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最新公布的2023年1-10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前10個月,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643.8億元,同比增長12.3%;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集團包裹業務)累計完成1051.7億件,同比增長17.0%。
記者注意到,在進入高速增長期的同時,快遞物流企業卻陷入“增收”還是“增利”的兩難選擇。記者梳理行業三季報發現,在市場以價換量的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三季度各企業表現差異不小。順豐、京東物流、菜鳥、中通齊齊比拼盈利能力,而突起的德邦或成下一階段快運市場的變量。
分析認為,國內電商快遞行業已進入競爭最后相持期,目前終端價格較低,各家加盟商經營壓力較大,“以價換量”策略競爭陷入焦灼期,快遞業完全依靠價格主導的時代今年徹底宣告結束。
01“京東物流+德邦”成最大變量
從營收規模來看,三季度各企業的收入紛紛進入到平穩增長期。其中,順豐、京東物流和菜鳥的收入位居行業前三。從變化幅度看,菜鳥收入增速最明顯,達到25%,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收入帶動。
從表現來看,收購了德邦的京東物流業績變化引人注目。“京東物流+德邦”正成快運市場最大變量。在京東物流的三季度報中,三季度其凈利潤達到4.54億元,而其2022年同期虧損凈額約1.49億元。結合德邦快遞的三季度報數據,德邦三季度為京東物流貢獻超四成的營收和近三成的利潤。
去年三季度,德邦正式并入京東物流。今年7月,德邦發布公告稱與京東物流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接手京東物流轉運中心資產后,德邦可以將多個轉運中心整合為單個大型轉運中心,從而減少分撥次數,進而降低成本。
德邦方面,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21.64%,財報中給出的理由是,公司持續加大銷售力度助推快運產品的服務不斷升級,零擔、整車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報告期公司快運業務實現收入45.85億元,同比增長87.87%。從今年的8月1日開始,德邦逐步全面接管83個轉運中心。
在“甩開”豐網之后,三季度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的收入及業務量分別同比增長7.43%和13.39%,凈利潤創歷史新高。不過,順豐三季度總體表現依然受到“供應鏈及國際板塊”的拖累,財報中明確提到,第三季度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2.69%,主要是因為受到國際空海運需求及價格均同比下行的影響。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菜鳥和京東物流都有亮相。在數貿會的首發首秀首展環節,京東物流展示了最新的智能硬件產品和一體化供應鏈行業實踐,成為眾多參會者的“打卡點”。一體化供應鏈業務也是京東受到廣泛關注的內容。三季度,該業務收入達到196億元,同比增長7.5%。
02“以價換量”策略競爭陷入焦灼期
綜合各家快遞公司的三季報來看,在快遞市場以價換量的競爭依然非常激烈的當下,“增收”與“增利”的問題成為快遞公司的兩難選擇。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德邦、申通、圓通處于“增收不增利”狀態,順豐、韻達則是“增利不增收”。
在第三季度數據上,中通快遞和申通快遞還是非常有看點的。
數據顯示,中通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3.5億元,同比增長24%,兩項指標都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其市場份額也擴大至22.4%。有行業人士推測,中通快遞有望明年實現25%的市占率。羊城晚報記者發現,中通今年的單票價格幾乎始終處于行業低位。第三季度,其單票成本相比2022年同期下降0.19元至0.85元。
而申通三季度以及前三季度的營收都創歷史同期新高,但凈利潤卻大幅下降。同期盈利不到300萬元,同比下滑幅度達到87.73%,在行業中墊底。其主要原因應該是在擴產能、數字化建設、提升服務等方面投入了較大成本。此外,7月以來,申通和韻達“以價換量”的策略競爭陷入焦灼期。
不過,在收入下滑的情況下,韻達三季度仍能以超50%的凈利潤增幅顯著領先同行。這主要依靠韻達的成本控制。韻達高管在最近一次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說明稱:“2023 年,公司成本費用下降趨勢較為明顯。特別是第三季度公司單票核心運營成本及單票費用已基本恢復到了2021全年的水平。”
成為杭州亞運會物流保障服務快遞的圓通,則是時隔兩年再度出現了凈利潤下滑的情況。前三季度,圓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億元,同比下降23.47%。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分析認為,三季度快遞公司財務指標低于市場預期,主要是淡季情況下,有些公司自身的策略和對市場的精準度判斷可能出現一定的偏差。
03靠價格主導的時代或徹底結束
在業務量方面,各家企業三季度的包裹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綜合前三季度包裹量,順豐(9.33%)、中通(23.09%)、韻達(14.25%)、圓通(16.12%)、申通(13.23%)五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73.02%,市場集中度依然居高。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多家企業單量都已基本穩定在5000萬件/日以上,除了申通和極兔(招股書披露8月市場份額為12.9%),其余四家的市場份額都略有降低。
安信交運研報指出,國內電商快遞行業進入競爭最后相持期,目前終端價格較低,各家加盟商經營壓力較大,同時總部端成本下降曲線斜率放緩,單票盈利/現金流持續分化,在頭部企業提價動力意愿較低的背景下,行業將持續保持高壓,格局動蕩隨時會發生,優秀穩健公司勝出的概率更大。
趙小敏表示,極兔上市后,菜鳥與順豐也將在港交所掛牌,這些都將為行業帶來新變量。明年行業分化還會進一步加速。快遞業完全依靠價格主導的時代已經在今年徹底宣告結束,下一步各個公司要向產品主導和品質主導的階段加速前行。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