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19年,進入2020年,做為智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人物流離我們越來越近,這一美好的前景,正向我們實際生活走來。
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李波
編輯 | 李波
圖片來源 | 網絡
漸行漸近的腳步聲
2019年中國物流領域10大技術創新公布,其中有兩項與“無人”緊密相關,一是無人微倉,一是無人配送車。其它八項,也與“無人”物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無人微倉,是商超生鮮零售新解決方案,由美團閃購2019年6月正式對外發布,面向商超、生鮮等零售行業的全新解決方案。
無人微倉,配備智能貨架、AGV機器人,打包機,實現了從分揀,運輸,交接,打包的全流程自動化,配合自主研發的自動排面、視覺識別校驗及自動化調度系統,同時能為商家在選品策略、銷售預測、分揀優先級設置等方面提供策略支持。
無人配送車5G臥龍,是蘇寧物流“臥龍一號”的升級版。于2019年8月17日完成路測實況,這也是5G技術應用從實驗階段走向商業化應用的開端。
5G臥龍無人配送車能有效識別紅綠燈,與周圍車輛、交通環境產生實時交互和互聯,制定十字路口通行策略。未來一個無人配送監控中心將實現對數百臺無人車的監控,真正實現無人配送的常態化運營。
這兩項技術創新,實現了整體閉環,是各項先進技術的綜合應用,是無人物流從試驗到應用的重要一步。
近幾年,無論是物流企業還是行業上下游企業,都在扎堆地研發無人技術,并應用到物流的各個場景中,提升了傳統物流業的技術。
盡管要做到完全無人化還需時日,但它們已經滲透到了物流的倉儲、運輸、配送等基礎環節,將傳統物流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無人物流的必然趨勢
物流行業是一個密集型的產業,隨著人力成本的增高,運營成本的增加成為物流業當前發展的瓶勁。各大物流頭部企業,比如京東物流、蘇寧物流、菜鳥、順豐等開始布局無人物流研究,推進自身的技術升級,希望通過無人物流來提高配送效率,實現成本的降低,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彎道超車。
且看一組例子:
京東宣布,無人配送站研發成功,并宣稱這是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自提站點。
蘇寧物流則表示,到2020年實現末端配送的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和無人配送車的規模化量。
而菜鳥在今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展示了菜鳥ET物流實驗室的無人直升機和三代無人并同步推出基于太陽能、氫能源的新能源無人車。并成功實現無人直升機跨瓊州海峽飛行,從廣東湛江抵達海南海口秀英港附近,飛行32公里,用時25分鐘,創下全球物流無人機飛躍大型海峽的新紀錄。
無人物流有巨大的市場價值空間這一點無庸置疑,但就目前來說,投入成本遠大于收益,只有看到未來的空間,才能不遺余力,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當前頭部企業的扎堆研發無人物流正是看好了這一趨勢,中小物流也有部分企業躍躍欲試。
智慧物流時代既將到來,無人物流作為智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技術層面保障了智慧物流的發展與升級。在蘇寧打造的智慧物流末端配送新場景中,無人技術大顯身手:無人配送小車、自提柜、無人分拔車等隨處可見。
京東物流基于無人倉儲、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輕型貨車、無人配送站點為代表的新型供應鏈體系正在形成,并逐漸被應用在物流的各個環節中。無人物流正實現著與智慧物流網絡無縫銜接
因此,從當下物流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無人化硬軟件設施的推出及常態化運營,是必然趨勢,并有深刻的邏輯背景——基于線上線下融合,深植于消費場景與零售產業中。
火熱背后的冷思考
與傳統物流相比,無人物流更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個性化需求。但火熱現象的背后,還需要我們冷靜地思考。
無人物流的大規模應用,仍然面臨著一些政策瓶頸,如無人車上路、無人機上天都還沒有通行的法律法規。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需要時間,因此大規模的無人配送應該不會很快落地。
雖然無人機技術水平發展十分迅速,但無論是對于科技巨頭還是監管部門來說,都還在試水和探索試驗階段,從試驗走向現實、走進每個人的生活都還需要長時間的培育,需要足夠的耐心。
無人機、無人車物流的安全隱患也讓人質疑,如無人機送貨過程中撞鳥了怎么辦?萬一飛行途中連同包裹被故意擊落怎么辦?能否應對復雜場景,例如暴雨天氣引發的路面積水,無人車是否能完成配送?
無人技術在物流業的發展仍處于初步階段,能夠產生收益的并不多,且投入較大,目前,研發無人技術的仍局限于各行各業的巨頭企業,一般企業是難以進入的。另外,無人技術應用產生效益還需觀察。從末端投遞無人化應用盈利情況來看,并不理想。
另外,還要開放平臺,見立信息共享,減少市場中間環節,建立誠信體系。” 如各企業自主研發的無人設備接口統一起來,否則未來物流無人化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只會適用于各企業的內部場景。
無人物流還需聚力前行
不可否認,當下物流無人化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未來發展既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努力,當然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聚力前行,才是王道。
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表示,要推廣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和智能配送站等行業高科技的廣泛應用和無縫銜接。利用AI的無人時代要實現與智慧物流網絡無縫銜接
政府需要營造一個適合無人技術發展的環境。 如無人機受到航空管制權的限制,無人車受到各地路權的限制。需要政府逐步開放部分權利。
技術助力,視覺和慣導等多種AI加持才是出路,單一環節的無人化升級只會帶來局部效率的提升,完整的物流體系及廣泛的物流應用場景,能展開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級,從全產業鏈的每一環節,進行降本增效的無人化改造。,
無人物流,這一美好的前景能否實現,還需要企業去腳踏實地去做,以自動化設備完成物流各環節基本活動,實現物流過程無人為干預。使物流行業向更高效、更準確、更優質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利用“無人”來吸納資本,做為噱頭。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