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是吃“人血饅頭”壯大的,其模式是互聯網割韭菜模式典型中的典型。美團的誕生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一開始很多人覺得美團是好的,但是幾年下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沒有美團!那么假如消失,對社會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美團的成長源自于百團之爭,那時候團購這種模式一上線,就引起了整個互聯網的瘋狂,這也是早期少數引起資本無限燒錢的新興行業。美團能夠在百團之爭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最終贏得勝利,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資本的力量和王興的正確布局。
從資本來說,美團一開始背后有阿里和紅杉資本的投資,在早先的百團之爭中可以說是立于不敗之地。后來,到了2015年,美團又將阿里踢出朋友圈和騰訊抱起了團。接受了騰訊的資本支持,本來就獲得了壟斷優勢的美團更加得意,發展速度進一步提升,最終發展成了現在的這個龐然大物。
從布局來說,美團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機制,靠網頁吸引流量;同時在別的團購企業在一線城市打個你死我活之時,美團卻是將目光放在了三四線城市,然后再慢慢轉戰一線城市。這兩個方式幫助美團獲得大量粘性用戶,是美團能夠在百團之爭中勝利的基礎。
看上去美團好像很厲害,但是厲害不一定代表著有用。美團有用嗎?肯定是有用的,但也不是那么有用。
首先美團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崗位,美團在百團中廝殺而出,將外賣這個行業做到了深入人們的生活。現在幾乎沒有哪個年輕人沒有點過外賣吧。外賣的普及真正地做到了全國范圍內,這就使得需要大量的騎手來支撐這個行業的運營。美團號稱有千萬騎手,雖然說真正靠騎手養活自己和家庭的沒有那么多,但是百萬總該是有的。百萬騎手,就是百萬崗位,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數字了。
除了崗位之外,美團同樣給人們的生活帶去了便利,人們在家里不需要做飯,只需要點一份外賣便可以有飯吃。對于工作比較忙碌的人來說,這無疑是救命稻草,幫助很多人遠離了方便面這樣的垃圾食品。外賣平臺在全世界估計也只有中國獨此一家,這現在也成為了我國社會的一個特征。
從一開始的美團來看,美團的存在確實為社會帶來很多的積極意義,但隨著時間推進。美團帶給社會更多的卻不是那些好處了,開始利大于弊了。
之前有一個記錄片,說的是北京一個處長體驗美團騎手的生活。結果累死累活,一天下來就賺了小幾十塊錢。美團騎手的生活困境被曝光在大眾面前。在數年之前,還有人說美團騎手努力可以一個月入萬,而不過幾年,騎手就變成了一個危險而且沒有收入保障的職業。
不僅如此,隨著調查,人們進一步發現,美團騎手原來是沒有社保的,有的只有三塊錢的商業保,而且這錢還要從騎手口袋自己扣。這下子,連基本的安全都沒有保障了,美團騎手一時間成為了社會上最艱難的職業之一。早知道百萬崗位會變成這樣,我們寧愿不要。沒有美團,換來更多更好的崗位不好嗎?如今制造業就需要大量的人力。
拿美團給人們的生活帶去便利這件事,一開始我們認為外賣的存在能夠為社會生產帶來更好的效率,但是最后我們發現,這只是助長了人們的惰性。因為外賣,你現在自己做飯的頻率有多低了?因為外賣,你變得有多懶惰了?
另一方面,美團為賺錢,不在乎質量的方式也讓我們深受其害。很多用戶反映,美團外賣的食品質量有問題,也有很多人因為外賣而被送進去了醫院。美團的服務質量令人堪憂,迫使相關部門發布規定,嚴格規定美團外賣的食品質量,同時還要去對騎手和商家進行系統教育,了解相關食品安全知識。
一開始的美團或許還值得我們支持,但是現在的美團他不配,所以說如果美團不在了,對于社會也是利大于弊。
假如有一天美團沒有了,相信很多人都會叫好。美團,對于國家的軟實力增長沒有作用,現在看來,對于社會的積極推動也消失了。或許,我們更希望看到一個關門大吉的美團,而不是繼續吸人血的美團。
美團如果消失,對社會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美團,互聯網割韭菜中的典型,越來越多人覺得它還不如消失。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