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講過渠道代理商的管理等內容,但是中國有句古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就是說有時能力不一定與現實成正比,沒有米怎么下鍋?
那么,作為渠道銷售員來說,如何建設渠道是擺在第一位的。下面我就這個內容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經驗。所謂“渠道建設和促進”就是打通區域銷售通路,建立一個比較通暢的銷售途徑,并通過一些有效的促銷手段來提高產品在區域內的品牌知名度。
如果說是渠道開發是渠道銷售的先鋒,渠道管理是手段,那么渠道建設與促進就是一個過程。當這三者結合在一起才會有結果,否則渠道銷售就是一個無果之果。
一、代理商的銷售模式和群體分類
代理商的銷售模式一般分為幾種:
1、等客上門。這是傳統的經營模式。這是一種坐而等死的做法,其弊端我就不說了。
2、靠修理、配件帶動銷售。這是被動式的服務銷售模式,但這種模式的效應在如今越來越無效。當散兵游勇式的服務商大批量出現的時候,這樣的一種模式顯然已經不能維護或開發新客戶了。
3、靠廣告帶動銷售。較常見的廣告模式是網絡優化、百度推廣、或一些地方性的廣告等方式。這種模式的缺陷通常是缺乏成熟的銷售團隊,沒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隊伍。
4、有銷售團隊。這種模式基本上能直面市場,但是人員流失是種通病,給管理和市場的后續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
5、組織架構完善的。這類代理商往往生命力和發展潛力較大,也是行業內的佼佼者,有成熟的銷售團隊和管理團隊,各部門各司其職,分工明確,職能清楚。
代理商的群體分類:
1、行業內的銷售商,稱之為“同行”,這是比較現成的開發對象,缺點是他們通常手中都有品牌在代理,不一定能成為我們的專一代理商。
2、相關行業的銷售商,稱之為“臨近同行”,這是在找不到同行的前提下的備選,缺點是他們缺乏對我們行業的了解和不懂得專業知識、可能利潤點也會存在差異,銷售模式和理念也有差異。
3、非本行業的銷售商,稱之為“行業陌生者”。這種代理商的開發通常具有偶然性,他們對我們行業是一竅不通,但卻因為某種機緣突然對這個行業有了興趣,進而投資。缺點是前期對這個行業抱有極高的期望價值,后期可能因為對行業的陌生、或發展不如預期而喪失信心。
我們理想中的合格代理商:有完善和分工明確的組織架構、成熟的銷售團隊、干凈明亮的辦公場所、優秀的售后服務團隊、現代化的營銷理念和發展規劃、行業內的佼佼者。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大致對我們目前的代理商隊伍進行分類了。我想說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合格代理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每一個代理商都能成為我們所希望的完全合格的代理商,而是要靠我們的培訓和培養出來的。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