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企業物流體系下,信息化系統逐步的將不同地區、不同業務以及其他的合作伙伴連接起來。 進一步到WMS系統,從供應商與制造商;從運輸物流到直接客戶,一切行為都需要與WMS系統連接才能夠實現信息的傳遞。 上面提到的主要是WMS系統在信息化傳遞方面的作用。 事實上,除了信息化外,企業對于WMS系統還有著諸如倉儲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wms系統設計方面,需要圍繞上述條件進行思考。
集成價值 公司內部:WMS需要與財務、銷售、訂單加工無縫集成,依靠公司、生產、零售、人力資源和其他系統。 公司外部:WMS可能需要與供應商和運輸商、客戶打交道,還可能直接同終端用戶、第三方物流、稅務、廢物處理商、衛生部門、監管部門、審計員等打交道。
“可視化” WMS的一個主要功能是對系統中所有貨物的位置和狀態提供可視化:不僅在倉庫內部,而且在運輸途中,在供應商或客戶的裝卸臺,或者其他相關倉庫和地址,甚至是終端用戶的退貨過程。 但“可視化”并不是說這幾個地方全都把數據打印出來,而是系統必須以容易理解的形式發送實時報告給詢問者,并清楚地標示出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 不只是物理位置和庫存狀態可視化,還在于WMS采集了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可視化必須逐漸擴展到其他合作伙伴。供應商需要提前知道需求量,倉庫需要更新交貨時間和數量(尤其是計劃外的變動)。 運輸承包商需要看到未來業務以便更有效地規劃路線。 最重要的是,終端用戶希望能夠跟蹤他們的訂單狀態,從倉庫貨架到最后一公里。
訂單揀選 訂單揀選越來越多地涉及多種箱子和托盤的混合組配,于是這增加了復雜性和犯錯的空間。不是所有的系統都能有效地處理這個問題。 同時,訂單揀選技術根據產品的性質,需求模式,物理位置限制和其他因素開發了不同的方法,優化了使用。入庫也同樣能被優化。 越來越多的倉庫可能運行幾個不同的策略,或需要從一個策略變換到另一個策略。 WMS 必須提供高度的靈活性以便有效地支持不同技術的應用。
退貨管理 對任何企業來說,退貨管理一直是一個難題。 由于電商企業的不斷增長,退貨率大增,有的甚至高達50%也不稀罕。 通常做法是:提前接到退貨通知,WMS分配給適當的退貨渠道:在倉庫內重新包裝或者交給第三方,或者銷售到二級市場。 檢疫系統可能需要維護。庫存水平和位置必須更新,因為商品能被再次出售。 因為有了提前預測,所以針對被退回的產品,供應商也應該作出調整。
勞動力管理 倉庫運營本質上屬于勞動密集型,許多供應鏈活動有著明顯的波峰和波谷。 WMS既要根據需求預期來預測未來勞動力需求,又要盡可能通過一些活動使高峰和低谷變得平滑。 WMS應該能夠顯示延長加班時間是否經濟有效,或者雇傭臨時工,甚至當成本超過收益時減少業務。 WMS還應該具有監控勞動力的功能,哪些員工操作快,哪些慢。 不同的倉庫管理策略生產率也不同,勞動力監測不僅可以作為獎勵計劃的依據,還可以發現更有效的策略。
靈活的定制 幾乎所有倉庫所在的供應鏈幾乎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倉庫的流程、管理模式很可能也不一樣。 因此,WMS系統必須具備較為靈活的開發潛力,滿足企業在不同階段、不同供應鏈中的需要。
面向未來的思考 供應鏈因許多外力而發生變化,WMS需要高度的靈活性,系統需要隨著業務增長或萎縮而完全可調節。 需要適應新的或多個業務渠道、物理位置和業務關系,還需要接入廣泛的技術,可用于輸入,輸出和查詢。 在設計時,需要面向未來考慮到上述需要,使得系統能夠適應未來的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