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智慧物流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環節,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年末歲初,由新創融媒與物流品牌網主辦的“2021全球智能物流產業領袖峰會”在江蘇省南京市順利召開,各路大咖們從不同角度對智慧物流的發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對智慧物流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一致認為,智慧物流全新時代正在開啟。
本文擬對智慧物流的發展要點進行分析,部分觀點與素材來源于“2021年全球智能物流產業領袖峰會”專家的講話,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文中還引用物流界其它權威專家的觀點,在此一并表示感謝。錯漏之處,敬請海涵。本篇從數字稟賦與實體趨勢角度對智慧物流進行分析,智慧物流本身具有數字稟賦,而未來發展方向具有實體趨勢。
一、數字稟賦
稟賦二字,一是稟,二是賦。稟,即智慧物流的先天的數字特質;而賦,則是賦能,是指數字賦能智慧物流。目前,數字稟賦以其強勁數字化張力與新業態活力成為擁抱未來新體驗的嶄新窗口。
數字稟賦逐漸替代資本稟賦,成為智慧物流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方面是因為國家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另一方面,數字化、是行業發展的大方向,在未來,“供應鏈數字化”將成為整個物流產業的標配。
行業數字化轉型要提速。數字智慧將是“十四五”區別于“十三五”最為顯著的特征。國務院印發的第14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促進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降本增效的內在需求,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有效支撐。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數字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做為傳統產業中的物流,在數字化浪潮中將有大的作為。
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明確將智慧物流納入數字經濟統籌范疇。進入數字時代,物流必將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的主體,數字化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也將是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礎。
數字化和智能物流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數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數字化就談不上智能化,也可以這樣說,數字化是智慧物流的天然稟賦,物流數字化,奠定了智慧物流的前提條件。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量物流設施通過傳感器接入互聯網,這種物流在線化的實現產生大量業務數據,使得物流大數據從理念變為現實。
物流的全流程數字化服務非常重要,無論是供應鏈的哪個環節,都存在著大量物流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非常有價值的,對物流大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挖掘對企業運營、物流管理有價值信息已變得十分重要。
智慧物流產業的興起以大數據應用為標志,依靠數字化轉型,助力物流領域實現領先發展,從而提供了涵蓋數字化的體系建設與智能化的數據賦能在內的綜合性系統解決方案。
破解“數據孤島”“數據壁壘”是當務之急,雖然各大電商物流企業開放了平臺,但數據共生共享還任重道遠。行業參與者之間缺乏信任和共享數據的意愿,智慧物流系統對數據交換、數據文件格式及信息接口等統一要求還沒有實現,難以實現快捷準確的數據傳輸。
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搭建數字化物流環境,推進數智交互前沿技術應用,促進智慧物流的升級。通過數智交互功能,使算法更優、更快,智能設備更敏捷、更智慧。
硬件資源虛擬化,是智慧物流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這一虛擬化過程,離不開數字化的加持。積極探索智慧物流數字化創新,通過數字化,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然后將這些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可帶來高收益的解決方案。
誰沉淀的物流運營數據越多,誰就具有更大的商業價值,誰提供供應鏈運營的增值服務越多,用數字化帶動物流降本增效就更有效果。
從某種角度說,數字物流不僅僅是傳統物流“降本增效”的問題,而是物流“生死存亡”的問題。智能物流產業數字化轉型將帶動新物流整體發展,從供給側來考量,更符合新物流的未來通路。
數字深耕,共融共生,構建互聯網+物流信息數字化系統,與數字孿生信息技術相融合,基于數據基礎,提供端到端、縱橫向、內外融合的一體化智能物流系統方案。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物流可以進一步讓整個社會化的協同變得更加有可能。
通過數字化,智慧物流可以穿透的領域很深,以實現生態鏈的閉環服務,將創造無限體驗的空間和機遇。“數字化”正在從傳統物流行業的選答題,變成每個智慧物流企業都要面對的必答題,當前要討論的不是數字化不數字化問題,而是討論該如何穩步數字化的問題。
二、實體趨勢
從大環境上來說,互聯網紅利期逐漸消亡,擁抱實體科技將是未來趨勢,完備的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家的基石。中國接下來要走的路,就是實體經濟,未來的路將是深耕細作,用科技武裝實體的長久穩定、全局最優之路,這種情況下,智能物流產業發展將呈現何種態勢,實體趨勢是必然選擇。
國內智慧物流行業雖然興起時間較晚,但伴隨著國內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市場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資本的助推,已經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統產業鏈,在市場競爭中逐步構建起技術壁壘、資金壁壘、經驗壁壘和人才壁壘,為向實體趨勢發展提供了條件。
目前,智慧物流發展呈現實體化趨勢,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智慧物流企業的實體化,一是服務的實體化。物流作為實體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地位沒有變,智慧物流向實體企業賦能的特質越來越明顯。
智慧物流硬核科技,以是否實用為其檢驗標準。近日,浙江大學物流與決策優化研究所聯合菜鳥物流,發布了2022物流科技的十大趨勢報告,多個智慧物流實用技術位列其中,其中也可看出智慧物流向實體化轉向的端倪。
在識別技術方面,以RFID為代表的第三代識別技術——“精準射頻識別技術”將成為趨勢,這是繼條形碼、二維碼之后的第三代識別技術,能將識別準確率大幅提升到99.8%。
在快遞末端配送環節中,“無人駕駛”技術將不斷擴展應用,菜鳥、京東物流、圓通、蘇寧等企業已經紛紛布局;作為打破“虛實壁壘”的關鍵,“XR技術”的下游應用正在不斷延伸,報告認為,此技術在一線工人的工作場景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為一種廣泛連接物流要素,“LPWAN技術”物聯網低功耗廣域網絡同樣被認為是物流趨勢之一,這一新興技術將在物聯網領域發揮作用。
實體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在發展,僅拿幾家主要快遞企業來說,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智能設備投入超過150億元,近兩年,更是有增無減。
智慧物流實體趨勢的表現之一就是融入制造業。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有世界工廠之譽,然而,還不是智造強國,還需要從“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智慧物流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此新格局下,智慧物流要聚焦制造領域,洞見智能制造未來的發展前景與機遇,在其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融合制造業,向智造業延伸,深耕實體企業,共融共生,用智慧物流武裝實體,推動中國智能物流產業在新的時期下更高、更快地發展成為新賽道。
制造業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需要智慧物流的加持,以實現先進制造業向智能化轉變。國家政策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正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智慧物流將順應這一趨勢,智慧物流賦能實體企業,將大有可為。
工業4.0推動供應鏈運營變化,工廠定制化,渠道扁平化,快物流網絡等等要求,都需要智慧物流的加持;多品種、小批量、 多批次、短周期的特點,需要新型物流模式,靈活組織、高效配送,只有知慧物流才能達到以上目的。
智慧物流的融入,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解決了傳統物流不能解決的問題,為制造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以靈活、安全、可靠、易用的軟硬件產品,不斷攻克各項技術難題,解決智慧物流行業的應用瓶頸,降低企業工人勞動強度,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總之,步入工業4.0時代,物流行業每一天都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引領著產業發展潮流,智慧物流只有積極融入其中,才能較快地推進智慧物流的發展進程。
智慧物流作為強大的工業發展力量,推動智能制造行業向高效、節能、減負快速發展,為各行業帶來源源不斷改變。
實體趨勢的表現之二是更強調實際的落地部署和服務應用。
過去有些企業在智慧物流方面走入了誤區,徒有其“名”,徒有其“表”,為智慧而智慧,有了所謂“智慧”,成本增加了,人卻更忙了。現在人們更加關注智慧應用背后的安全保障、風險評估、網絡安全、行人安全等等問題。
智慧物流的實體化趨勢,對物流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既了解制造產業發展趨勢、掌握前沿技術,同時又具備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能力,對于產業聯動發展具有較強認知的復合型人才進入制造業與物流業。
智慧物流的實體化趨勢,還表現在物流系統的應用敏捷、簡便、柔性,維修快捷,這就要求其具有模塊化、標準化、通用性特質。用俗語說,就是即插即用,使用安裝的簡約化,維修的快捷與遠程化,提高了安裝效率,減少維修費用。模塊化設計,更薄、更穩、更輕快,支撐智能物流系統發展。
智慧物流的實體化趨勢表現之三是尋求技術與成本的平衡。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永恒的話題,智慧物流的落地,也要遵循這一規則。智慧物流技術的采用,要適配,不僅要滿足企業生產、采購和銷售系統的智能化,更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利潤。
智慧物流的主要挑戰是技術,即技術是否足夠成熟。然而技術成熟不只是可用,還要符合經濟成本、適應不同場景,以及足夠安全,才能應用于物流生產環境。
更深層次上,智慧物流的適配發展,是提高整個經濟運行的效率,降低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成本,符合經濟運行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型升級的目的,其根本特征就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
當前,智慧物流核心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優化技術以及物聯網等,然而,從技術理論概念走向實際應用,具體應用到現在倉儲、運輸、配送等整個物流過程,還需要努力。
而無人叉車、無人配送、智能取貨柜等成熟技術,在實現功能與降低成本兩方面都有優勢,已在智慧物流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智慧物流最終要實現增值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的形勢是,在電商快遞行業,特別是智慧倉儲、智慧配送等關鍵要素環節,物流智慧化的步伐很快,但對物流來說,不僅有電商快遞,還有石化行業、煤炭等大宗商品行業,而且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行業,因此,智慧物流還將從“智能倉儲、智能搬運、智能工廠、智能制造”等多個層面助力這些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智慧物流會讓物流行業分工越來越明細,管理也會越來越精細化,把握行業發展態勢、市場商機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都應把實體化趨勢放在考慮之列。誰率先把握住實體化趨勢,誰就可能在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