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隨著中國“智慧制造”的步伐加快,歐冶物流從鋼鐵行業未來發展要求出發,面向大宗商品特別是鋼材產品的智慧化、生態化物流服務,率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自主研發了國內鋼鐵行業領先的數字化物流管理軟件系統;同時基于物聯設備集成、邊緣處理技術(計算機視覺)、數字孿生技術設計并研發了適用于鋼鐵行業的物聯感知設備,在鋼鐵行業不同領域、不同應用場景進行智慧化改造;基于微服務技術、大數據建模與分析技術對產業互聯網平臺進行了重構。形成了面向鋼鐵生態圈的智慧物流綜合服務能力。
一、單位簡介
上海歐冶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冶物流”)是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致力于打造的面向大宗物資流通領域的專業化在線物流服務平臺;范圍包含大宗物資物流過程中的倉儲服務、運輸服務、加工服務、物流交易、監管服務等。歐冶物流緊密圍繞“智慧物流服務平臺”的建設,為大交易、大數據、大基礎制造體系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成為上述體系連接線上虛擬世界和物流實體的關鍵節點,做到“安全、高效,使命必達”。
公司積極智慧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數據賦能,提升交易效率,通過服務增值,提升交易體驗,助力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前期,公司以高效智能的產業鏈服務匯聚了鋼鐵及相關產成品領域內大量的中、小微企業用戶,為超過25萬家注冊用戶提供服務,其中合作鋼廠超過【315】家、深度合作鋼廠近【50】家,中小工業品供應商超過【12】萬家、中小用鋼企業超過【10】萬家、合作倉庫近【2,000】家、合作車輛超過【2.3】萬輛、合作船舶超過【1,600】條、合作加工中心近【700】家,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上各方參與者和諧共生的鋼鐵生態圈。
二、案例實踐
1、需求與痛點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強物流的現代化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新經濟形勢下,物流業面臨轉型升級,AI、5G、區塊鏈、物聯網和平臺技術的發展為物流產業帶來顛覆式革新的基礎,相關技術日趨穩定,選用風險、應用成本快速下降,智慧物流的相關技術在各種不同行業的物流場景中得到了程度不一的應用, 契合了解決行業痛點的需要,科技賦能成為生態平臺型物流企業新的、有效的、可持續的商業增長點。
在B2B領域,互聯網交易平臺只是冰山一角,線下服務才是冰山以下的巨大寶藏。整合和賦能線下能力就是歐冶云商未來規劃的重點,依托多層次整合線下物流基礎設施,構建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物流服務網絡,實現倉儲、運輸、加工高效聯動。
2、實踐內容
數智倉庫的整體設計偏向于整個系統的底層,主要是在物聯層和倉庫作業層面進行互聯互通。
▲ 系統總體框架圖
(1) 作業系統功能建設(WMS)
基于倉儲SAAS業務管理平臺,運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進行業務流程創新,優化作業流程,實現作業智慧化、自動化、少人化。
▲ 終端機硬件
(2) 物聯感知硬件研發
平臺集成利用物聯網設備,實現對人員、貨物、作業狀態等全面感知,輔助AI+大數據物流各個環節要素全場景的數字化,并利用設備管理系統用于物聯網設備接入、數據采集、設備狀態監測和維護等,負責協調、調度底層的各種物流設備,降低接入設備管理的復雜性,支持基于定義的物模型對設備進行遠程調試、遠程監控、遠程維護等操作。
▲ 倉庫管理數字可視化系統界面
(3)歐冶智慧倉庫示范庫
歐冶智慧倉庫是歐冶云商整合內部資源,通過對5G、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集成利用,以WMS為基礎,基于對作業層和物聯層的研發和改造,對倉庫進行流程再造,最終實現自動入庫、自助換單、在線結算、智慧作業、貨物精準定位、智能地磅、遠程智能監控、車輛自助導引等庫內作業的示范性倉庫。在改造過程中,歐冶云商大力推進應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如高精度三維定位、視頻實時智能分析、庫位AI深度學習等多種科技手段,為倉庫提供全程線上自助操作流程,幫助倉庫提高作業效率和數字化管理水平實現倉庫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和少人化,改善用戶的儲運體驗。
▲ 智能稱重系統
三、創新應用
1. 商業模式
歐冶智慧倉庫庫的建設形成了鋼鐵倉庫比較完善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圍繞智慧倉庫庫產出的一系列產品,可以根據倉庫的實際情況,搭配出不同的產品組合和商業模式向社會倉庫進行推廣。
(1) 產品銷售
通過對智慧倉庫庫產品的進行組合和搭配,逐步形成初級智慧倉庫庫、中級智慧倉庫庫和高級智慧倉庫庫等不同等級的解決方案,向倉庫或物流園區進行推廣;
(2) 合作經營
對于一些現金流緊張的倉庫,可以由歐冶先行投資,在智慧倉庫庫投入運營以后,在倉庫的營收中進行分潤返還;
(3) 租賃經營
為了加強自身線下能力的建設,歐冶會在全國范圍內圍繞鋼廠及鋼材交易市場等關鍵物流節點、中心城市等地進行選址,經營模式為租賃經營,植入成套管理體系和數智化工具,承接歐冶內外的倉儲業務,形成中心庫模式對外唯一經營、輻射周邊。
2. 效益產出
(1) 內部運營情況
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運營,歐冶智慧倉庫的內部外部、線上線下形成聯動,各項智慧工具逐步在倉庫作業現場得到應用。
通過對各個環節作業時間的測算,我們得到如下作業效率的改變:對于送貨流程,通過入庫計劃、入庫貼標、庫位推薦等動作,在吊裝和出門的環節大幅節省時間。整體流程從原來的85分鐘,縮減到48分鐘,節省了37分鐘,效率提高了43%。
對于提貨流程,通過對提貨單據的線上化引導,實現驗單、換單、結算、繳費全流程自主化,節省中間步驟,減少人員操作時間,可以看到提貨的整體時間從原來 110分鐘減少到63分鐘,節省了47分鐘,效率提高了42.7%。
(2) 經濟效益
通過對智慧倉庫的,單庫可以減少現場操作人員3人,隨著智能終端機不斷的拓展提單來源,自助換單的比例會增加,換單人員繼續減少2人。
通過歐冶自身中心庫的建設,智慧倉庫孵化出的智慧產品可對外銷售和實施,預計未來三年推廣200家倉庫,預計營收達1600萬元左右。
(2) 知識產權
通過歐冶智慧倉庫項目的建設,共有9項發明專利申請及31項軟件著作權,其中4項專利已獲得授權。
結束語
歐冶智慧倉庫,立足為鋼鐵生態圈,通過云倉線上預約、庫內物聯感知技術的應用,使得倉庫業務流程化、標準化、可追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為生態圈合作伙伴提供高質量的倉儲服務:為鋼鐵交易提供全方位倉儲物流配套及可視化服務;在倉庫端植入大規模物聯設備,實現貨物全方位精細化管理;通過帶有AI深度學習算法的智能監控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嚴密的貨物監管服務。智慧倉庫形成的智慧服務充分實現貿易商、終端用戶、物流商和金融機構等生態圈參與者價值共創、和諧共生、利益共享,以及生態圈資源配置最優。
公司核心業務骨干人員均來自于中國寶武集團,擁有豐富鋼鐵行業的物流專業管理,以及千萬噸級鋼材物流運營實操經驗;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擁有多年面向鋼鐵行業的物流倉儲和運輸管理軟件的研發經驗、產業互聯網平臺開發經驗及豐富的鋼鐵物流行業經驗。
此外,公司面向鋼鐵生態圈從業務服務體系、技術服務體系開展廣泛而有效的生態化合作,匯聚了2,000余家第三方倉儲企業(全行業占比約為60%)、5,000余家第三方運輸企業(全行業占比約為40%),初步形成了面向鋼鐵行業的物流生態體系和生態治理體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