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在無錫開幕。博覽會的高端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同期開幕,網易科技作為門戶支持媒體在現場直播報道。
以下為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智能交通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楊琪演講。
主持人:在去年是上海通用汽車為我們展現了未來智能化交通愿景。據中國社科院一份資料統計,中國每年因為堵車帶來的損失高大1700億元,另外一個數據是城市里50%懸浮的顆粒來自汽車尾氣,此外每年因交通事故帶來的損失也高度700億元。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一位重量級嘉賓,他是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智能交通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楊琪女士,她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智能交通物聯網與標準化”。
楊琪:前面聽了很多專家對整個物聯網發展狀況介紹以后,我可能會落腳到比較具體的一個點,叫做智能交通物聯網與標準化。
在我們國家智能交通發展,在過去十年里面取得不少成果。首先以高速公路網為主的國家路網檢測密度和實時性不斷提高。在短短三年時間,20家企業,47個產品通過檢測,產品總產能達到1000萬臺每年,實際用戶量發展還沒有那么快,目前大愛在200萬左右。目前開通電子不收費省份有22個,電子不停車收費車道250條,覆蓋高速公路6萬公里,達到高速公路歷程80%。 前面我介紹這么多,大家可以看到,從國際和國內發展來說,車和路的協同,實際上是智能交通領域未來一個發展方向。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有很多企業看到這個產業化以及市場的爭奪就在所難免。 那么涉及到產業化就要涉及到標準,在目前來說,設計標準化組織有這樣幾個。一個是ISO、ETSI、IEEE,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國在里面也是有投票權的,只要在細節方面各個國家不一致,ISO必須要協調統一,要是大家投票反對,肯定是通不過的,所以這種情況下ISO做出來的標準基本是不可用的,只能根據這個作指導。 目前來說我們國家已經有91個智能運輸標準的制訂,但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提出,下一代的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框架,我們提出來是要在里面加進標識的標準。實現自主產業和占領制高點是我們標準化的重要方向。
按照物聯網的概念,我們在交通系統里面也分成應用層、網絡層、感知層,在感知層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標識。在標識方面我們提出了一個可能跟普通的物聯網標識不一樣的要求,這可能是從智能運輸系統的特點來的,就是這個標識被快速識別,一般來說我不可能通過,比如你一輛車在路上跑的時候,我測到路邊有東西,我要讀它是誰的,我不可能在因特網后臺去查詢,必須要馬上知道這個標識,這也是給我們提出的一個研究的難題。 在網絡層主要是針對車路協同和DSRC。在應用層可能最關鍵的東西就是信息安全和信任體系。在保證個人信息安全的情況下,同時為車輛進行服務,從車輛運行狀態提供相關的交通信息,這也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這就是我匯報的內容,謝謝大家。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