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逐漸變成商業基礎設施,每個傳統行業都蘊藏著巨大良機。智慧物流領域“無人化”時代不可避免的來臨了,無人倉將在智慧物流中發揮重要作用,代表著智慧物流的明天。
關于未來物流的一切想象,或許都將在各大公司近年推出的無人倉中找到答案。
一、智能化倉儲進入“無人模式”
智慧物流最核心的環節是什么——是倉儲,無人倉帶給智慧物流發展很多想象力。
智慧物流與傳統物流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倉儲環節上,換句話說,無人倉儲的進步就等于是智慧物流的進步。
不難發現,基于倉儲的管理正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因為倉儲總是出現在物流各環節的接合部,同時倉儲也是解決物流各環節之間不均衡的手段。
無人倉并不是簡單的機器取代人,而是從入庫、存儲、揀選、包裝、分揀、裝車等全流程考慮,系統化的解決物流倉儲問題。
無人倉,通過運營數字化、決策智能化和作業無人化,實現物流系統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無人倉技術成為智慧物流的關鍵技術。
智能倉應用移動機器人、可移動貨架、補貨、揀貨工作站等系統,但無法實現100%無人操作,仍需要人工與機器配合操作。無人倉達到100%無人倉化,在倉庫操作場地中將由人工智能結合機器人技術運作,從而實現無員工狀態。
數字化轉型給物流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自電商興起后,智慧化、數字化智慧物流體系成為發展趨勢,無人倉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物流業千古不破的底層邏輯就兩個: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其實,無論是技術的創新、系統的升級,還是倉配的無人化發展、設備的智能化應用,都是為了不斷提升物流服務的基礎能力
省時省力是無人倉的優勢所在,做到標準化、模塊化可以和更復雜的物流系統對接,保證倉儲穩定高效的運轉同時降低運營成本這是無人倉的目標所在。
在發展中,如何加快技術升級、降低運營成本、對消費者進行精準服務,是無人倉應用的制勝關鍵。
電商是近年來發展最快、規模擴大最迅猛的產業,其規模的快速發展和碎片化的海量訂單,依靠傳統倉儲管理和運作模式難以及時、準確進行處理,從而推動著倉儲管理向智慧化、無人化發展。
因此,包括京東、阿里和蘇寧在內的電商公司,他們在智慧物流的進展中,主要的華章也集中于智慧倉儲的部分。京東是最先達到100%無人倉化。
倉不再是產品的“過路站”,物流也不只意味著“運輸線”,而是根據用戶需求不斷迭代的場景物流,以無人化的倉庫,演繹著有情的服務。
二、無人倉背后的技術與創新
簡單地說,無人倉有兩大技術基礎:無人裝備和智慧大腦。機器人是無人裝備的代表,而智慧大腦則是無人倉的中樞。
1、機器人是無人倉中的主角
多樣的倉內機器人品類能夠匹配更多的倉內應用場景,也是無人倉得以實現的重要支撐。
無人倉的最大特點是對于機器人的大規模、多場景的應用。在無人倉的整個流程中,從貨到人到碼垛、供包、分揀,再到集包轉運,應用了多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不僅能夠依據系統指令處理訂單,還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路徑優化等工作。
無人倉中的機器人,已不是傳統的工業機器人,而是進行了智慧賦能。京東無人倉采用了大量智能物流機器人進行協同與配合,通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圖像智能識別、大數據應用等諸多先進技術,對傳統工業機器人賦予了智慧,讓它們具備自主的判斷和行為,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商品類型與形態,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
比如,視覺持術為機器人裝上眼睛。京東分別使用了2D視覺識別、3D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2.5D視覺技術,為這些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
倉儲機器人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實際運行的優化,成為行業未來關注的重中之重,因為無人倉是智慧物流的未來發展方向,倉儲機器人是其中的基礎。
倉儲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據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全球物流機器人市場將從2014年的160億美金增長至2020年的313億美金,市場空間巨大,倉儲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相當可觀。
2、智慧大腦是無人倉的中樞
無人倉技術除了大量應用領先的智能裝備,還需安裝一顆智慧的大腦,在這顆大腦的指揮下,所有智能裝備從核心系統獲取所需要的運營數據,實現所有環節智慧運行和匹配。
可以這樣說, 是“智慧”賦予倉儲的更多能力,例如嵌入了智能控制與通信模塊的物流機器人技術、嵌入了RFID的托盤與周轉箱、智能穿梭車與貨架系統等智能技術。
再看兩個例子:
京東昆山無人倉的主系統是由京東集運研發部自主研發的定制化、智能化的設備管控系統——DCS智能管控系統,其中包含自動分揀機調控、無人AGV搬運調度,RFID的信息處理等,全場所有任務指令均有DCS系統中樞管控。
近日,由日日順物流建成的大件物流行業首個智能無人倉正式在青島啟用,該智能無人倉,采用了視覺識別、智能控制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做為智慧中樞。
由于具有智慧大腦,與傳統的智能化倉儲相比,無人智能化程度更高,場內自動化設備覆蓋率達到100%,從供包到裝車,全流程無人操作,實現了包括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打造的全自動倉儲場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工智能驅動了倉儲化革命。
無人倉代表著全新的第三代物流系統技術,將是物流應用產生質的飛越,其智能化體現為:數據感知、機器人融入、算法指導生產等。其中,數據感知被稱為無人倉之眼,機器人則如同無人倉的四肢,人工智能算法相當于無人倉的大腦。
總結當前無人倉技術,可以看到已經形成了從智能感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處理,到基于應用場景的技術創新的完整的鏈條。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從目前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來看,當前人工智能仍是以特定應用領域為主的弱人工智能,而涉及到垂直行業,人工智能多以輔助的角色來輔佐人類進行工作,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擺脫人類且能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人工智能尚不能實現。
預計隨著認知智能技術的加速突破與應用,運算能力、數據量的大幅增長以及算法的提升,人工智能市場將加速爆發,無人倉儲將進入另外一個時代。
3、新基建加持發力
今年以來,國家大力提倡新基建,本質是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物流行業及物流裝備產業數字化與“新基建”契合,抓住“新基建”大潮,加快技術與產業升級,物流行業正處在技術新基建激活物流數字化生命力與產業升級發展的關鍵節點。
當前處于消費升級時期,新消費需要新物流,新物流需要新基建,智能無人倉是新基建的創舉。
在“新基建”提速背景下,物流服務和物流裝備制造企業應積極參與“新基建”實踐,借助“新基建”帶來的技術紅利,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升級,推動無人倉的發展。
通過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核心技術,把從工廠到用戶的全鏈條打通,實現消費者訴求在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無縫對接。
三、無人倉的落地模式
如何將無人倉通過具體的應用場景創新走向落地,而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和構想上,使其具有實用性和先進性呢?
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路線,第一種是以京東為代表的,從自建物流起步,逐步完善無人倉中的每個環節,來實現一體化的無人倉智慧物流;第二種,則是以菜鳥為代表的依靠成熟的物流公司,通過數據聯通,生態化管理的方式來發展無人倉。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勢。
自建物流通往無人倉的距離更近,更具優勢。拿京東來說,首先,京東無人倉所應用的機器人,能夠在實際的場景中測試,在這過程中實現快速地迭代。第二,京東解決了機器人帶有思維的問題,因為京東有一個海量的樣本,無人倉里有將近幾千萬的SKU。同時,打包臺上也掛有攝像頭,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來對商品不斷的學習。
因此,從數據的角度看,自建物流數據的鏈條更完整,通過完整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實現的智能結果就更精細。這是自建物流距離無人倉的路徑更近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到無人倉的落地上來,智慧倉儲模式當中應用的技術非常多樣化,包括了傳感技術、自動化技術、定位追蹤、數據處理等很多智能化技術。所以,具有眾多具體應用場景的公司,為利用這些技術手段創造解決方案提供了實驗場地。自建物流體系能夠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滿足復雜多變的用戶需求,對于應用場景的技術落地提供了持續的幫助。
但自建物流的無人倉技術源于親力所為,成長速度會略慢。生態化的無人倉管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優點就在于能夠快速展開,但缺點則是當數據跨多個公司的系統,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對長遠發展并不是好事。
結語:如今的“無人倉”代表著全新的第三代物流系統技術,實現了從自動化到智慧化的突破,但也有很多的技術因素在制約著它的落地。從智能倉到無人倉,中國物流行業在智能倉儲上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路還很長。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