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分機器人企業融資情況 制圖/程闊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工業機器人產量76381套,同比增長29.6%,繼續保持增長。
“相比來看,今年機器人行業的開局相對溫和,沒有去年的‘高開’態勢,綜合今年外部經濟環境和疫情的考量,今年機器人行業增速大概率會有所下調,但是細分領域可能會有亮點,比如核心部件領域。”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資本對機器人行業熱度依舊不減。僅3月9日一天,藍芯科技、法奧機器人、矩視智能就分別官宣獲得融資,合計數億元。另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前兩個月,機器人行業已發生重要投融資事件50起,其中,億元級融資共發生24起,占比近48%,千萬級融資共發生16起,融資金額未披露的5起,已披露融資金額總計約在100億-140億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融資上市企業共2家——奧比中光和創新奇智,目前分別正處于科創版IPO注冊和IPO啟動招股階段。
▲ 融資金額持續增長
今年以來,機器人行業融資金額繼續保持增長。
據記者統計,較去年1月,今年1月份機器人行業主要投融資事件在數量上無較大差異,約20起上下,并未呈現出明顯的迸發趨勢。但對比已披露的融資總金額可以發現,今年1月同比增長至少48.8%以上。到了2月份,機器人行業共發生29起投融資,其中億元級融資共發生15起,已披露融資金額總計約在54億元-74億元之間。
機器人行業融資火熱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去年12月28日,工信部下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旨在加快我國制造業產業升級進程。
在盧瀚宸看來,“規劃政策的發布,很大程度上將為機器人產業細分領域的發展帶來信心,同時,頂層的設計,也將引導更多的人才和資金進入機器人領域。”
而機器人行業不僅要提“量”,還要提“質”。盧瀚宸強調,“十四五”規劃更多的目標聚焦在“提質”上,更多聚焦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同時設定了預期的目標,指明了未來五年的目標與方向。
機器人融資企業所屬領域更加細化也可以看出我國機器人行業正向高精尖化邁進。
在1月份的21起投融資中,機器人企業主要涉及自動駕駛、倉儲物流、3D視覺、人工智能、手術/康復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幾個主要領域,其中,手術/康復機器人與倉儲物流機器人兩個相關領域仍保持了投資熱門的地位。
到了2月份,投融資的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智能/自動駕駛相關、手術/醫療康復機器人、軟件及服務領域,其投融資均為5起。其次是機器視覺、服務機器人與倉儲物流領域,其投融資數量均為3起。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月的50起投融資中,首輪、天使輪、Pre-A輪、A輪、A+輪及A++輪融資29起,占比達56%。
為何資本顯然更加偏愛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的企業,盧瀚宸表示:“其實不能說是資本偏愛初期項目,機器人行業里的眾多細分產品領域不少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這幾年也是國內廠商創新密集的階段,從傳感器,減速器,電機,控制器到機器人,機器視覺,系統軟件等,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這也是融資事件發生的聚集地。”
同時,機器人應用的場景也在逐步拓展,這也給國產機器人帶來了發展機遇。
“過去外資機器人廠商很多是依托汽車工業發展起來的,近幾年隨著工業機器人的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汽車之外的一般工業對于機器人的增量貢獻越來越大,尤其是3C,新能源,金屬機械等領域,其中也是國產廠商的主戰場,已經看到不少國產機器人廠商迎來高增長,下游用戶基于成本、性價比、技術服務等綜合因素的考量,會愿意嘗試導入國產機器人品牌,這個趨勢未來會越來越明顯。”盧瀚宸表示。
▲ 各大上市機器人企業加快擴產和研發的步伐
不僅在融資領域,今年以來,各大上市機器人企業正加快擴產和研發的步伐。
工業機器人龍頭企業埃斯頓(002747.SZ)1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運動控制類產品以及機器人產品已通過系統集成商應用到3C行業的5G產品線以及5G基站建設等方面。3月17日,埃斯頓發布機構調研公告顯示,目前機器人產能經過柔性化改造之后可達2萬臺套/年。此外,埃斯頓機器人智能產業園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計劃2022年底完成基建,2023年開始產能爬坡,最終實現5萬套產能。
機器人(300024.SZ)2月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掌握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技術、伺服系統設計技術、視覺技術、力度感知技術等核心技術,并研發新一代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系列產品,用于精密制造領域,可實現人機共同作業。
埃夫特(688165.SH)3月10日公告顯示,擬與參股公司ROBOX簽署《技術許可協議》,ROBOX將其擁有的部分技術源代碼及文件轉移并授權給埃夫特使用,并共同開發技術平臺。同時還公告,擬以現金200萬歐元收購ROBOX股東合計持有的9%股權,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埃夫特將持有ROBOX49%的股權。
埃夫特表示,實現控制器這一核心部件自主化生產,是公司重要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規劃;本次交易的目的,是在前期已與ROBOX戰略合作,已初步實現控制器自主化生產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控制平臺底層源代碼,完成公司機器人核心自主控制平臺的搭建工作,實現控制器底層核心技術的完全自主可控。
減速器龍頭企業綠的諧波(688017.SH)3月1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國產化供應鏈體系,原材料不存在斷供風險。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