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灣沙崗陶瓷批發市場,由于生意冷淡,貨車司機們圍坐在一起下象棋。
“物流成本日益高企,"限貨令"成為物流企業和生產企業當前面臨的最大障礙。”昨日,在“打破物流瓶頸,提升城市品質”論壇上,無論是專家還是物流企業,不約而同地將目前阻礙佛山物流業發展瓶頸指向“限貨令”。
面對物流業發展困局,專家學者和物流企業呼吁加快第三方物流建設,搭建信息化物流平臺,以解目前物流成本上漲給企業帶來的生產成本上升壓力。
“限貨令”限住市內配送
昨天,物流論壇現場討論激烈,對于佛山物流發展的“瓶頸”,大家不約而同地把“首宗罪”歸結到“限貨”。城里的東西運不出去,城外的東西運不進來,這成為“限貨令”政策出臺后,物流企業最切身的感受。
會場討論得熱火朝天,會場外的佛山東貨場、佛山市水果綜合批發市場等物流市場,卻是另一番冷清的景象。從9月1日限貨至今,佛山貨站路兩旁的佛山東貨場、佛山市水果綜合批發市場、扶西肉菜綜合市場,鮮有大型貨車走動。只有停靠在路邊的0.8噸小貨車車主,見到有貨主經過會上前吆喝生意。
他們都在等待著晚上7時開始的交易高峰。為躲避處罰,捷迅物流公司譚生每晚7時開始裝貨,10時后出發或進入。晚上開工,工人工費要加,司機開夜車工資要加,再加上油價上漲,利潤大大降低。如今貨場里物流貨品量與往常持平,但企業的利潤下降逾10%
有時為了趕時間,譚生會將貨留在桂丹路,聘請貨站路旁的小貨車去搬運。“成本增加更多”,譚生說,一輛大車可以搞定的6噸貨,要雇上五六輛小貨車去拉,一輛150元,這七八百元就是增加的開支。
緊挨著東貨場,是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廣西人老吳專門負責在佛山接收老家發來的貨進行銷售。他有自己的車,但由于運輸成本高,如今更多請人運輸。“外地司機不了解佛山情況,進來被拍了,罰款就要貨主出。因為對這些物流司機來說,他們一趟下來也只能賺個幾百元。”
規模大但發展水平不高
在物流企業與司機大倒苦水時,作為長期研究物流產業發展的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沈旅歐,從理性研究的角度對佛山物流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評價:現在佛山物流行業以規模、業績綜合來看,應該超過了廣州、深圳,排名全省第一,但是物流水平僅是全國平均水平。“佛山作為廣東三大裝備工業基地之一,物流需求量大,每年的貨物吞吐量超過2 億噸,但巨大的物流需求卻沒有催生出匹配的物流水平。”沈旅歐說,佛山企業生產成本中物流占20%。
特別是道路貨運業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離現代物流的要求差距甚遠。沈旅歐指出,目前佛山的道路貨運企業僅僅提供運輸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務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還沒全面展開。
敦豪物流董事長認為,佛山應該盡快成立物流行業協會,承接政府主管部門的部分審批權限。他希望政府對有條件做大做強的現有貨運企業,在發展規劃、稅收優惠、土地使用、融資渠道和市場管理等方面給予支持,使其發展成為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