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冷鏈物流技術中,一種不使用冷藏車的新型冷鏈物流模式正在逐漸興起。
“這種利用相變蓄能技術而開發設計的冷藏保溫箱,改變了以往以冷藏車為主的高能耗冷鏈物流方式,成為當前冷鏈物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向節能環保方向發展的一種探索。”在相變蓄能技術領域實踐多年的北京華夏通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通商”)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將相變蓄能技術成功應用于冷鏈領域的企業之一,華夏通商集10年歷史積淀和技術積累,在無源冷藏、保溫節能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并多次在畜牧、衛生行業的政府冷鏈設備采購項目中中標,成為畜牧、衛生防疫系統的長期優質供應商。
冷鏈快運新思路
冷鏈,是指為了保持藥品、食品等產品的品質,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使其處于恒定低溫狀態的一系列整體冷藏解決方案、專門的物流網絡和供應鏈體系。作為現代物流的重要代表,冷鏈物流主要面向生物、醫藥、食品這些直接關系生命安全和人體健康的行業。近年來,伴隨社會對藥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物流市場對于冷藏運輸的需求也日益擴大。據了解,僅食品行業冷鏈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億噸左右,年增長率達8%以上。而目前我國已有冷鏈物流能力僅占社會需求量的20%至30%,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冷鏈物流市場的強勁需求。
除了發展步伐的相對滯后外,現有的冷鏈低溫配送過程采用的基本上是冷藏車制冷機組或者干冰的制冷模式,其能耗之大,對于小批量的低溫配送也非常不經濟。據統計,冷藏車制冷機組每百公里油耗2到4升,汽車的尾氣排放增加30%以上。此外,冷藏車車廂容積多為1500升以上,這對于造血干細胞、生物藥品、疫苗與低溫食品等多次少量配送的貨物配送存在很大的制約性,昂貴的物流成本自不必說,經常遭遇物流公司的閉門羹也常常成為這些生物制劑、醫藥保健公司面臨的一大困惑。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相變蓄冷材料為冷源的冷鏈物流模式便成為冷鏈配送領域的最新選擇。”華夏通商董事長商立軍認為,無論是從經濟性、安全性還是從使用的方便性而言,相變蓄能技術都給現時的中國冷鏈物流帶來了一個嶄新思路和發展空間。
該負責人的觀點并非憑空而來。就冷鏈物流業體系而言,以冷藏車為主體的配送模式是無法完成在運達后的銷售過程中依舊能夠讓商品保持指定溫度范圍。而相變蓄能技術恰恰填補了這方面的市場空白。據了解,德國應用相變蓄能冷藏箱已經成功實現恒溫24—96小時的冷藏效果,從而在航空冷鏈快遞服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國內的知名的中鐵快運公司也依據此項技術開展了蓄能冷藏箱的鐵路冷鏈快運業務。
可見,相變蓄能對于冷鏈物流業發展而言確實是一條新的發展思路。
從節能減排中“淘金”
據該負責人介紹,物質分三相即固相、液相、氣相,當固相變成液相需要吸收大量的熱,反之則放出大量的熱(或者說是吸收大量的冷)。物質材料在溫度變化時有相變現象發生和沒有相變現象發生,其吸收和放出的熱量能相差數倍到數百倍。所謂相變蓄能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按冷鏈運輸不同的溫度需求將不同相變溫度的材料進行合理配置達到相變蓄冷蓄熱的效果。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