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產型企業,庫存可以分為生產原料和生產結果兩大類。而對于零售型企業來講,沒有生產的過程,所有的貨品都是從上游采購后,存放在庫房,再給銷售給下游。庫存,也就是庫房中的貨品總和,它一般由如下部分組成:
A.可銷售庫存(S)
大部分正規B2C企業中,前臺網站會與后臺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保持數據同步,并作出判斷。當可銷售庫存>0,前臺網站會顯示商品可供購買,而一旦可銷售庫存<0時,前臺網站則會顯示商品不可直接購買。
在顧客選購完商品,確認訂單時,前臺網站會首先向后臺系統發出要求,檢查訂單產品數量與當前可銷售庫存數量。若可銷售庫存數量>訂單產品數量,則通知前臺網站成功,否則會通知前臺庫存不足,提醒客戶。
生成一張訂單后,可用庫存數量減少,而減少的可用庫存到哪里去了呢?這就變成了下一部分。
B.訂單占用庫存(O)
當生成訂單時,可用庫存數量減少,訂單占用庫存數量增多,變化的數量即訂單中的產品數量。
設立訂單占用庫存的原因在于:訂單的生成和庫房的發貨在時間上是異步的。這樣做的優點在于:保證已經生成訂單的庫存,這部分客戶可以順利收貨;而且客戶在下訂單時,能夠保證有產品發貨,只要客戶不取消訂單,該訂單從庫存角度看就是有效的。
C.不可銷售庫存(U)
經常講要理論符合實際,這句話套用到庫存管理上來講,就是庫存的系統記錄需要與庫存實物相對應。在庫存管理中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事情,產品由于某種原因,無法作正常銷售(例如包裝破損、性能故障、型號標錯等等)。為了理論符合實際,在系統中也會定義出這一部分的庫存為不可銷售狀態。
D.鎖定庫存(L)
在銷售中,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方式是降價,這一方式的效果會非常好,成功的降價促銷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將商品一售而空,可銷售庫存直接轉化為訂單占用庫存。
但是有一些情況下,銷售方并不希望這么快就將所有的庫存都售出。有的時候是因為所有庫存全部作降價促銷的成本很高,有的時候是防止競爭對手的惡意采購。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采用鎖定庫存的方式。庫存被鎖定后,無法直接銷售,必須在解除鎖定后才能轉化為可銷售庫存。
以上是庫存的幾個基本分類,存在著這樣的關系:
總庫存(I)=可銷售庫存(S)+訂單占用庫存(O)+不可銷售庫存(U)+鎖定庫存(L)
在實際B2C企業操作中,對于庫存情況還有一些拓展:
E.虛庫存(V):
有一些產品,雖然庫房中并沒有,或者并沒有很多,但是供應渠道非常通暢,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送到庫房中,變為庫存。另外一些產品,銷售量少,庫存的管理難度大,只有當產生訂單后,才向供應商采購。這部分不在實際的庫存中,但是可以很快采購到的貨品就叫做虛庫存。
虛庫存的存在,是為了使前臺網站的可銷售數量大于實際可銷售數量。當存在虛庫存時,前面的關系式會變成:S=I-O-U-L+V
F.調撥占用庫存(T)
很多B2C企業有著超過一個以上的庫房。多個庫房的設置,主要是因為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庫存量很大,很難在一個單獨的庫房中存儲,另外,也經常會在客戶聚集地附近設立庫房,以滿足當地客戶的需求。
各個庫房之間,必然存在著庫存的分派和調撥。當產生調撥計劃后,調出地庫房的某一部分庫存就會被占用,這部分庫存被稱為調撥占用庫存。調撥占用庫存和訂單占用庫存的性質相似。當存在調撥占用庫存后,前面的關系式變成:S=I-O-U-L+V-T。
G.調撥中庫存(A)
庫存的調撥,必然會存在一段時間,庫存既不存在于調撥出庫房,也不存在于調撥入庫房。設1號庫房為調撥出庫房,2號庫房為調撥出庫房,在調撥發貨前,這兩個庫房的庫存結構為:
I1=S1+O1+U1+L1-V1+T1
I2=S2+O2+U2+L2-V2+T2
I=S+O+U+L-V+T
若從1號庫房調撥出量為A的庫存到B庫房,在1號庫房調撥發出后,2號庫房收到調撥前,兩庫房的庫存結構為:
I1=S1+O1+U1+L1-V1+T1-A
I2=S2+O2+U2+L2-V2+T2
I=S+O+U+L-V+T-A
可以看到,兩個庫房的總庫存減少了,調撥中庫存在路上,只能計在財務庫存中,而并不能計入實物庫存。只有當調撥完成后,庫存進入2號庫房,總庫存才會恢復。
I1=S1+O1+U1+L1-V1+T1-A
I2=S2+O2+U2+L2-V2+T2+A
I=S+O+U+L-V+T
以上是B2C企業中的一些通用性的庫存結構綜述,在具體的運營中,有的行業有自身的特殊性,會使用更加復雜的庫存結構方式,這里不作太深入的探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