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品網(ID:products56)原創
作者 | 物流絮語
春天來了,我們步入了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春節過后,中國大地煥然一新,一個充滿活力,人人奮進的經濟環境,讓我們踏上了新的征程。
2022年乃至未來幾年,經濟形勢的變化,政策紅利的釋放,讓物流人感到物流的春天來了。當然,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更多的是充滿著機遇。一年之計在于春,物流的春天,有的是希望,讓我們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在新時代,大物流的環境下,演繹好物流的新玩法。
一、新時代
新時代,新在哪里?新在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新在以 “雙循環”為代表的國內產業變革正在推進中。
無庸諱言,當前我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但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前景廣闊、長期向好的特點沒有變,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增長潛能在不斷強化,政策層面已經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會持續推出、落地見效。
中長期看,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的重要改革開放任務縱深推進,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產業體系完備的優勢持續彰顯,我國經濟的活力將持續增強,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十四五”期間,以高質量、新品種、重服務為特征的需求快速上升,數字經濟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中國制造業將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延續產業升級的勢頭。物流,做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將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新時代的大幕已拉開,顛覆性的產業革新風暴就在此醞釀,一個零碳、高效、智慧的產業生態時代正在到來。物流將是這個時代的主角,物流進入了發展與競爭的新時代,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構建格局,邁出新步伐。
國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物流的發展。當一個產業的發展被上升為“國家行動”,身處其中的企業必然受益,因此,物流的發展將呈現百花齊放的格局。
冬奧會開幕式,順豐快遞小哥劉闊作為郵政快遞業的代表,出現在五星紅旗傳遞的行列中,這體現著國家對物流行業和物流人的重視。
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全球跨境包裹38%來自中國市場,物流是龐大而系統的產業,新時代的物流,不僅要立足于國內,更要在國際上破局,通過建設世界性物流樞紐、遍布重點市場的海外倉和海外分撥中心,搭建密集的干線和海外末端配送網絡,形成面向未來的中國產業鏈優勢。
沒有企業的時代,只有時代的企業。新時代,物流人,特別是物流企業的掌舵者,要有大的格局,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能只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共同富裕的號召下,既要做好企業,也要回報社會。
春節期間,京東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大手筆捐贈股票,價值約為23億美元,近150億人民幣,用于教育、環保等社會公益事業。
這是京東做大做強后,回饋社會的又一次體現,更是新時代大企業的新風尚。京東這樣的企業,劉強東這樣的企業家,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需要的。
內卷,是近年快遞物流行業的高頻詞。新時代,頭部大公司不再是簡單的“市場份額”和“價格”的競爭,而是產業鏈、全場景產品甚至綜合物流的競爭,是價值創新競爭。
總之,在新時代,要重新審視物流。要破虛就實,物流作為新型實體企業,要培育根植于實體經濟、成長于實體經濟、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真正實力。
二、新物流
大家都知道,我國已經是物流大國,但并非是物流強國。細摸我國物流行業的家底,一個難以回避的現狀是:中國物流行業的身體已經足夠壯大,但還沒有成熟到與其身體足夠匹配的強度,因此,這里的“大”是大而強的意思,是要形成物流強國。
中國制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第一”,但中國物流企業在結伴“中國制造”進行全球化布局的進程中卻顯得頗為乏力。
為此,在這個本應充分競爭的市場里,國家不得不進行謀劃,親自進場——打造綜合物流“國家隊”,2021年12月6日,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個行業的巨無霸,所涉及的五家公司,覆蓋了諸多物流細分產業,對標全球物流巨頭,可見國家打造物流強國的決心和力度之大。
大物流,也是品牌出海的需要。在品牌出海的大趨勢下,需要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物流龍頭,目前,形勢是我國正由輸出“中國制造競爭優勢”向輸出“中國品牌競爭優勢”轉變,引發對于更穩定、更高質的國際大物流服務的訴求。
“中國制造”已經逐漸擺脫簡單重復代工的標簽,邁入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2022年,是品牌出海元年,未來十年,中國將進入大規模品牌出海的時代。品牌出海,已經成為國策,也得到眾多品牌廠家的認可和積極行動,大物流就是“中國制造”出海效率的最根本保證。
對于國內大型民營快遞物流企業來講,走向世界,建設物流強國,也是一次難得的參與和錘煉機會,國內物流龍頭企業,已經描準了全球,在國際化上邁出大步伐。
順豐,京東,菜鳥是響當當的國內物流標桿大企業,但從國際上來說,與DHL、UPS、FedEx,德迅、DSV等世界物流龍頭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做大做強,最終目的是憑借全球網絡和強大的IT信息系統,保證物流時效最快、妥投率高、完整性好。
京東物流招股書中,將自己定位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菜鳥的愿景是為全球消費者提升消費體驗,為全球商家提供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
菜鳥,作為阿里的物流渠道,在全世界已經建設六大核心物流樞紐,包括智慧物流樞紐(eHub)、海外分撥中心、海外倉、保稅倉、中心倉等,菜鳥直接運營著超過300萬平方米的跨境物流倉庫,它們分布在歐洲、東南亞、澳洲、南美等全球各地區以及中國的保稅區。
順豐控股收購嘉里物流51.5%的股份,這一行為意味著順豐正式與嘉里物流強強聯手,開啟國際市場的拓展,順豐鄂州機場不日就可投入運營,將使其在世界物流上的競爭力快速增長。
其實,對于國內物流龍頭來說,不僅要在歐美與世界物流龍頭爭鋒,更要在新興市場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非洲、俄羅斯等做好布局,新興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是發展的藍海地區,可以彎道超車。
來自東南亞的J&T極兔速遞,春節期間,在沙特阿拉伯舉辦的全球頂級科技盛會LEAP上正式宣布:極兔將中東北非區域總部設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并在沙特共同建設中東北非區域最大的智能物流產業園。
大物流,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未來,本土快遞物流企業在國際物流市場的話語權將不斷提升。
當然,作為物流企業來說,在新時代,大物流的背景下,首先要有拼搏向上的精神,要有中國女足亞洲杯決賽中永不服輸的“鏗鏘玫瑰”精神,大逆轉,3:2絕殺韓國女足,16年后再登亞洲之巔,要有其堅定的信念與自信,更要有面對困境時的良好心態。
劉強東曾經說過:只要你多比別人流了一滴汗,你就多比別人多了一份成功的機會,大物流需要這樣的精神。
三、新玩法
和過去相比,物流企業在新時代將呈現新的玩法,具體表現在開放性,實體化,科技化,時代性等等。
1、開放性
開放,成為時代強音,物流龍頭企業,作為互聯網平臺,與過去的運作方式有所不同。
2021年,“互聯網反壟斷”是繞不過的話題,去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作出行政處罰,罰金182.28億元。從全球看,182.28億的反壟斷罰款也是一筆巨款,標志著我國進入到了對互聯網平臺的強監管時代。
當然,“互聯網反壟斷”并不是反對互聯網企業,而是對一些互聯網企業做出正確的引導。一些互聯網公司成為巨頭公司后,很快就走上了資本無序擴張的道路,在事實上形成了行業壟斷,互聯網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行為就是其表現。
開放,成為互聯網企業成長的必然選擇,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對初創企業、開放式創新平臺、投資機構、前沿研究機構、以及其它大企業敞開懷抱,通過多方合作把創新從紙面上的概念轉變為真正的落地應用,使企業在時代的更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與發展活力,開放的,貫穿價值鏈的創新合作越來越顯得重要。
2、實體化
馬化騰指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在互聯網用戶和流量紅利逐漸消退的當下,只有堅定地沿著新型實體企業的路徑走下去,繼續向技術轉型,才能取得較好的業績。
京東是少見的“重資產”企業,而菜鳥從剛開始的“物流菜鳥”到現在的“菜鳥物流”,菜鳥早已不再是一個平臺,而悄然成長為一家實實在在的物流公司。
比如天貓超市的送貨上門服務,就是菜鳥自主運營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截至目前,菜鳥運營的智能倉儲設施已遍布全國,并自有一支高質量的落地配隊伍,為有高要求的客戶提供城市配送高質量服務體驗。
實體化,還體現在服務產業上,無縫銜接制造業、銜接實體經濟,提供產業帶解決方案,為品牌方提供端到端的全渠道的解決方案,比如菜鳥與淘特一起讓供應鏈服務深入制造業,通過產地倉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工廠制造出來的商品可以直接發給消費者。快遞物流不能單單服務于C端客戶,未來在服務B端客戶的過程中需要創造更多的價值。
3、科技化
物流,正向科技化轉型。科技本身已成為一種資產,以創新力量為產業注入新興而強勁的活力,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生機。
物流公司的科技化,不是小打小鬧的科技,也不是更換設備的科技,而是從根本上的科技化。順豐給出企業的新定位是致力于成為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數據科技服務公司。物流企業競爭力的獲取、成本的優化,是通過科技。面對小件化、碎片化、多SKU、高頻次等特點,需要科技的賦能。
春節之際,由普洛斯研究院與Plug and Play璞躍中國供應鏈與物流團隊共同撰寫的《2021中國供應鏈與物流科技創新前沿》白皮書正式發布,讓我們知道目前物流科技的概貌。
白皮書指出,在物流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SaaS與數字化工具應用相對成熟;機器人與自動化設備、物聯網在特定場景應用廣泛;自動駕駛與無人機、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與數字孿生、區塊鏈、可持續發展相關技術大多處于前沿探索階段。
隨著新興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物流將呈現不一樣的面貌,其運作模式將呈現別樣的特征。數字技術走深向實,將帶來更多物流新體驗、新產業機遇。以物流技術為依托的物流生態,將迎風而長。
4、時代性
物流,與時代事件相融合,物流在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活動中彰顯自已,提練能力。
京東以15億元拿下萬人矚目的春晚贊助,讓京東有了更廣泛的認知度;京東,通過此舉,將傳統的春節淡季直接變成了忙碌季。
京東在除夕夜上線的“春晚互動”活動,除去常規紅包之外,還為用戶帶來了直接到京東平臺享受優惠的購物政策,是“流量玩法”與“實物玩法”的首次并肩合作,考驗的是京東線上“巨額流量”和線下“實物派送”的雙重承壓。
物流遇上冬奧會,誕生了不少物流新趨勢,在扎扎實實的冬奧實體經濟背后,是物流與數字技術相融合的過程中,帶來物流服務能力的新升級。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機器人餐廳成為全球媒體記者點贊的對象;冬奧版京張高鐵智能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實現了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
一年一度的春節,也將推動新的物流趨勢。數字化物流讓全國各地的年味互聯互通,故鄉的年貨進城,城里的家電下鄉,來自全球的原產地生鮮也漂洋過海趕集中國年,加拿大北極貝、大西洋面包蟹等加入除夕新宴,產生長距離跨境物流需求,海外倉是中國商家跨境物流供應鏈的組成部分,春節前夕,通歐洲海外倉訂單量同比增長159%。
結語:物流的基礎需深厚積累,無論物流企業還是個人,在2022年乃至未來幾年,能做的依然是保持無條件的樂觀主義,要敢于行動,聚焦核心能力構建,拿出耐力和定力、激發原始創新的決心和信心,不斷取得突破,并以此生動詮釋新時代物流企業的新玩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