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綠色物流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逐綠而行,正成為社會與企業的自覺行動。2021年,在物流大潮下綠色洪流是怎樣的呢?呈現出哪些特點呢?
一、綠色,決勝未來
對物流來說,綠色是態度,更是未來。
綠色物流本身具有社會公益屬性,同時,也是決勝未來的利器,馬云說過:未來的物流,“快”只是保證不輸,而“綠”才能贏,此話不假。
隨著我國物流市場規模的逐年擴大,快遞垃圾、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推進綠色物流、減少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經成為行業發展刻不容緩的課題。
綠色物流已成為時代的要求,誰能響應這一要求,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從國外看,130多個國家已經通過立法和標準規范方式確定了到2050年左右要達到碳中和。就我國來說,也提出來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從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的綠色物流實踐來看,綠色物流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政府的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清潔低碳的綠色物流服務體系,與政策相向而行,就把握了發展的脈博。
環境承載力問題已成為物流行業不可回避的瓶頸之一,綠色物流成為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的理念和方向,通過資源的高效集聚,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高度統一,這對物流企業來說,可能短期投入過大,但長期來看,有利于效益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競爭力的加強。
物流領域重要的環節,倉儲、包裝、運輸和配送等都在綠色、低碳方面非常有潛力,比如,以前的運輸都是粗放式的,通過采用新能源車降低消耗,同時利用數字技術的能力,優化倉儲網絡規劃和實時最優路徑規劃,減少在途車輛,提升往返車輛的滿載率,從而達到降本增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再比如倉儲,智能設備可以實現“黑燈作業”,大大降低電能的消耗,京東將聯合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最大的屋頂光伏發電產能生態體系,倉儲及設備用電自給自足。
對企業來說,消費者是上帝,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狂歡節,人們更在意從生產、消費到物流體系的減碳能力,比如,對非環保快遞包裝材料說“不”,優先選擇使用經過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等等。綠色,指引其消費方向,選取物流服務,首先考慮綠色物流。總之,綠色已成為消費增長的新動能,物流企業,要洞察消費者這一變化,并作出回應。
因此,綠色物流,不僅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表現,更是未來物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項,秉承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方式日益成為物流行業的主基調。
作為物流強國,通過資源的高效集聚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物流才能繼續向前一步走。從大局說,綠色物流承載著中國經濟發展與繁榮的夢想,從小處說,綠色物流關系著企業的未來。
綠色物流成為各家物流企業展現實力的“競技場”,通過政策引導和環境支持,駛入綠色物流發展的“快車道”是大概率,也將是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舉措。
二、包裝,需要革命
綠色物流的痛點,體現在快遞包裝上,因此,綠色物流離不開包裝革命,而包裝革命,先從快遞入手。一直以來,快遞過度包裝就備受詬病,在這場越來越強的物流綠色風潮中,包裝首當其沖。
2021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近千億級的快件量所產生的垃圾對環境構成了沉重負擔,面對天量包裹,發展綠色包裝成為物流行業探索的重要方向。綠色包裝有兩大法寶,一是瘦身,一是循環
1、瘦身
快遞綠色化,首先需要給快遞“瘦身減重”。據資料,2017年全國一年紙箱包裹需要的瓦楞紙箱原紙多達4600萬噸,換算成造紙用的樹木,約等于7200萬棵樹,確實觸目驚心。
杜絕過度包裝,提倡簡約包裝。國家郵政局已樹立了目標——2021年底,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推廣產品包裝與快遞包裝一體化,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泡沫箱。
在倉儲、包裝、運輸等環節,膠帶減量、印刷減墨、可循環包裝,都是瘦身的重要步驟。然而包裝的瘦身,不僅是管理上的事情,更是技術上的事情,利用科技技術,實現包裝減量前景廣闊。
首先要開展綠色包裝物品研究,研發生產標準化、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利用降解的包裝材料,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使包裝材料更輕便、更環保、更耐摔。
今年4月,圓通等三家在浙江共同成立了“快遞綠色化聯合實驗室”,開展可降解塑料袋配方研究,全力推動可降解塑料袋在快遞行業的應用推廣;順豐也建立了集研發、檢驗、監測于一體的包裝實驗室,推進技術進步,解決目前包材成本、強度等問題。
其次,應當在包裝智能設備上有所突破。從智能化入手,探索出一套綠色包裝與智能化相結合的降本增效方案。目前智能包裝的打包機,可以節約40%的運輸空間和60%的緩沖物。
京東就通過磁懸浮打包機、氣泡膜打包機、枕式打包機、對折膜打包機等18種智能設備組成的全鏈路智能包裝系統,實現了針對氣泡膜、對折膜、紙箱等各種包裝材料的統籌規劃和合理使用,可以極大地降低包裝材料的消耗。
菜鳥網絡自主研發的智能箱型設計和切箱算法,可以選擇最優箱型匹配消費者訂單,提升紙箱空間利用率,實現包裝減量化。
電商啟用“綠倉”,使用的都是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降解的快遞袋。
瘦身也需要設計的助力。以選材環保、材料減量、結構優化、裝潢簡約等方面為主要突破口,運用通用、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對快遞包裝容器進行改進設計,在滿足保護性、通用性、回收利用的基礎上,使單個紙箱的材料達到最省。
還可以結合標準,嘗試對環??爝f包裝進行認證??爝f包裝一旦具備檢測認證標識,就可參照國際貨物貿易中包裝破裂險的方法,將保險公司引入其中,從而降低綠色包裝實施的成本與風險??傊?,要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2、循環
讓包裝“綠”起來,不僅要“瘦身”,還要“循環”。事實上,很多快遞包裝和填充物是可以被循環利用的,然而,有資料顯示,中國包裝垃圾的總體回收率小于20%,其中紙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而快遞包裝中的填充物、膠帶等塑料成分,其回收率幾乎為零。回收、循環正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
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優先選擇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這方面,目標已確定,國家郵政局要求,2021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以包裝回收為主的綠色行為也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企業也在行動,紛紛各顯神通,推出共享快遞盒、循環快遞袋,或推出快遞紙箱回收服務等。
京東推出的“青流箱”已經常態化,這種循環快遞箱由可復用材料制成,無需膠帶封包,破損后還可以回收再生,“雙11”期間,京東物流循環中轉袋平均使用率超90%,共減少一次性包裝垃圾10萬噸。
上半年,百世快遞總投入環保集包袋1020萬條,循環使用次數累計達4.1億次。
截至目前,全行業已經投入使用380萬個可循環快遞箱,在11萬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年重復使用瓦楞紙箱達6億個。
國外的經驗也值得學習,沃爾瑪的回收箱,上面會標注價格,約6.5美元。這就是告訴消費者不要輕易丟棄它,如果它回收利用,會創造6.5美元的價值。
包裝循環也需要技術賦能,順豐在全網推廣使用可循環中轉編織袋,植入RFID 芯片便于進行追蹤、調撥、運營管理,達到相互關聯,有效循環目的。
但是,總的來說,目前所推行的綠色環保包裝的數量和全行業950億件快遞包裝使用量相比還是杯水車薪,快遞包裝物的回收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這方面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綠色包裝行業和綠色物流行業需要結合在一起,我們希望,快遞包裝的革命,就如快遞行業電子運單的推廣那樣,短短幾年就有了質的飛躍。
三、鏈條,不能缺環
綠色物流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絕非一個平臺、一個企業能夠獨立完成,需要全行業和上下游以及各個關聯方共商、共建、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讓綠色物流成為“全鏈路”。需要政府、物流企業、商家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和承擔,實現聯動,才能促進綠色物流體系有效落地。
從綠色物流內涵來說,涉及到各個方面,運輸、包裝、存儲甚至包括生產前端等;從社會角度來說,涉及生產企,物流企業,廣大消費者;從更廣的角度來說,則涉及到國家的發展,城市的建設,因此,綠色物流是很大的系統工程,要取得較好的成績,不能缺環。
發展綠色物流的主體是企業,立足企業的綠色物流,不僅包括綠色包裝、綠色倉儲、綠色回收和綠色配送等業務的發展,而且涵蓋著綠色供應、綠色生產、綠色銷售、綠色回收等多部分組成的閉環系統。
對物流來說,小到一節膠帶大到智能倉儲,從幾厘錢到千億資產的跨越,都與綠色物流相通。對于綠色物流,許多企業還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很好的規劃。
綠色物流的每一步聚,每一環節,還存在脫節,僅拿綠色包裝發展來說,也偏于局部環節,如果只有中間環節的努力,而前端、末端的一些制約沒有根本性解決,那么包裝綠色化之路必然不可持續,因此,沒有全面的綠色物流落地實施解決方案,綠色物流就不扎實。
綠色物流,不僅是理念上,管理上的,還包括綠色裝備的推廣,非綠色物流設備將退出,整個物流設備將完全換一套綠色產業鏈,具體什么設備是綠色的,可參考王繼祥老師的文章《 哪些物流技術與裝備屬于綠色物流設備?》
從技術上來說,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這樣的高新技術,將與“綠色物流”延伸出更深的交集,從大環境技術迭代的高度謀求細分領域的滲透。
綠色物流內涵本身就存在動態調整和延伸性,需要涉及物流供應鏈上下游多業務環節、多市場主體共同參與,以促進物流業綠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帶動上下游企業發展綠色供應鏈。
企來要打破孤島,不僅自己踐行綠色,還要行業一起行動。今年9月,中國快遞協會組織18家快遞企業共同簽署《中國快遞業綠色包裝減塑自律公約》,這種行動,不應只是快遞業,快運,還應包括煙草物流、煤碳綠流等行業物流。
不僅是行業,還要與上下游企業一起行動,例如京東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打破減碳創新舉措的“孤島”,實現在整個供應鏈體系內的協同增效。
綠色物流,不只是一個行業問題,還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綠色物充需要企業、市場協同發展,更需要消費者理念的轉變和行動上實際配合,消費者也是綠色物流中的重要一環。
綠色物流洪流中,普通人將扮演什么角色、采取什么態度、具有哪此行動,也很重要。踐行綠色消費理念、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正在落到實處的行動。
從與城市的關系來說,綠色物流,與“無廢城市”建設緊密相關,打造綠色物流城市項目,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系統推進綠色物流在一個城市的布局。
可以看到,綠色化發展已成為物流企業、物流全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共識,成為要遵循的基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綠色物流諸多實行動,示范性遠遠大于實際可操作性,離成為趨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綠色物流之路沒有終點。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