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物流絮語
當快遞進入2元時代,低價競爭已成為過去式之時,極兔,這個掀起快遞低價波瀾的后入局者,又有了新的競爭思路——收購百世。
這一舉措,是換個頻道來攪局?還是做大做強的前奏,且或是資本運作?這將給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本文就此談幾點看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老牌撤離,極兔入場
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誕生于上世紀90年代初,桐廬幫,一群來自大山深處的淳樸農民,以拓荒者的身份成為中國快遞行業的崛起基石。隨著高光時刻的退去,以桐廬幫為首的創業者開始撤離快遞業,并漸成為一種趨勢。
2016年底前后集體登陸資本市場后,2019年解禁期到,各家快遞公司進入實控人的密集減持周期,申通陳德軍、陳小英家族,圓通喻會蛟家族、韻達股份的實控人等都在減持套現。
最老牌的申通快遞,其創始人是第一個祭出減持方案。2019年8月,公司對外宣稱,將向阿里巴巴轉讓股份合計99.82億元。如果完成,其創始人陳德軍、陳小英兄妹總共將套現146.47億元,退出實際控制人行列。
韻達股份的實際控制人,聶騰云、陳立英夫婦和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上海豐科、桐廬韻科、桐廬韻嘉,通過大宗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4452.56萬股,套現13.36億元
2020年9月,圓通速遞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及其控制的蛟龍集團,向阿里網絡轉讓12%的股份,一把套現66億元。其后小型減持不斷,其持股比例已經由減持前的66.66%降至40.42%。
這一方面是因為快遞行業進入瓶頸期,贏利越來越困難,就連一向為人們看好的順豐,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出現了首次虧了損,且高達9億元,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其創始人有功成身退的想法。
不管百世今天怎么說,其愿意轉讓國內快遞業務,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快遞業務連續虧損,這也證明了通達系實控人的撤離似乎是形勢所迫。
然而,當老牌快遞企業創始人紛紛撤離之際,有一家企業卻逆勢而為,大手筆進行投資兼并,這就是極兔。
極兔,用一年多時間挑起價格戰,燒掉3、4百億后,又有了新動作,短短3個月里斥資20多億美金完成兩起并購。
9月12日,與極兔關聯的匯森全球正式收購零擔貨運商壹米滴答,旗下的快遞品牌為優速快遞,這只是極兔小拭牛刀。
10月29日,久已見怪不怪的快遞業,傳來了重磅新聞——68億元!極兔收購百世快遞國內業務。百世集團同意其在國內的快遞業務以約68億元人民幣(合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極兔。
想投資和有錢投資是有區別的。極兔進入中國僅僅過了1年多的時間,極兔大手筆收購的底氣何在,在于它有著東南亞業務貢獻利潤,有愿意一起虧損的加盟商,有一眾知名風險投資。
有人問,快遞業值得投資嗎?在別人退出之時,極兔卻在進入,這一做法明智嗎?
極兔從一開始就堅定使用“虧損換市場”策略,迅速打開市場,2021年上半年極兔的市場份額或達到了7%-8%,此次的收購,也是一種策略。
在反壟斷、勞工權益等政府監管的壓力下,整個快遞行業份額趨于穩定,收購是最好的擴大市場份額的方式。另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競爭趨緩之后,極兔意識到通過價格戰很難再擴大市場份額,兼并重組,才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發生在“雙11”前夕的這起并購,支付的是現金,白花花的銀子,得來的是一線快遞企業的門票。極兔在大家認為快遞競爭格局已定的情況下,高調入場,在百世退出以后,快遞企業的‘七進五’還是‘七進五’,但有極兔的加入,看點更多。
快遞行業是我國少數保持高速增長的行業之一,有數據顯示,從7月末至今,快遞指數已經回彈超過20%。回暖之后的快遞業,也許值得投資,極兔,能挑起快遞投資熱嗎?
二、黎明前夜,極兔吸籌
快遞是一片藍海,還是一片紅海?這個問題讓人們爭論不休。其實,跳出藍海紅海思維,可以這樣說,未來幾年,快遞行業將進入黎明的前夜,也就是說,經過激烈的價格競爭,該淘汰出局的其本上已經出局,快遞行業已形成了適度的壟斷,而適度的壟斷,則有利于快遞頭部企業的贏利,目前的價格止跌回升就是端倪。
從國際上看,美國的快遞業同樣經歷過慘烈的價格戰,由龍頭UPS挑起并由其終止。通過不斷被淘汰,最終競爭格局由寡頭競爭向寡頭壟斷轉變,形成了理性的價格格局。
這個階段,可以稱為快遞業黎明的前夜,在這個時間節點,極兔花巨資擎起收購的大旗,是十分明智的。
今年三季度,快遞業加速回暖是電商大促節帶來的短期回彈,還是行業價格戰內卷結束后的修復?雙11以來的價格上漲,是例行的,還是趨勢?
我們的回答是,不是短期現象,而是長期趨勢,是快遞競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內卷化的行業正在發生改變,快遞單價呈現環比上升,已進入適度壟斷階段。
極兔收購百世國內快遞業務,這是近年來規模較大的一次國內快遞企業并購,對極兔來說,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增強市場競爭力,更好地適應新發展格局。極兔目前日單量在 2000 - 2200 萬之間,百世集團日單量約在 2500 萬,兩者合并后的日單量約在 4600 萬單,占市場份額的 14% 。
14% 的市場份額僅次于中通、韻達和圓通,極兔有望成為中國第四大電商快遞公司,有望進入中國快遞業的第一梯隊。
快遞發展至今三大陣營已經清晰,分別是以“三通一達”為首的菜鳥系,京東、騰訊為首的京騰系,以及特立獨行的順豐自成一系。
目前,加盟系的快遞格局是這樣:中通以20%的市場份額賺走了50%的錢,圓通和韻達30%+的是市場份額分了剩下的50%,百世、申通和極兔虧損。
鑒于行業目前處在高速增長中,份額擴大依然是各家快遞公司的優先戰略。在價格觸底反彈之際,隨著極兔收購百世,轉讓完成后,憑借市場占有率,將改變這一格局,其贏利能力將大大增強。同時,整個行業也會以此為契機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對于極兔來說,68億元買到的是一張能夠與通達系同臺競技的機會,這次收購是為了更好適應新發展格局,有利于推動建立良性、積極的行業生態。
考慮到阿里擁有百世46.2%的投票權,這一收購,似乎也在阿里與極兔之間搭起了橋梁,加上極兔先天與拼多多關系緊密,這使極兔與三大電商中的兩家產生了親蜜關系。服務同質化及高度依賴電商訂單的屬性,使極兔在電商快遞中占有了先機。
有人將極兔收購百世,與2017年蘇寧收購天天快遞案例作為比較。那次的收購并不成功,其實二都也沒有可比性。蘇寧的收購是為了補齊物流的短板,而極兔的收購是奔著市場蛋糕而去,出發點與目的并不相同,極兔將開啟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這次收購是極兔第一次以第一梯隊的身份加入“雙十一”。在雙11中,極兔將改寫怎樣的快遞市場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
三、換個頻道,極兔爭鋒
當價格戰的硝煙散去,國內快遞巨頭們紛紛從“求生存”轉向“謀發展”。快遞行業進入了新形勢、步入新階段,打造優秀的快遞物流服務產品成為當務之急。
1、攪動江湖的價格戰
極兔 被人稱為“價格屠夫”,曾經攪動快遞江湖,其實,不止極兔,各大快遞巨頭的“基因”中都嵌入著價格戰的分子。價格戰的本質是成本的比拼,沒有人能一直做虧損的買賣,誰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活下來,誰就能在行業里立足。
極兔,又被稱作瘋狂的兔子,直接開出“燒錢換市場”的藥方,用單均虧損1元的方式,在短短十個月實現2000萬日訂單量,比“通達系”完成同一目標至少節省了10年。
幾家頭部快遞公司不得不選擇戰略跟隨,順豐與三家“加盟制”快遞公司紛紛調低單票收入,在全面價格戰下,2020年快遞行業單票收入出現10.6%的負增長。
最瘋狂的時候,極兔將單票價格打到了0.6-0.8元,低于快遞行業普遍成本價1.4元,快遞行業進入至暗時刻。
價格戰從商業競爭的角度看并不是壞事,它倒逼著快遞企業進行生產力的升級,構建更流暢的運輸體系、更高效的轉運中心、更全面的管理制度等等,這些競爭是有益的。
前提是,這些競爭是在快遞公司可承受范圍內的合理競爭,然而,極兔掀起的價格戰,有違“合理”二字,行業陷入史上最慘烈的價格戰,企業普遍增收不增利,尤其是各大快遞公司普遍通過降低派費來壓縮成本的方式,對快遞小哥的收入造成嚴重影響,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極兔的價格戰一下子把快遞行業整體拖入了虧損深淵,殘酷的價格戰之下難有贏家,極兔帶來的惡性競爭已經影響到行業的健康發展,這是難以為繼的。
2、價格戰難以為繼
耗時近兩年,由極兔速遞率先在國內快遞行業發動的價格戰,在監管部門多次的施壓下宣告終結。
2021年4月6日,義烏郵政管理局對極兔下發警示函,直指其“低價傾銷”行為。
4月22日,浙江省明確提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提供快遞服務,這是政府首次以法規形式提出價格監管。
7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重點打擊“以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的行為。
9月份,浙江省人大審議通過《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更是以地方法的形式,將政策監管推向新高度,確立了多項行業發展準則,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中企業不得低于成本價格提供服務是重中之重。
有人問,極兔+百世會不會導致新的價格戰,重演2020年的情況?會不會再向行業發起“自殺式沖鋒”?應該不會,國家想關部門的監管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無論哪一家企業,如何降低成本,都是貫穿企業興衰的關鍵。
此前超低價已經傷害到各家快遞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極兔本身。目前,各大快遞企業的競爭發展,都在遵循著一個大致的步調降低成本,并以不損傷各家的盈利能力為基準。
國家與地方法規相當于給行業畫出了底線,引導行業健康的競爭,行業本身趨勢也杜絕破壞性的價格戰競爭,希望進入高質量競爭場景,總之,在當前監管反低價傾銷的重壓下,快遞業很難再回到過去“虧損換市場”的策略。
3、換個頻道來競爭
當前,在價格戰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企業唯有千方百計提高市場占有率,放大網絡規模效應,才能降本增效,繼續保持競爭力。
物流供應鏈基礎,即固定資產,這既是對高毛利率的保證,也同樣是快遞公司擴大業務量、搶占份市場額的關鍵,能帶來網點、路由優化方面的優勢。
極兔也在改變“虧損換增長”的市場策略,抓手就是資本運作,極兔收購百世國內快遞業務,不僅市場占有率提升,而且網絡處理能力加強。
這次收購,極兔看中的是百世的資源。其中,極兔在下沉市場網點多,而百世則在一二線城市有比較深的積累,兩者能力有一定的互補。
雖然百世快遞在行業里的成績并不理想,但不可否認,其積累了多年的行業經驗,擁有相對扎實的基礎建設和加盟商網絡資源,這對極兔的末端網絡布局,推進網絡精細化運營,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都很重要。
目前,極兔更加看重運營的底盤,本次并購,極兔更多的是補齊原有網絡、基建、技術、人才、運營等短板。
未來,快遞行業的利潤并不是由市場份額、越來越多取決于服務質量。數千億的快遞市場形成多個服務質量的細分市場將是趨勢,希望極兔在市場份額擴大之后,在服務這個新賽道上以顯身手。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