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銷量逐漸復蘇,汽車制造業慢慢回暖,在前幾年遭受致命打擊的汽車配件供應鏈如果不能滿足迅速上升的市場需求,則很可能成為行業發展的下一個瓶頸。
汽車產業在復蘇
如果說2011年是所有汽車制造商的噩夢,那么今年這個夢終于醒了。根據汽車行業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 Consulting.的報告,2012年全球推出的新車型有133種,比2011年的85種增加了50%,甚至超過了2006年的122種。
IHS常務董事Michael Robinet在HIS汽車行業研究報告研討會期間說,“現在我們正在推出多種新車型,數量大,速度快,而且這個勢頭不會輕易停下來,對于供應商和OEM商而言,未來的幾年將會生意很好。”
新產品推出的速度快,數量大是一個好現象。無論如何,經歷了過去幾年的經濟低迷,汽車產業現在的趨勢和情況都應該解釋為正面向好的。根據預測,在2012年全球輕型車銷量將超過2011年的7,505萬量,最終數字一定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Matt Blunt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12年前6個月,輕型汽車的銷售增長了17%,卡車的銷售增長了13%。增速喜人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前幾年經濟衰退,壓抑了很多人買車的愿望,而現在經濟好轉,愿望可以實現了。另一個原因是現在汽車的質量比以前更好了,舊車需要更新換代。汽車工業的復蘇是有理由持續下去的,因為汽車公司對經濟復蘇已經準備很充分了。
供應鏈緊張
需求增加對任何行業而言都是利好的。汽車產業過去幾年經歷的坎坷似乎可以暫時安定了。然而,不容樂觀的是,汽車供應鏈已在過去五年“身陷囹圄”。
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國內汽車需求大幅下降,導致三大汽車制造商通用、克萊斯勒和福特面臨破產危機。整車廠停產或減產勢必引起下游供應商訂單減少,產能過剩,更甚者會遭遇破產。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在2008年,美國有超過40家汽車配件供應商申請了破產保護,第二年,申請破產的汽車配件供應商數量更上一層樓,超過了50家。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分析報告,從金融危機爆發到2009年,在經濟以及汽車行業觸底的兩年時間里,美國有大約200家汽車配件供應商被迫出局。
汽車產業復蘇固然是好事,但讓人擔憂的是,供給能否跟上需求,由于汽車需求增長迅速,全球經濟還未全面從衰退中回暖,越來越多專家擔心,陷入困境多時的汽車供應鏈將很難跟上需求增長的速度。
美國商務部交通運輸和機械辦公室在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年度評估報告中闡述,2009到2010年間,那些存活下來的汽車配件供應商都在盡最大努力合理控制產能。
轉而到了2011年,日本海嘯和泰國洪水兩次大型自然災害再一次打擊危如累卵的汽車供應鏈,其脆弱性和復雜性暴露無遺。
警鐘響起
行業對于2011年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庫存短缺現象已經有了一定預期,2012年的“供應鏈中斷”則可謂一個警告。
BBK咨詢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兼全球業務咨詢小組組長Guy Morgan這樣形容,“一個巴掌大的壓鑄件就能讓一家工廠倒閉。”
“過去幾年很多汽車廠商都不得不減產,已有的生產線被閑置甚至報廢,為了滿足新的市場需求、抓住商機,企業需要恢復產能或者擴張產能,這個時機將成為美國汽車工業的新拐點。”汽車零件供應企業Ernie Green Industries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arry Jutte表示。
Guy Morgan,對于汽車供應鏈的擔憂更甚。在HIS汽車行業研究報告研討會上,Guy Morgan發表了講演,他表示許多二級供應商缺乏現代化的生產系統以及持續改進的敏銳度,所以他們很難跟上汽車銷售增長速度。
“我關心的問題是,從產能角度看,現在的二級供應商的生產能力能滿足部分需求。如果要滿足全部市場需求,供應商的產能必須提高。”他針對美國輕型車銷量短期預測而言。
Guy Morgan訪問了幾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工廠,他發現,許多二級供應商的生產系統已經過時,在某些情況下,企業根本沒有生產系統。
他舉例兩個小型配件供應商。
第一個是沖壓件生產企業,這家公司在金融風暴中存活了下來,并且打算跟著現在的趨勢再創新高。“我們進入工廠后發現,這是一家疲累不堪的工廠。生產工藝多年沒有得到改進,沒有快速換磨系統,沒有任何生產方面的改進。顯然,他們還有資本的問題,管理團隊也非常簡單。而且,這里并沒有一套合格的生產系統。”
同樣,在一家壓鑄件供應商的工廠里,Guy Morgan發現“這里也沒有合格的生產系統”,不過這家公司的優勢是有專業的工人隊伍和敬業的管理團隊。
BBK公司強調,要想使這兩個工廠重煥新生,必須進一步夯實基礎。
另外,Guy Morgan認為,很多二級供應商和一些低端的一級供應商并不能達到甚至接近OEM商們的期待。
Matt Blunt認為,奧巴馬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汽車工業復蘇的政策,效果很明顯。總的來看,美國汽車工業比以前更強了。首先是汽車行業已經成為美國出口領先行業了;其次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巨頭的業績已經達到歷史較高水平。要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最根本的是提高生產力。
“現在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汽車行業從業者在說供應鏈中斷,這是現實,而真正的問題如何找到解決方案。” CAR’s Automotive Communities Partnership公司副主任Bernard Swiecki更關心的是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
一級供應商Dana Holding公司很嚴肅地看待供應鏈斷裂問題。“全球金融危機留下了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Dana Holding公司通過建立合作性關系維持供應鏈的風險管理。”采購管理人員Gary Baugh解釋。“作為一個公司,我們的成功依賴于有一個強大、可行的供應基礎。為了在風險管理方面占據主動,提高風險預測能力,公司已經采取了措施,旨在為決策提供足夠信息和可操作性,以避免損失。計劃越周全,成本控制越好,越可以更減輕工廠負擔,最重要的是,為我們的客戶減輕負擔。”
Bernard Swiecki 認為,這些問題確實暴露了一些汽車供應鏈的不足之處,讓我們知道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都來自哪里。因此,我們必須正確面對現實,汽車供應鏈的確需要做一些調整。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