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通快遞宣布,與藥兜網共同出資設立重慶中通醫藥供應鏈有限公司,即中通醫藥,為醫藥生產及流通企業提供“倉-運-配”及智能系統的醫藥行業專業供應鏈解決方案。第三方醫藥物流始于2004年,國藥北京做了國內首個委托醫藥三方物流項目。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目前醫藥物流市場漸趨成熟,制度體系愈發規范。實際上在中通之前,順豐、京東、郵政等快遞企業早有布局,并且在行業供應鏈上頗有建樹。如今,中通低調進軍醫藥物流后,通達系其余成員是觀望還是跟進?面對比電商件技術要求更高、場景更復雜的醫藥物流需求,快遞企業能抓穩市場機遇嗎?
01、爭先布局千億市場
根據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發布的《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醫藥物流總額達到2988.3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6.91%。未來,我國醫藥物流將至少保持8%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3年末,我國醫藥物流總額將會突破3160億元。
隨著市場化逐步推進,醫藥物流規模呈高速發展格局,但同樣競爭激烈。億豹網了解到,目前,根據承接醫藥物流業務的企業性質,醫藥物流的市場參與者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大型醫藥企業直屬物流子公司,如國藥物流;一類是垂直于醫藥行業的專業物流公司,如華欣物流;一類是綜合物流企業,如中國郵政、順豐速運、京東物流等。隨著中通的加入,快遞企業在醫藥物流市場的排位賽又將展開同臺競技。自2016年放開審批限制后,第三方物流只要符合標準就可進入醫藥配送。于是京東、順豐就加大了醫藥物流投入力度,中國郵政甚至在2019年底開設了自營藥店“中郵大藥房”。相對而言,后入局的通達系,在供應鏈建設和客戶資源方面,都需要更長時間的積累。至于搶占市場先機的順豐、京東,已經深入醫藥物流領域,基建以及業務體系都較為完善。
據悉,在2021年的時候,順豐醫藥在全國范圍就已經落成4個GSP認證醫藥倉,開通運營23個專業醫藥集散點,36條醫藥干線、484個流向,覆蓋全國22個省、超過960個區縣。此外,還擁有自營GSP驗證合格的醫藥冷藏車236臺,并配備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統以及自主研發的PLSS全程可視化監控平臺。京東物流也是動作不斷。從產品業務上看,目前京東物流醫藥業務的產品包括醫藥零擔、醫藥倉儲、醫藥精溫送、醫藥冷鏈卡班,解決方案囊括了醫藥同城O2O、醫院處方外流、中藥代煎、臨床逆向、工業一體化方案、批發渠道下沉、藥房電商倉配等等,已經俱備覆蓋從藥企到醫院、家庭的全鏈路醫藥供應量整合服務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從布局到現在,順豐和京東已經在醫藥物流行業摸爬打滾近十余年。開始因為政策不明確,快遞企業入局初期甚至曾面臨被處罰的危險。因此,醫藥物流超三千億的市場規模,自然吸引急需尋找新增長點的快遞企業,但想要搶奪這份蛋糕,并不容易。
02、醫藥物流難點在哪
作為物流業務中的高端場景,醫藥物流利潤率及穩定性一般都高于普通物流。具體來說,承運普通貨物的凈利潤率在5%以下,而醫藥物流卻可以保持在8%。
高收益的背后,是高要求,包括藥品和醫藥器械產品在內,都具有特殊性。醫藥運輸之所以被稱為冷鏈行業“金字塔的塔尖”,就是因為大量醫藥產品的生產、貯藏、運輸、配送要求極高,以防污染與變質。所以醫藥物流企業,目前整體面臨多方面的難題。首先,基礎設施投入方面,普遍設備不足。即便資金雄厚如順豐、京東,其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冷藏汽車設備能夠滿足市場需求。
順豐醫藥冷藏藥品C端配送到家模式其次,隨著醫藥行業變革深入,醫藥物流的配送場景也越來越復雜。客戶訂單需求碎片化、交付場景更多,需要對接多類型客戶,包括醫院、社區服務中心、藥店、診所等在內,地理空間上需要覆蓋的終端區域跨度增大。此外,電商終端派送的難題,醫藥物流行業同樣存在。包括客戶端需求更加多元,如上門送貨至住院部藥房、診所要求不一,就會增加末端配送難度。而且,相比電商件,醫藥物流件本身的SKU、包裝箱規格及車輛資源配置,都更加復雜。
億豹網認為,想要在醫藥物流市場分一杯羹,如中通等快遞企業,需要考慮的戰略布局,一方面是硬件設施,冷鏈建設需實打實投入;另一方面則是做好數字化建設,通過大數據和可視化,在復雜的配送場景中,提升調度效率和配送時效。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后入場的通達系,也并不是毫無機會。
03、快遞企業機會何在
實際上,對于利潤率高、壁壘性強的醫藥物流業務,快遞企業們應該梳理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以及相對現有布局的新業務切口。
億豹網發現,具體而言,通達系的優勢在于承接平臺銷售流量,集中在C端業務,但是從醫藥電商整體銷售規模來看,占比還較小。
因此,B端業務是增量更可觀的市場,如像B端藥企、醫院等市場主體,其在供應鏈數字化、一體化方面存在短板,而這正是快遞企業強項,為B端企業建立一站式解決方案,提升整體醫藥供應鏈效率,才能在激烈的三方物流競爭中撕開口子。此外,作為行業先行者,京東健康在醫藥市場的業務創新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比如京東健康與營養保健品牌合作,通過數智化的C2M反向定制,向產業鏈上游提供生產指導。這種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以銷定產”的模式,更加適用于未來競爭激烈的藥企。擁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快遞企業,進入醫藥物流領域后,上游鏈接藥企,下游鏈接需求端,掌握著眾多消費端的銷售信息。對于藥企而言,需要更多市場信息來做產品策略、生產線的調整。也就是說,數據信息能力是快遞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類似順豐、京東也在不斷強調其數字智能化為供應鏈賦能打造的優勢,想必通達系亦是如此。從行業整體來看,即便到了2023年,醫藥物流領域仍存在諸多新變量。中通的入局,或許會讓觀望中的通達系家族們,暗自加快戰略判斷節奏。只是,在順豐、京東已經珠玉在前的背景下,后發的通達系們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去搶奪市場。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