供Web訪問方式,登陸平臺進行數據的管理。企業還可以將系統地提供的接口集成到企業的內部系統中,方便客戶的使用。
六、項目風險評估
6.1 項目投融資風險
通過對物流協同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的必要性,社會效益,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適應性以及建設條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分析后,發現項目投融資風險很低。
6.2 建設風險
物流協同信息平臺建設過程中,技術難點主要是WebServices技術,主要集中在基于信息互通的中間件平臺、基于信息互通的政務應用框架方面。
在平臺核心技術方面,蘭劍物流形成了具備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WebServices技術品,在基于SOA的成功應用方面,基于SOA基礎設施中間件平臺InforSuite,中創軟件針對重大行業應用,已提煉形成包括物流在內的十多個重大行業的SOA應用框架并獲得成功應用。
6.3 運營管理風險
物流協同信息平臺搭建完成后,采用用戶登錄為各用戶服務,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勢必存在運營管理方面的風險。物流協同信息平臺主要通過加強監督以及進行相應的市場化運作來協調。
6.4 市場風險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對物流業的發展都給于大力支持,同時在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果,這些成果對于物流信息化的建設同樣有很好的借鑒。因此物流協同信息平臺的市場風險很小,幾近沒有。
七、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基本情況
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山東濟南蘭劍物流科技股份公司,是全國煙草行業領先的軟硬件產品供應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和IT服務提供商,作為國內著名的物流系統集成商,具備強大的技術創新與研發組織能力。
蘭劍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留學回國的博士、碩士組成的精英團隊,奠定了蘭劍物流科技運營研發的高起點。
蘭劍作為國內著名的物流系統集成商,致力于三大業務領域:一,物流戰略咨詢及規劃設計;二,物流設備制造及工程安裝;三,物流軟件研發及信息平臺建設。蘭劍擁有龐大的國內外物流專家團隊以及近百名經驗豐富的物流工程師,我們不僅提供優質產品,我們更有能力為用戶提供全面的物流系統解決方案和 “交鑰匙”工程服務。
“讓每一個客戶擁有行業領先的物流系統”,是蘭劍的服務目標。蘭劍有能力與實力,以豐富的項目經驗不斷總結創新,為企業量身定做“適合、適用、適價”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已經在眾多行業的知名企業中得到成功實施,使客戶獲得最大的收益。
蘭劍公司獨立承擔了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倉儲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網絡化倉儲管理軟件”和省市科研項目十多項。與山東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合作,建立研發基地,為蘭劍進行前端物流技術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共同承擔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網絡化分布式倉儲管理及庫存控制技術研究與開發”,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集成化物流系統設計、規劃與仿真”等國家、省市近二十項科研攻關課題,使蘭劍技術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蘭劍的業務范圍已延伸到全國23個省、18個行業的五百余家客戶,成功案例遍及煙草、交通、輪胎、家電、服裝、機械、教育等行業。蘭劍以“技術創新、高效管理、優質服務”為宗旨,成為同行業發展最快和中國物流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之一。
蘭劍驕人業績的取得,得益于精練高效的組織結構,和敬業創新、充滿朝氣的人才梯隊。蘭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全部具有博士、碩士學歷,本科以上學歷占80%,平均年齡30歲。蘭劍邁出的每一步,都凝聚著蘭劍人辛勤的汗水,都是蘭劍人銳意創新的結晶。
蘭劍物流科技,經過十多年市場競爭的千錘百煉,終于鑄就成一把在物流科技市場中披荊斬棘、鋒芒四射的利劍。成為中國物流科技的領航者。
經營業績的大幅提高,為資本運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8年,蘭劍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計劃在未來二至三年內實現上市,儲備更加雄厚的資本實力,提高蘭劍品牌的商譽影響力。
蘭劍以“ 在物流科技中持續創新”為己任,立志做最具價值的“物流系統集成商”。適時而變,順勢而動,蘭劍這把鋒芒利劍,必將在中國物流發展大潮中劈波斬浪,揮斥方遒,譜寫出更加輝煌壯麗的歷史篇章!
八、項目需要的保障條件
物流協同信息平臺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社會信息化及電子商務應用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項目得以成功實施需要以下方面的保障條件:
1、政府給予政策支持
政府作為物流行業的監管與服務部門,必須下大力氣給予物流協同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優惠政策支持。
2、政府加大投入,扶持物流人才儲備
由于我國現代物流起步較晚,物流門檻較低,致使我國的物流從業人員素質較低,信息化意識不高。隨著現代物流的高速發展,物流人才儲備提上日程。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對物流行業、方向等物流專業人才的儲備與培訓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應用,達到為物流服務的目的。
3、推進信息化標準的建設工作
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快物流信息標準化研究工作,通過信息化標準的制定,提升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從而指導與引領我國物流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