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內卷下的破局術
如何終結價格戰,破解剪刀差,是快遞全行業的科研新課題。
90年代的中央電視臺,有個金牌節目《經濟半小時》,節目里最常出現的兩個詞,一個叫“三角債”,一個叫“剪刀差”。
前一個詞,很好理解,至少三家國有企業互相欠債,通常由甲企業欠乙企業的債,乙企業欠丙企業的債,丙企業又欠甲企業,流行語叫作“形成了債務閉環”,屬于標準的組織內卷。
后一個詞,不容易望文生義。在當時,它指的其實是“工貴農賤”現象,在物價的波動中,工業品價格領漲又抗跌,農產品則恰恰相反。如果把工農產品的價格趨勢畫成圖表,那么兩者的價格趨勢,看起來如同張開的剪刀。
時過境遷,改革開放已經將工農業的剪刀差消滅到合理程度,但這個詞卻保留了下來,用來指代許多商業領域此消彼長的現象。
這一次,剪刀差出現在快遞行業里。
過去五年,中國快遞行業欣欣向榮,全國快遞業訂單量從313億票增至834億票,年化復合增長率高達27.6%。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整理
但單量大幅增長背后,行業玩家們實則早已戴上了痛苦面具。2016-2020年,中國快遞業平均單票收入一路下降,由12.71元降至10.55元,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尤其在去年,疫情催生了更多的快遞需求,但單票收入卻驟降10.6%,這就說明整個行業的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整理
單量與收入的變化趨勢之間已經形成明顯的剪刀差,單量往上,收入往下,整個行業正陷入嚴重內卷之中。
快遞行業之所以不斷內卷,其核心原因在于行業底層支撐因素的變化。中國快遞業的崛起主要受益于兩大因素:電商東風、勞動力紅利。
起初,電商行業的崛起是推動快遞行業發展的最核心因素,由淘寶帶動的電商件在過去成為了中國快遞單核心的增量來源。
然而,隨著拼多多,直播電商等新勢力的萌發,傳統電商格局已經發生裂變,社交電商和直播電商等形式的出現,要求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既給快遞業帶來了生機,也讓快遞價格被不斷壓低。
另一方面,2019年中國老齡化已經深達12.6%,預計到2022年這一比例將超過14%。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用工荒已然成為實體企業繼續面對的問題。
過去,快遞行業迅猛發展背后是基于中國人口紅利,但勞動力人口下降,跑腿、外賣等新興行業的崛起,這些因素都導致愿意踏實送快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快遞行業的終端運力已經開始出現問題。
很多消費者都察覺到,如今的快遞服務體驗在降低,配送上門的訂單越來越少,其背后并非快遞企業不想好好服務,而是最后一公里運力短缺造成的無奈。
在中國快遞行業用工成本長期增長的趨勢下,不斷壓縮的運費已經讓很多中小快遞公司生存困難。過去兩年,速爾快遞、品駿快遞、如風達、國通快遞、遠成、城市100、一統飛鴻等二三線快遞品牌已經紛紛出局,有史以來最殘酷的一次快遞大洗牌或將到來。
▋ 01 變局:鯰魚入水
整個快遞行業單價在2020年大幅下降,引起這場行業巨震的正是剛入局中國市場不久的極兔,它猶如一條鯰魚,攪亂了整個中國快遞“魚塘”。
雖然極兔不是造成中國快遞內卷的根本原因,但其直接讓行業內卷速度大幅提升。極兔的戰略手段并不高明,只不過是通過簡單的低價來搶奪市場,利用部分電商對于價格的敏感度,搶占這部分低價訂單。
2021年Q1季度,中國快遞行業日均訂單量接近2.44億票,中通快遞以日均5000萬票占據行業龍頭地位,圓通、韻達的日均單量在4000萬票左右,而順豐則依靠市場下沉完成對申通的趕超。
據媒體透露,目前極兔的日均訂單已經突破2000萬票,并有望在今年雙十一達到3500萬票,這一數據已經基本與申通快遞不相上下,在整個行業中的份額占比也已經接近10%。
雖然與頭部企業尚存差距,但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訂單,已經讓其成為行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整理
極兔崛起正順應了電商裂變的大趨勢,它借鑒了國內加盟快遞的先進模式,依靠補貼迅速搶占了本已怨聲載道的眾多快遞加盟網點。極兔的介入給中國快遞市場注入了活水,但同時也給競爭對手帶來了壓力,行業內卷進一步加劇。
資本對極兔的認可在于,它有望通過補貼燒死競爭對手,當獲得絕對市場份額后,再進行提價,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極兔每天都會虧掉大量的資金,但其倒逼,讓整個行業的玩家都陷入恐慌。
在極兔入局中國市場的2020年,各家快遞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大幅驟降,中通單票盈利能力損失近半,圓通、韻達的單票凈利潤已經降至1毛。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整理
順豐快遞雖然單票盈利能力并未在2020年出現顯著下降,但其卻在2021年Q1出現斷崖式下跌,背后原因正在于行業內卷帶來的被迫下沉。
在過去,順豐始終堅持高品質的自營物流體系,雖然有著不俗的口碑,但市場份額卻每況愈下。2020年9月,順豐推出加盟制快遞網絡“豐網”,跟隨極兔全面下沉迎戰低價市場。盡管順豐快遞單量同比增長44%,但卻出現近10億元的巨額虧損。
行業內卷之下,快遞企業們的利潤普遍受到沖擊,這使得投資者對于他們的預期也不斷降低。申通、韻達的股價分別在2020年跌去了48%和38%;順豐更是在公布Q1財報后股價慘遭腰斬。
三通一達紛紛開啟價格戰,順豐俯身血戰下沉市場,這表明快遞行業的邊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在極兔的沖擊下,傳統快遞巨頭被迫開啟防御模式,為了鞏固住自身在行業中的地位,不惜打起了價格戰。
2020年,極兔在義烏的每單快遞首重報價一度低至0.8元,甚至已經遠遠低于1塊多的成本價,其他快遞公司也被迫將價格壓制成本線附近。雖然監管部門對極兔的處罰讓價格戰暫時停止,但硝煙味并沒有散去。
按照傳統的商業邏輯,目前快遞行業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持續內卷會嚴重限制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
▋ 02 格局:快遞三國殺
快遞行業內卷化已成大勢所趨,不同玩家所需面對的問題也明顯不同。
按照業務模式的差異,當今快遞行業可以分為三大陣營:經濟型快遞、商務型快遞、倉配供應鏈模式。
經濟型快遞是目前快遞行業的主戰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都屬于這一范疇,包括開啟價格戰的極兔,其實也是以經濟型快遞為賣點。
“電商件”是經濟型快遞的主要產品,新興電商發展迅速,同時又對快遞價格極為敏感,間接導致了快遞行業出現不斷內卷的局面。
縱觀整個快遞市場,在2021年Q1季度,除中通外,其他已經公布數據的傳統經濟型快遞公司均出現市場占有率明顯下降的情況。具體來看,韻達的市場占有率從17%下降至16.4%;圓通的市場占有率從15.2%下降至14.3%;申通的市場占有率從10.6%下降至9.8%。
傳統經濟型快遞公司之間大致的體驗都相差不大,因此很難形成明顯的護城河。加盟制的站點模式又缺乏忠誠度,很容易出現挖角事件,兇猛的極兔就依靠快速復制加盟模式搶走了很大一塊市場,傳統快遞公司目前要做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整理
商務型快遞目前指的主要是順豐,有別于傳統快遞公司的網店加盟制,順豐從創立伊始就自建物流網絡,因此其相交傳統加盟制快遞公司,擁有更好、更快的寄件體驗。
在目前的“商務件”市場中,順豐擁有定價權。高單價是“商務件”的優勢,雖然整體單量有限,但依然撐起了順豐數千億元的市值。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單純固守高端市場的順豐早已遭遇“天花板”。順豐的市場占有率從2011年的17.4%驟降至2018年的7.6%,市場份額不斷被傳統型快遞公司擠占。
2020年10月順豐決定全面下沉,通過啟動加盟制的方式,加入到市場份額的爭奪戰中。雖然順豐開啟加盟制有效仿極兔之嫌,但其市場份額卻迅速由7.6%恢復至11.3%,成為2021年Q1季度訂單增速最快的快遞公司之一。
實際上,與傳統競爭對手和極兔相比,順豐都具備一定的優勢,自建物流體系是其核心護城河,目前順豐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一直專注于“高端”市場的順豐,能夠順利下沉嗎?缺乏“下沉基因”是目前市場對于順豐的最大質疑。
最后就是京東物流為代表的倉配供應鏈模式。京東物流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儲代運”,通過前置倉的方式,大幅提升配送效率。所謂前置倉,就是商家將商品提前送至京東物流的倉庫,在用戶下單后,在就近選擇前置倉執行配送服務。
從本質來看,“以儲代運”是以“商流”來帶動“物流”,這就與傳統快遞行業先下單后配送的模式存在明顯差異。
“以儲代運”模式具有較高的配送效率,但同時也有著較高的門檻,很多中小商家就難以應用這種模式。
總的來看,目前快遞業的內卷主要發生在經濟型快遞市場,價格戰的延續只會讓行業愈發被動,如何破局已經成為擺在快遞企業面前的頭號難題。
▋ 03 破局:升維之路
快遞行業的出路在哪里?我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數字化、差異化、國際化。
從本質來看,目前中國快遞行業之所以不斷內卷,還是因為彼此之間同質化嚴重,服務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價格當然成為了用戶的首選。現如今成本優化幾乎已經達到極限,快遞公司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開辟新賽道,怎樣走出一條升維之路。
很多投資者對于快遞行業其實是存在誤區的,他們認為只需要將商品交給快遞公司,就可以由其完成配送。但實際上,整個配送流程相當復雜,除了傳統快遞公司外,還有很多公司都參與到商品配送鏈條中,如驛站、豐巢等發力快遞末端。
對于正處于核心戰場的“三通一達”而言,能否順利破局就成為他們發展的關鍵,而這就不得不提到菜鳥網絡。
作為物流行業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菜鳥名氣很大,但真正對其業務能夠說清楚的不多。起初,很多人認為菜鳥成立,會加入快遞蛋糕的爭奪。事實上,在電商市場,菜鳥并不參與快遞的分配,具體由哪家快遞配送依然由商家決定。快遞公司的性價比是商家選擇的依據。
追根溯源,市場對菜鳥缺乏了解而產生誤解,過去8年的事實證明,菜鳥不僅沒動快遞的蛋糕,反而一直在做大蛋糕,為行業、為快遞提供新的價值。
阿里巴巴財報顯示,菜鳥四季度外部收入同比增長101%,達99億元;全年外部收入372億元,同比增長68%。目前,菜鳥的核心業務主要有幾塊,分別是:社區服務、智慧供應鏈和國際物流、物流科技。
社區服務主要實現對寄快遞和收快遞兩大場景的補充,由菜鳥裹裹、菜鳥鄉村和菜鳥驛站三部分組成,在菜鳥業務體系中用戶體感最明顯。
在寄件端,通過菜鳥裹裹實現。最開始,菜鳥裹裹是針對淘寶商家退換貨推出的,與電商快遞不同,主要服務個人用戶。數據顯示,菜鳥裹裹寄快遞服務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覆蓋全國2800多個區縣,年寄件量增長70%。
在收件端,通過菜鳥鄉村和菜鳥驛站解決農村和城市最后一公里的收件難題。2021年3月,菜鳥驛站日均處理的包裹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近2倍。下一步,菜鳥驛站將進一步升級,作為快遞公司上門的補充,提供淘寶包裹按需送貨上門服務,從而解決快遞用戶體驗差的難題。
菜鳥鄉村共配項目已經覆蓋了超過1000個縣城,形成30000個鄉村服務網點。一些縣域共配網店,已經深入村鎮,農民可以享受像城市居民一樣送件上門服務,還可以通過菜鳥裹裹下單寄快遞。
雖然社區服務知曉度很高,但其在菜鳥總營收中的占比卻是很小的一部分,這塊業務的核心定位還是補充,幫助他們提升用戶體驗,收獲增長。
實際上,菜鳥核心的營收手段來自于商家解決方案業務,這塊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超過一半以上。具體而言,菜鳥對于商家解決方案主要分為智慧供應鏈和國際物流兩部分。
智慧供應鏈業務是對商家全鏈路物流服務——包括智能倉儲、干線運輸、城區配送、數字化供應鏈協同規劃等。這塊業務與京東物流“以儲代運”比較像,也是通過倉儲提升物流效率,但更加開放,從商家到產業帶,也更加多元立體。目前,菜鳥已經在國內建立7大核心物流樞紐,倉儲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這其中,比如通過原產地倉,實現低成本的發貨服務,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國際物流業務則是針對跨境貿易進行支持。如跨境通關、海陸空干線運輸、海外倉、保稅倉、跨境包裹網絡等。
如今,菜鳥已經在全球建立6大Ehub樞紐,海外倉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菜鳥已經能夠實現20個國家的秒級通關,擁有超過千條國際交通干線。
這些需要長期和巨大的投入,也是其他物流企業較少涉及的部分。
第三塊是菜鳥的全球地網和物流科技,包括新興的物流基礎設施和覆蓋全行業的數字化技術。
當認清了菜鳥的業務模式,就會發現其不僅不會導致行業內卷,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
究竟投資者該如何定義菜鳥呢?實際上,它是一家專注于新賽道,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的公司。從最開始的包裹數字化,到如今的智慧供應鏈、社區服務、全球物流、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科技,菜鳥實際正在努力進行增量創新。
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如果他們不能走出拼產能的陳舊思想,整個快遞行業就會落入到重復建設、行業內卷的惡性循環之中。
從本質而言,快遞的核心價值在于用戶體驗,一方面是速度,另一方面是服務態度。菜鳥雖然不自己搞配送,但卻致力于提升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驗,探尋行業的增量市場。
陷于內卷中的快遞企業想要實現破局,除應該致力于尋找更多差異化的細分市場外,還應該善于與菜鳥這樣第三方公司展開合作,從而集中資源投身增量市場。
價格戰不會是快遞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旋律,尤其在整個行業已經承受足夠的壓力之后。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這將是中國快遞企業的破局方面。
所謂價值提升,包括高附加值領域,如醫藥物流、冷鏈物流、即時物流、跨境物流等。想要獲得價值提升,不僅需要提升運力,更需要在數字化創新、供應鏈中去提升企業的實力。
目前,中國快遞企業比的是價格,但在未來中國快遞比的將是數智物流能力、高附加值能力。在價格已經被壓倒極限后,屬于中國快遞行業的價值時代或將到來。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