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過去的7月,打車軟件的戰火正燒向貨車領域。7月8日,“1號貨的”在廣州宣布完成融資。融資方為天神互動朱曄領投、真順資本跟投,共同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13日,同城貨運O2O公司“云鳥配送”也宣布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經緯中國、金沙江、盛大資本聯合跟投的千萬美元級別融資。僅2015年上半年,拿到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貨運O2O公司就有20家左右。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5-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物流成本是10.2萬億元,占到整個GDP的18%,這其中同城物流成本超過1萬億元。理論上說,同城貨運市場空間是1萬億元。再到具體營運車輛上,目前中國有3000多萬輛貨車,除去少部分跑干線物流的長途貨車,絕大部分都是提供同城、近距離運輸的短途貨車。目前中國300萬輛存量出租車釋放出的價值,通過滴滴打車就可以看得到,而貨車的數量是出租車的十倍,價值釋放出來,確實具備足夠的想像空間。
移動互聯網改造貨運行業的空間在于通過手機定位和大數據挖掘,實現最優資源配置,降低貨車空載率,提升物流行業效率,同時縮短中間環節,減低成本。除了互聯網企業,其實,O2O出來之前,一些傳統貨運公司很早就嘗試信息化建設,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之前,PC端很難實現貨車的實時定位與信息交互,所以進程緩慢。近兩年,得益于技術的成熟與資本的介入,以及交通出行行業的快速信息化,貨運O2O的發展也進入快車道。
涉及貨運O2O,當前的基本想法都是用Uber的方式調動閑散運力,但實際上,這種交易很難撮合。一方面,以目前的管理水平,很難有效地把貨運司機組織起來;另一方面,貨主并不是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群體,如果從手機上叫司機來拉貴重貨物,雖然價格可能比傳統方法便宜,但存在信任風險,如果人跑了或者車翻了,這個損失會非常大。所以,貨運O2O要解決從安全、信任到法律的一系列復雜問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用互聯網打法改造貨運行業并不像改造交通出行行業那么容易,貨運物流雖然被打上O2O標簽,但尚未被移動互聯網深刻地改變。不少貨運APP都借鑒滴滴搞價格戰的做法,以裝系統免費送手機,達到交易頻次送油卡、送現金等營銷方式爭奪用戶。因此,不少貨運APP都存在類似于“滴滴刷單”的套利行為。一些物流公司把業務放到線上,但交易撮合還按老辦法進行,而線上只是走個形式,賺取補貼。這實際上制造了虛假的交易繁榮,但行業的本質沒有發生改變。
打車行業只涉及人與車,鏈條短且高度規范化。而貨運行業規范程度不夠且鏈條長,存在大量的物流公司、專線公司、車隊、運輸商、黃牛等。互聯網創業者的做法就是干掉中介,通過短鏈條連接貨主與貨運司機。事實上,一些貨運APP之所以每到一個新的城市地推都會面臨一場惡戰,甚至要與當地黑勢力周旋,主要原因就在于去中間化—全國各地幾乎都有黃牛,專門幫貨主找車,并收取一定費用;而貨車幫到各地“教育”貨主將貨源信息直接傳到物流QQ上,不花錢就能找到車,觸及了地方貨源網絡的利益。因此,交易模式和信任風險問題的解決正成為推動整個貨運O2O行業向前發展的關鍵,貨運APP只有能夠真正幫助貨主和貨運司機時,才能把他們留在平臺上,平臺才能顯現價值,整個行業的發展步伐也才會加快。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