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一度是被嫌棄的存在。
一些人牙疼或者經痛,一般不會輕易服用布洛芬,因為擔心它帶來的依賴性和副作用。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早期,布洛芬甚至一度被認為會加重病情,相關研究被醫學期刊《柳葉刀》刊載,一時間備受關注。
今年12月以來,國內發熱病例持續增加,圍繞布洛芬的爭議又起,《柳葉刀》兩年前的文章也被翻了出來。很快,有多家專業機構發文表示,國外臨床經驗已表明,布洛芬對于緩解新冠陽性期間出現的發熱癥狀是有效的。
1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中,出現了布洛芬的名字。這意味著布洛芬得到“正名”,藥店里的布洛芬也開始緊俏起來。
圖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常用藥參考表》。
才過了不到3天,國內大城市的藥房中,就有很多已經買不到布洛芬了,就連線上渠道都顯示售罄。于是,有網友轉向偏遠縣城,以“跑腿+快遞”的方式買空了這些區域的布洛芬。
一時間,布洛芬翻身成為網紅,一藥難求。
哪有“網紅”不上熱搜的?
01、布洛芬,庫存告急
新周刊記者走訪廣州市番禺區多家藥房,發現均沒有布洛芬售賣。就連此前限購“1人1盒”的知名連鎖藥房,目前也沒有余貨了。
于是,又到線上渠道搜索“布洛芬”,發現才下午4點鐘,附近多家藥房便均已顯示“休息中”。新周刊記者登錄知名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只有海外旗艦店有布洛芬相關產品售賣。相關產品要從德國或者日本發貨,考慮到清關所需的時間及國內物流目前的緊張情況,預計要至少10天后才能收到貨。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才下午4點就“休息中”。
據*藥店財智報道,一家上市連鎖門店店長表示,“我們已經好幾天沒拿到布洛芬的貨了,現在一直在等總部那邊的情況。目前,廣州全市所有的門店基本上都沒有布洛芬了”。
中康開思系統數據顯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普通解熱鎮痛類產品銷售額就已快速提升,至第三季度統計期,漲幅已超過2020年疫情開始階段。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普通解熱鎮痛類產品銷售額達91億元,同比增長9.66%,環比增長27.07%。
第四季度現在還未結束,但銷售數據飆漲已經是可以預料的事情。
四季度會飚到多高?/中康開思
市場規律是,供需吃緊則價格上漲。但布洛芬屬于藥物,具有社會服務屬性,跟純粹的商品不一樣。也就是說,就算布洛芬再供不應求,藥企也不應當漲價,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緊缺之下,難免有亂象。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2月14日,山西運城一家藥店被曝高價出售布洛芬,平時售3元現在10元。這家藥店為了規避監管,這些布洛芬在售賣時都沒有上傳系統。
這還是正規藥店,黃牛的售價更高。據沸點視頻報道,前不久,在天津兒童醫院外有黃牛加價售賣兒童退燒藥美林、布洛芬,價格2500元一瓶。正常情況下,在藥店買一瓶布洛芬大概只要20-30元,如今翻了100多倍。就這,都有很多家長搶著買。
這哪是黃牛,這是“黑心”牛。
還有的黃牛稍微有“良心”一些,700塊一盒,“愛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新周刊記者了解到,中國是全球*大布洛芬生產國,在國產企業中,拿到布洛芬的注冊批文數量多達558個。既然這樣,那么為何還會缺貨呢?
02、為何一“芬”難求?
為何布洛芬會一“芬”難求,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需求端。今年11月以來,我國面臨新冠疫情和季節性流感疊加影響的局面,發熱病例持續增加,客觀上對退熱類藥物的需求也增加了。布洛芬作為解熱鎮痛類一線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成為這一波需求中的最強標靶之一。
只要不過量吃,布洛芬副作用有限。/藥評中心
另外,由于人們對病毒缺乏直接了解,對具體如何用藥缺乏具體認知,在社交媒體情緒傳導下,一窩蜂盲目買藥,囤藥潮從一線城市開始蔓延。也就是說,買藥的消費者中,不光有真正需要用藥的陽性患者,也有很多擔心會陽性的陰性人群。需求自然呈指數級暴漲。
其次是供給端。據*財經報道,在12月早期,大部分藥店都在按照正常的市場節奏部署進貨。
有藥房工作人員對新周刊記者表示,行業內有部分對行情變化敏感的同行,預判到陽性病例可能會上漲,于是提高了進貨量。“但也不敢進太多。”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類似的操作在行業內傳播,導致中間商開始出現缺貨情況。后期藥房補貨不及時,就是因為中間商缺貨所致。
缺貨,缺貨,到處缺貨。
中間商缺貨,信號自然會傳導到上游藥廠,這就是第三個方面的原因。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拿到批文的部分廠家并未實際生產布洛芬,其原因包括公司戰略布局或是受制于原料藥供應等。
以華東醫藥為例,12月12日,有投資者就此事向華東醫藥提問,“公司有布洛芬原料和生產批文,近期是否考慮生產,來供應社會需求?”
對此,該公司予以回應,“布洛芬為解熱鎮痛用藥,不屬于公司重點發展的核心產品領域。目前,該產品在國內的生產廠家眾多,競爭格局較為激烈,公司將根據疫情形勢發展,積極評估恢復生產該產品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已經在生產布洛芬的藥廠也有不少。許多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自己吃的布洛芬,對比之后才發現,原來包裝上的“小人”不一樣,這才意識到,原來有這么多廠家在生產布洛芬。
社交媒體上,網友們開始接力模仿布洛芬小人的“姿勢”。/圖源小紅書
生產布洛芬的廠家雖多,但廠家和廠家也不一樣。有的廠家負責生產氯化亞砜,這是布洛芬的主要原料,這種材料還可以用來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中的電解液。也有的廠家拿到氯化亞砜之后,進一步生產布洛芬的原料藥。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是全世界*的布洛芬生產國和出口國,占全球產能的三分之一。全球*的布洛芬原料藥生產企業中,前三名有兩家都在我國。其中新華制藥每年產能為8000噸,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0%。
藥廠拿到原料藥之后,通過加工制成布洛芬。由于廠家不同,形成了包裝盒上姿態各異、各種舒展的小人標識。據業內人士透露,從拿到原料藥,到制成布洛芬,生產周期大約在3天。
布洛芬產業鏈流程圖
如此看來,只要生產線都轉起來,布洛芬的缺藥狀況將有望緩解。
03、全球*產能,全線激活中
作為全球*的布洛芬原料藥生產企業,新華制藥目前的股價已經達到了年內最高值,幾乎是10天前股價的2倍。
不過,本輪布洛芬熱銷前,新華制藥的相關收入反而出現下滑。今年上半年,新華制藥的解熱鎮痛類原料藥收入14.97億元,同比下降2.33%。收入下降,和布洛芬上半年需求不振、售價下降有關。隨著本輪需求上升,這將為更多企業投入生產創造動力。
2019年以來,布洛芬原料價格下降,制約了部分藥企擴產的動力。
新華制藥相關負責人已經公開表示:“作為國有企業,公司需要力所能及地保供,公司也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布洛芬原料及制劑。”
據*財經報道,有布洛芬制劑生產廠家表示,目前,布洛芬制劑的常見規格是0.3g或者0.4g。以0.3g規格而言,1噸布洛芬原料藥可以生產333.33萬粒布洛芬制劑。“整體看,上游的布洛芬原料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
還有布洛芬膠囊生產廠家表示,近期統計監測發現,公司旗下治療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布洛芬混懸液、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產品近期銷量確有較大幅度上漲,且各個渠道的訂單量仍在增加。“對于公眾當前對這類藥品的需求增長,我們十分理解,也會全力滿足。”
新周刊記者了解到,有的藥廠為了提高保供能力,已經啟動了“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模式。該藥廠負責人透露,此前該廠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懸液的日產能是2萬瓶,目前已經提高到了5萬瓶。
布洛芬,全系產品擴產中。
有業內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擴產模式,預計在15天后,布洛芬緊缺的現狀將得到緩解。
04、別光盯著布洛芬
布洛芬雖然可以止痛,卻也不是什么痛都能止,CCTV-10曾報道過,布洛芬不能用于緩解胃痛,反而會加劇胃痛。
這是因為,布洛芬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抑制環氧酶而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前列腺素男女都有,與人的痛感有關,分泌越少,人就越少感受到疼痛。但環氧酶能調節胃黏膜分泌,起到保護胃部的作用,環氧酶被抑制,胃黏膜分泌不足,容易“傷胃”。這就是一定要飯后服用布洛芬的原因。
布洛芬禁忌人群。另外,服用布洛芬后不要飲酒,*避免服用維生素C。
除了這一點弊端之外,只要按醫囑服用,不要過量,布洛芬還是沒什么依賴性和副作用的。布洛芬在通過消化系統進入肝臟后,大部分有效成分會進入血液循環中,以“排除法”的形式,“挨家挨戶敲門”,尋找需要止痛的器官或人體組織。
疼痛的器官或人體組織會分泌大量的前列腺素,讓大腦感受到痛感。布洛芬便以此為信號,找到目標后并不正面迎戰,而是到“敵后”去抑制環氧酶,讓前列腺素減少分泌,剩下的自然代謝掉,達到止痛效果。退燒的原理也大體相似。
不過,在止痛退燒這方面,布洛芬并非*的*。對乙酰氨基酚也有相似的功效,由于許多感冒藥中都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如999感冒靈、新康泰克等,不少藥師都會建議,不要疊加乙酰氨基酚和感冒藥一起服用,避免引起肝功能問題。
不過目前,對乙酰氨基酚甚至是包含這種成分的感冒藥都難買到了,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那是不是就無藥可用了呢?也并非如此。
有網友此前表示,買到了大瓶裝的對乙酰氨基酚片,這足夠一個公司的人吃了吧?/小紅書
安徽一家醫院的發熱病房醫生告訴新周刊記者,最近布洛芬短缺,他給發熱病人開的藥是一款治療關節炎的藥物,這種藥物在鎮痛和退熱方面效果比布洛芬還好。新周刊記者12月16日搜索線上平臺發現,這款藥物目前有售。但為避免引起針對這款藥物的搶購,本文中將隱去藥物的名字。
另外,有北京的網友對新周刊記者表示,他們使用了一種“蔥白煮水吞服”的方法,也取得了較好的退熱效果。
由于退熱藥物短缺,還有網友自行發起了藥物捐贈活動,為偏遠地區缺藥的老人和兒童公益捐贈藥物,目前活動仍在進行中。
網紅布洛芬,看來還要紅一陣。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