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奢侈品追逐者來說,現在除了可在專賣店實現購買外,還可以在一些寄賣渠道滿足自己的購物欲望,而價格可能還更為合算。
這一新型的奢侈品銷售渠道已經吸引了投資機構的關注。2011年5月,北京寺庫寄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寺庫)CEO李日學對記者表示,寺庫獲得了IDG資本1000萬美元的投資,目前這筆資金已經到賬,將主要用于一線城市的會所建設和網上鑒定系統的打造。
定位為技術公司
李日學說,寺庫的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就是提供二手奢侈品交易的平臺,然后收取10%的代理服務費。這個模式是ebay最早的模式,但是真正要執行好,其實并不容易。
“公司要大規模的發展必須有標準化的東西,這需要解決兩個問題:即貨品的真偽問題和售后保障問題。”李日學說,為此他把寺庫定位為一家技術公司,技術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提供奢侈品鑒定服務;另一個就是打造一套網上鑒定服務系統。同時,寺庫還解決了困擾很多消費者不敢買的二手物品的問題——售后服務。寺庫為顧客提供售后服務,比如對名牌包的保養,對名表保修等。
據李日學介紹,目前寺庫的運作模式是寄賣人持寄賣物品到鑒定中心,通過寺庫的鑒定師驗證之后,再入庫消毒,上柜上網銷售。物品由寺庫郵寄給顧客,資金流是從顧客到寺庫再到寄賣人。
此外,目前寺庫還正在嘗試一種新的模式,即由寄賣會員自己上傳圖片到網站,然后再把實物郵寄或送到寺庫鑒定中心,通過驗證消毒之后再寄給顧客。
不僅如此,李日學還想開發另一種模式:針對一些VIP會員,運用寺庫打造的網上鑒定系統,寺庫鑒定師通過網絡為其商品提供真偽鑒定。這些VIP會員寄賣的物品不需要把實物郵寄到寺庫再轉手給顧客了,而是直接上傳到網店,直接由寄賣人郵寄給顧客。
這種運營模式設計得非常巧妙,沒有進貨成本也沒有倉儲成本。寄賣人都是基于信任關系把奢侈品委托給寺庫銷售,而且賣出之后,寺庫回款給寄賣人還有一周的時間。
對于這種理想的全網交易模式,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保證交易的商品的質量。據了解,寺庫有兩種措施來控制這種風險,首先是通過寺庫開發的視頻系統結合一些圖片由寺庫的鑒定師進行商品的真偽鑒定。其次,寺庫通過提高進入門檻和鎖定風險進行控制人為“更換貨品”交易,比如只針對一些VIP會員開放這種模式,并通過鎖定會員的相關信用卡或者身份證信息進行擔保。
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怎么聚集到這么多人到寺庫這平臺上來流通自己的閑置奢侈品,也就是說:寺庫不僅需要找賣家,還得找買家。對于這一問題,李日學表示:“目前寺庫已有超過20萬的會員,會員間的貨品轉換是有保證的,目前每月的銷售額已經有上千萬元。”他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寄賣這種綠色循環的消費行為正逐漸被認可。
李日學認為,這種循環的消費行為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很普遍,在國內其他的一些物品也是有二手市場的,可以物盡其用。比如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也是在國內汽車發展到一定量級之后,才有了相應的售后服務,平臺才逐漸形成。相比之下,今天奢侈品二手買賣市場,正處于形成階段。
抓住奢侈品消費心理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進駐中國,中國內地正朝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邁進。國際咨詢公司畢馬威最近發布的題為《中國奢侈品經驗》的報告指出,內地消費者認知的奢侈品牌由過去的45個上升到了今年的57個。
迄今奢侈品進入中國內地的主要模式仍是自己開店,或者是與當地經銷商、分銷商建立合作關系來營銷。畢馬威的分析認為,奢侈品品牌在中國應該改變現在重實體門店而輕新渠道的做法,把數字化營銷、建立網絡銷售模式與店面經營有機結合。
李日學構建的這種線上“售賣平臺+線下會所體驗服務店”結合方式,正好把握住了奢侈品銷售的新趨勢。在寺庫所售物品都是折扣銷售,在3折~7折之間。
“在中國奢侈品消費達到一定量之后,很多消費者在使用三六個月之后,可能不太想繼續使用了,又想買新款了,另一方面,有些消費者購買時有沖動消費的可能,買回去之后又不太喜歡或者不太適合而希望轉手,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收到別人的禮品。”李日學說,奢侈品二手市場有存在的客觀基礎,而寺庫所賣的并非全都是二手的,也有很多是全新的。
“這個市場很大,在專賣店只銷售一次,而同樣的一件物品在我這可能一年就流通兩三次。”李日學認為,寺庫的貨源可以保證,流通速度也比較快,大部分商品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完成轉讓。據了解,在寺庫寄賣的物品,如果在一個月之內還沒有賣出的話,寺庫會建議寄賣人重新定價。
寺庫與奢侈品專賣店最大的不同在于顧客并不知道今天會有什么商品在出售。每天賣什么都是未知的,極有可能是某款想買而沒有買到的限量版。李日學說:“很多會員會一周來會所一兩次,不來生怕錯失某些商品似的,在這里有一種淘寶的感覺,也有會員經常上網站看看有沒有新商品掛出。”
“與奢侈品專賣店高高在上不同,寺庫的會所講究服務,員工態度講究親和力,環境很舒適,哪怕沒有什么事,也有會員愿意到會所來呆上一會兒,甚至大半天。”李認為這種良好的體驗也使得寺庫的推廣模式與其他電商有所不同,主要靠會員的口口相傳。
寺庫的回頭客非常多,這些會員本身既是寄賣人也是消費者。培育和服務了一大群的高端會員,寺庫未來還會拓展交易的商品品類,比如二手的公務機和游艇,甚至是一些五星級酒店閑置的房間。李日學表示,寺庫要做的就是讓天下沒有閑置的資源,并讓這些資源流動起來。
投資物語
IDG資本副總裁閆極晟:
投資寺庫主要的原因是看好中國奢侈品市場,而寺庫的模式又填補了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空白。市場上有很多作為禮品收到的奢侈品,自己又不用,可以通過這個渠道變現,市場基礎是存在的。此外,寺庫的團隊以前也有創業經驗。當然,寺庫要快速擴張需要解決好質量控制問題,也就是要保證在寺庫這個平臺上交易的商品是真的。
第三只眼
正望咨詢總裁兼首席分析師呂伯望:
寺庫的模式就是ebay最初的模式,作為一個獨立平臺,關鍵是要做一個信用平臺,要讓顧客信任你。二手奢侈品平臺的前景很大,這些奢侈品消費者分散全國各地,通過互聯網則有機會把他們整合起來。但是,中國人購買二手貨的習慣還沒有形成,除了朋友之間的舊物,購買二手商品往往會有心理障礙。因此,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以及保證對奢侈品真偽鑒定的權威性是寺庫持續經營的最大挑戰。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