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北京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端午小長假。期間,線上消費再次成為主流。一方面,超市中蔬菜、魚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量穩定,價格未出現大幅抬升,線上訂單增長;另一方面,商場線下活動減少,客流也大幅減少;餐飲領域則在全員核酸檢測完畢后,出現一定的堂食客流回升,外賣訂單也有上漲。
電商:易存儲食材受青睞
在今年的端午假期,電商呈現出的消費習慣與往年有點不同。不僅粽子是頭等大戲,京城的消費者對易存儲食材以及果蔬、肉蛋奶的需求也出現了激增。
京東大數據顯示,粽子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過60%。除此之外,彩食鮮西紅柿、三元純牛奶、正大谷優鮮雞蛋成為北京市民的心頭好,王老吉涼茶和金鴿多味葵花籽的銷售增幅最大。
此外,北京市民對易存儲食材的消費需求明顯增加,其中水果蔬菜和糧油副食同比去年端午節前夕分別增長了151%和100%。在京東,當季的農產品受到全國消費者的青睞,桃李杏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50%,豬牛羊肉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0%。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北京人不愿意在等快遞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于是,“線上購物1小時達”采購商品的習慣逐漸成型。端午期間,京東到家平臺在北京地區的銷售額同比增長接近一倍。與之相應的,京東到家平臺上的沃爾瑪、永輝超市、華潤萬家、永旺、7Fresh、綠地優選G-Super等零售商在北京地區的銷售額均有大幅增長。
“端午假期,除了提前準備了粽子,主要還是購買了一些豬肉、牛肉、蔬菜等食材。”消費者劉女士表示。劉女士還解釋稱,端午期間并沒有采購日化、美妝等用品,“6·18剛結束沒多久,很多快遞還在路上等著簽收,日常所需且可以囤貨的商品已提前采購,并沒有等著端午再下單”。
超市:線上訂單最高翻倍
記者從多家商超了解到,在端午小長假的三天中,超市銷售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線上訂單量增長最高近100%。
據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天假期內,家樂福線上訂單量增長近100%。同時,家樂福繼續發揮供應鏈優勢,在繼續保證“三保一穩”十種菜價穩定同時,加大產地直采調配。
另外,在端午節假期期間,華冠超市銷售業績同比增加近20%,日均客流同比增長15%。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顧客的消費方式也逐步向線上傾斜,線上訂單明顯增加,且主要為生鮮類商品。
“我們現在供應情況日均大概200-300噸。在新發地休市后,為了維護市場穩定,尤其在端午假期期間,保障消費者能夠隨時購買充足的生活用品,我們日均采購包括儲存量會比平常更多一些。”華冠超市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據超市發方面介紹,端午小長假期間銷售同比增長15%。在線上方面,6月25日-27日,超市發線上平臺累計銷售57.97萬元,同比增長76%,訂單7486筆,同比增長45%。
北京市多家大型連鎖超市通過產地直采的調貨機制,緊急增加貨量,迅速補位,保障首都蔬菜供應。據了解,北京市蔬菜供應形勢繼續向好,7家重點批發市場上市量不斷增加,連續3日穩定在1.3萬噸以上。
商場:客流明顯減少
受疫情影響,北京各大商場在端午期間的客流下降明顯。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王府中環、東方新天地、北京apm等商場看到,上述商場門店依舊保持正常營業,但整體客流有明顯的下降趨勢。
北京商報記者在北京apm中的奈雪の茶看到,該門店內只有不足10個消費者,而在5月中旬期間,該門店點單需要排隊約半小時。
雖然門店表現不盡如人意,但街區式商場也在借助戶外空間吸引消費者。祥云小鎮在端午期間依舊舉辦露天菜市場和市集。該商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戶外市集的舉辦也是為了引導更多的商戶出街,消費者可以在開放安全的場域進行購物。
此外,除了線下客流減少外,大部分商場減少了活動的舉辦,轉向發力線上渠道。通過線上直播帶貨,為商場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例如,凱德集團華北區的購物中心進行了跨城聯合直播,涉及北京、哈爾濱多地商場。
根據凱德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僅在6月24日一天的直播中,凱德北京主會場及哈爾濱分會場累計觀看人次近8.8萬,總銷售額達387.2萬元。
餐飲:核酸檢測后堂食回暖
經過了嚴格的門店衛生環境管理以及餐飲行業的全員核酸檢測,這個端午期間,北京餐飲業堂食客流出現了一定回升。
宏狀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受到最近一次疫情的影響宏狀元門店客流下降明顯,但是在端午假期期間,由于門店加強了防疫措施并且完成了員工的核酸檢測,堂食客流有一定的回升,此外外賣訂單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
端午假期期間,北京商報記者前往呷哺呷哺環宇薈店發現,在晚餐用餐高峰時段該餐廳堂食客流量回升明顯,可用餐位坐滿,并且出現了排隊等位的情況。
該餐廳工作人員表示,在端午假期之前門店客流沒有這么理想,主要還是端午假期給門店帶來明顯的客流回升,此外,該餐廳也有外賣業務,端午假期期間訂單量有比較明顯的上漲。
此外,在小長假期間客流、訂單上漲比較明顯的還有新式茶飲品牌。據奈雪の茶相關負責人介紹,端午三天小長假,奈雪の茶北京地區的整體業績較上周同期增長近20%,整體訂單數量增長23%。此外,北京地區“奈雪點單”小程序的訂單量占比環比提升了65%。
另外,正餐品牌京味齋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端午假期期間門店堂食客流相較平時也有一定的回升,但相比此次疫情之前仍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此次疫情影響,京味齋的外賣訂單從6月12日開始就有比較明顯的下滑,端午假期有小幅回升。
記者也聯系到美團外賣、餓了么了解相關情況,但截至記者發稿,還未收到明確回復。
物流: 部分區域時效略延遲
經歷了端午節假期后,北京的快遞寄遞情況如何?據中通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的快遞收發工作正常進行,只是個別區域的時效可能會有些影響。而百世相關負責人回應道,部分網點由于受社區管控政策影響,派送時效略有延遲,但已經在陸續恢復中。
在一家位于朝陽區的菜鳥驛站,一名員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端午期間包裹量有一定的下降,而寄件服務正常運行。同時,在端午節前無法向北京發貨的部分賣家表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豐臺、大興等城區目前仍無法發貨,不過朝陽等區域已經能正常發貨。
從全國來看,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端午節假期期間,郵政快遞全行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07億件,同比增長45.38%。投遞快遞包裹6.51億件,同比增長47.68%。
與此同時,物流企業在疫情防控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德邦快遞相關負責人稱,目前德邦已經完成重點區域人員的核酸檢測,未出現異常情況。對于受疫情影響無法派送的貨物,快遞員將逐票聯系客戶,并于每晚就近集中貨物,統一清點避免丟貨。而場地受限部門則尋找臨時場地露天分揀,保證空氣流通。
對于處于疫情管控區域的網點而言,則保持著嚴格的日常消殺程序。圓通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豐臺區大成路附近被列入中風險區,圓通大成路分公司除了進行快件消毒外,還每日為員工發放口罩、測量體溫,并進行兩次場地消毒工作,來充分保障寄遞安全。
圖源:網絡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