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原動力
物流企業因根據顧客的需求來組織生產。以往供應鏈的起始動力來自制造環節。先生產產品,再推向市場,在消費者購買之前,是不會知道銷售效果的。在這種“推式系統”里,存貨不足和銷售不佳的風險同時存在。而現在,企業的產品從設計開始,已經讓顧客參與其中,以使產品能真正符合顧客的需求。這種“拉式系統”的供應鏈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原動力。
物流企業強調企業的心業務和競爭力
由于物流企業的資源有限,要在各個行業和領域都獲得競爭優勢十分困難,因此它必須集中力量在某個專長的領域,即心業務上,才能在供應鏈上準確定位,成為供應鏈上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
企業間友善和緊密地合作
以往供銷之間互不相干,是一種敵對爭利的關系。而在供應鏈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環節都被看作整體的一部分,鏈上的企業除了自身的利益外,還應該一同去追求整體的競爭力和贏利能力。因為最終客戶選擇一件產品,整條供應鏈上所有成員都得益。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供應鏈
企業物流信息流程以前只能以電話、傳真,甚至見面的方式來完成,現在能利用互聯網進行,手段雖然不同,但內容并沒有改變。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優勢在于其自動化操作和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令物流企業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同時減少失誤。然而,信息系統只是支持業務過程的工具,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決定信息系統的架構模式(BusinessdrivesIT)。
不斷改進供應鏈的各個流程
除了信息系統外,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還要將工作流程、實物流程、資金流程和信息流程整合在一起,進行整體的優化。在采購、運輸、存儲和銷售等交易過程中提升效率,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優化。現代物流就是為了優化實物流程而產生的一個新興行業。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