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孩子是由目錄銷售起家的。當時目錄銷售的模式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拓展,因此在拓展一個新城市時,紅孩子會將營銷、物流服務一同帶進這個城市。這是當時市場環境決定的。
2005年,紅孩子當時自建物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電子商務市場很不成熟,銷售最多的商品是光盤和圖書。而紅孩子當年主體的業務是母嬰商品銷售,用戶對配送服務的要求比較高,如配送的及時性、貨物的完好性等。最重要的是,母嬰產品的用戶群體大多數希望采取COD(貨到付款)模式進行購買。當時,市場上找不到一家能夠承諾限時配送與結算的物流公司,所以紅孩子選擇了在擴張各地分公司的同時,即向用戶提供配套的自有配送服務。
但當紅孩子從目錄銷售逐漸變身為電子商務公司后,銷售半徑明顯加大,自建物流已經不能覆蓋到各個地區,這時開始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當時第三方配送的業務僅占紅孩子配送業務的20%,因此選擇的都是實力比較強的落地配公司。這樣的選擇還有另一個原因,即紅孩子訂單中有70%是COD業務。出于對回款安全的考慮,紅孩子也需要選擇一線物流公司合作。
采取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配合的方式的同時,紅孩子也將倉儲進行了優化整合,比如早期紅孩子每進入一個城市就會建倉,這是適應當時的目錄銷售的需求。而現在倉儲以區域半徑為標準進行了集中,比如,以前南京、杭州、無錫、上海四個城市都有倉庫,現在四個城市的倉都集中到上海。將貨品集中在一個倉庫,降低了倉儲運營成本,卻并不會降低用戶體驗。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