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運業能源使用成本和環保壓力日益上升的情況下,船舶岸基供電技術等新興的港口節能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卻因為缺少統一的技術標準而不成規模。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旗下的《中國航務周刊》周三發文呼吁,中國應盡快出臺統一、科學、合理的技術標準,搶占在海洋船舶、碼頭建設方面的話語權。
業內人士指出,統一船舶岸基供電等港口節能技術標準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點就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技術角度的爭論主要集中在選擇高壓供電還是低壓供電。對比來看,前者操作簡單,但風險較大;后者風險較小,但效率偏低。除此之外,雖然節能技術對港航雙方均有好處,但如何分攤成本和分配利益也是一個難題。
據介紹,由水運科學研究院牽頭制定的《港口船舶岸基供電技術標準》的“高壓”和“低壓”部分目前均已形成草稿。該文章指出,多種標準共存雖能較好平衡各方利益,但也容易導致爭論雙方各自為政,從而給港航企業帶來麻煩,造成資源浪費。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