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認真聽報告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財政部受國務院委托,作關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報告提出,今年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堅持精打細算、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99億
報告顯示,截至4月底,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99億元,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
在抓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同時,實施一批階段性援企穩崗兜底等財稅政策,支持企業紓困和發展,推動有序復工復產,加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分三批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債務限額28480億元,包括一般債務限額5580億元和專項債務限額22900億元,對重點項目多、風險水平低、有效投資拉動作用大的地區給予傾斜,加快重大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設,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經濟增長。
自3月1日至6月底,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5個百分點,新增留用約1100億元資金,全部留給縣級使用,有力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下半年或出現恢復增長
報告顯示,當前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大宗商品市場動蕩。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顯著加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運行壓力增加。
從財政收入看,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今年1至4月財政收入下降14.5%,其中1月下降3.9%,2月下降21.4%,3月下降26.1%,4月下降15%,降幅在一季度逐月擴大后出現縮小態勢。預計今年后幾個月,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財政收入開始企穩回升,但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二季度可能維持負增長,下半年可能出現恢復增長并回補部分上半年減收。
從財政支出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力保障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財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強度,特別是各級財政為疫情防控投入大量資金,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減稅降費也需要財力支撐,一些地區因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需對基金予以必要財政補助。
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的財政政策,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緩解地方財政困難、擴大政府投資規模。
前期出臺的6月前到期的主要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延長到今年年底,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努力穩企業保就業。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
在特殊時期采取特殊舉措,將赤字率從2.8%提高至3.6%以上,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以上,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有效對沖疫情造成的減收增支影響,穩定并提振市場信心。同時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萬億元。加大各類結轉結存資金盤活使用力度,努力增加可用財力,彌補財政減收增支缺口。
基本民生支出要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
報告提到,中央政府部門帶頭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地方財政也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嚴控會議差旅、咨詢培訓、論壇展會等經費。各類結余、沉淀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財政資金要大力提質增效,務必精打細算,把錢用在刀刃上。
報告提到,新增加的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全部安排給地方,要不折不扣用在落實“六保”任務和減稅降費等方面。
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強化公共財政屬性,決不允許截留挪用。
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于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并預留部分資金用于地方解決基層特殊困難。安排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有效支持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
報告顯示,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支持各類商場、市場全面復商復市、生活服務業常態化運營。鼓勵在線消費等新業態發展,擴大綠色、健康消費。
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快建設養老服務體系,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報告提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中央財政發行1000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轉給地方主要用于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24億元。中央財政向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注資500億元,支持發行5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用作資本金,加大沿海干線高鐵、城際鐵路和沿江高鐵項目建設力度。
報告顯示,支持保基本民生。著力調整教育經費使用結構,重點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繼續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改善辦學條件,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
今年國防支出將增長6.6%
在提到“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和支出安排”時,報告顯示,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770億元,比2019年執行數下降7.3%。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5300億元(包括決算整理期內預計新增補充的部分資金),從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3580億元,收入總量為91650億元。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9450億元,增長9.1%。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27800億元,比2019年增加9500億元。
中央本級支出35035億元,下降0.2%。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21.76億元,下降13.3%;外交支出543.05億元,下降11.8%;國防支出12680.05億元,增長6.6%;公共安全支出1832.72億元,增長0.7%;糧油物資儲備支出1216.18億元,增長1%;債務付息支出5399.43億元,增長18.2%。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